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自编了《大学生毒品认知问卷》和《大学生毒品易染原因问卷》,对上海市5所大学的615名学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业和就业压力、对体型不满、异性交往受挫、学习疲劳、自我不满、对毒品好奇及同伴劝诱均是大学生吸毒的易染原因;大学生的拒毒能力和对毒品危害性的认知呈显著相关。因此,大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的开展亟需有序开展。诱发动机为起点、提升内部的抵抗力为核心、转换角色为视角以及利用网络的力量为手段,既可以遏制毒品在大学生中的蔓延,同时也能发挥大学生在毒品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应辉 《法制博览》2023,(16):148-150
毒品犯罪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犯罪类型,中国面对毒品犯罪始终秉持着严厉打击的刚硬态度。但针对“代购毒品”这一典型毒品交易行为,立法方面《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过于笼统模糊缺乏指导性,最高法印发的会议纪要能否作为定罪依据也备受争议,这就导致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的窘境屡见不鲜。对于代购毒品行为该如何进行正确认定,本文在纵观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分析、调研做一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3.
郭永 《法制博览》2024,(10):127-129
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催生出新型的犯罪形态——互联网毒品犯罪。互联网毒品犯罪的治理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挑战,本文旨在讨论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治理法律机制研究。文章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探讨本主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的考察,阐述了互联网毒品交易平台、网络毒品信息传播、网络毒品犯罪隐蔽支付手段、网络毒品犯罪国际流通性强、互联网毒品犯罪涉及罪名多样几点;第三部分论述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的类型,包括网络贩卖毒品、网络推广毒品、网络走私毒品、网络募集毒品使用者和贩卖者、网络洗钱几点;第四部分论述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治理困境,从犯罪技术、跨国犯罪、法律规范问题、公众防范意识几点进行论述;第五部分论述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治理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4.
李磊 《法制博览》2015,(4):281-283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边境地区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与世界毒源地"金三角"毗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错综复杂的地形使云南成为了境内外毒品犯罪的前沿阵地,违法犯罪分子通过该地区从事各种毒品犯罪活动,大量境外毒品渗透加剧,国内毒品来源不断增多,毒情形势十分严峻。公安边防禁毒部门应及时研究该地区毒品犯罪现状,找出毒品犯罪特点和规律,深入开展缉毒专项行动,加大打击毒品犯罪力度,为创建平安云南,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毒品犯罪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1998年以来,国家禁毒委员会每年向社会发布中国禁毒报告。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我们发现20年来我国毒品犯罪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近年增长速度放缓。在毒品犯罪种类方面,传统毒品犯罪稳中有降,新类型毒品犯罪增长趋势明显。另外,近年我国制造毒品犯罪明显增多,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问题突出,我国由传统“毒品受害国”变为“毒品受害国”兼“毒品输出国”。毒品犯罪的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反毒品犯罪策略提供了实证根据。  相似文献   

6.
当今美国司法体系为应对国内青少年因普遍的物质滥用所导致的严重犯罪等社会问题设立了专门的青少年毒品法庭,而对于这一司法举措的利弊分析需要建立在若干前提概念的厘定与分析基础之上,如易滥用物质的界定,特别与传统毒品之间的关系;与物质相关的犯罪与传统毒品犯罪的关系;与专门毒品法庭的运作机制与绩效评价标准等。只有从对药品滥用的前提批判入手,才有可能从一个较为客观的视角对美国青少年药品滥用问题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策这一动态过程以及相关的经验教训加以明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毒品犯罪情势不断变化,毒品案件审理中所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也日益复杂。对于以吸食为目的互易毒品的行为、毒品代购者“蹭吸”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贩卖毒品罪;对于同城运输毒品行为,要结合运输毒品的数量、频次、目的以及获取报酬的情况,认定是否构成运输毒品罪;对于吸毒者的运输毒品行为,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定构成运输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或是无罪;对于盗窃、抢夺、抢劫毒品的行为的量刑标准的认定,要坚持“现实危害+可能性危害”相结合的认定标准。在毒品犯罪案件涉案财物处理上,要明确违法所得及收益的外延,建议在特定情形下实行有限的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人证明相关财产不是毒品犯罪收益,同时完善案外人的救济制度。由于贩卖毒品属于抽象的危险犯,其既遂可以“以交易为目的的控制”为参照。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打击毒品犯罪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毒品犯罪侦查机构设置的问题,毒品鉴定方面的问题,此外,我国对特殊毒品、特殊人群、特殊区域犯罪存在打击的盲区,因此,应当完善毒品犯罪侦查机构设置,完善毒品鉴定制度,完善对特殊人群、特殊区域毒品犯罪的控制,提高我国禁毒部门的缉毒装备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海市毒品犯罪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出现新形势、新情况及新问题。经过与禁毒部门的长期博弈,毒品犯罪行为越来越走向精细化、高智商化。为此,应当建立案件管辖和侦查配合机制,探索更加合理的毒品犯罪量刑机制,规范诱惑侦查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毒品预防教育过分德育化倾向、教育内容的片面与方法的单一、人才缺失和资源匮乏等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上海L中学毒品预防教育中尝试推行的体验式学习实践的经验及海外毒品预防教育的部分经验,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一项能力教育,具体对策为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倡导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1.
陈丹 《法制博览》2013,(7):23-24,4
早在《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之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一些犯罪中死刑的存废就已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毒品犯罪中的死刑规定是否应该废除的问题也有众多见解,部分学者认为诸如毒品犯罪等非暴力犯罪应当废除死刑的适用,也有部分反对这一观点。他们或从死刑废除运动的角度或从罪行相当的角度或从死刑的利弊角度来讨论是否应当废除毒品犯罪中的死刑,但似乎这些观点并未被采纳,因为《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13个死刑罪名中并不包含毒品犯罪的相关规定,那么毒品犯罪中是否应该废除死刑规定,《刑法修正案八》又为何保留原来的规定,这些问题将在本文中的得到全面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与法》2010,(4):F0002-F0002
根据国家禁毒委、公安部关于今年6.26国际禁毒日要加大防拒毒宣传力度、禁毒宣传进校园的总体部署,各区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咨询活动。沙坪坝区禁毒委在重庆科技学院举办“拒绝毒品·阳光生活”——高校学子抵制毒品大型宣传活动,向5所高校颁发了“禁毒宣传教育基地”牌匾,100名穿着“拒绝毒品·阳光生活”T恤衫的大学生自愿者开展了校同自行车禁毒宣传活动。重庆市禁毒委和渝中区禁毒委在解放碑开展了以“依法禁毒、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大型宣传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毒品犯罪研究,从学术史角度具有从属性和阶段性。伴随着《关于禁毒的决定》和97《刑法》的颁布相继形成了两次研究高潮,研究本身也实现了从规范学研究到犯罪学研究的转向,当下正在从犯罪学研究到刑事政策学研究的第二次转向之中。从方法论角度,逐渐形成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史学研究、其他学科(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研究等四种基本研究范式。但在研究自身和研究之外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挖掘的热点。在毒品犯罪研究中采用知识社会学视角,前提是对毒品问题复杂性的判断,把毒品(毒品犯罪)视为社会中被建构出来的“知识”,人们对这种知识的认识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这些因素,才能全面反思、理解毒品政策的正当性。毒品问题的复杂性判断是摒弃“运动式治理”思维的基础,这种判断在中华民国时期已经形成共识。当时知识人曾从法律本位、国家主权维护和国际合作、禁毒的步骤、禁毒中政府经济利益、禁毒中法律权威性和吸毒者矫治等角度广泛讨论毒品问题,前人对毒品犯罪的这种问题意识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在毒品案件刑事诉讼过程中,毒品鉴定结论作为一项指控犯罪的原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正是因为其在毒品犯罪案件证据锁链中的关键地位,辩护律师在进行毒品案件刑事辩护中即应当该鉴定结论作为重要的辩护突破点予以深入研究,从而从刑事辩护的证据角度为被告人争取最优的辩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于毒品犯罪的主观方面,学界一般认为:"毒品犯罪是故意犯罪,而且绝大多数是直接故意犯罪,但不排除某些犯罪类型存在间接故意的可能性。因而,毒品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个方面。犯罪故意是客观行为的内在化,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与客观行为往往具有密切的联系。然而,很多情况下人的客观行为和主观心态是分离的,两者并非绝对一致。特别是对于隐蔽性较强的毒品犯罪来说,同样的行为可能存在不同的主观反映,如果行为人拒不如实供述,对主观心态的认定必然存在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6.
当前,青少年吸毒已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调查发现,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供应和需求有所遏制,但冰毒等合成毒品的滥用呈上升趋势。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市青少年吸食合成毒品的实际情况,深刻把握滥用合成毒品青少年群体的群体特征、行为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遏制合成毒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蔓延、预防青少年犯罪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笔者与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上海市中致社区服务社两家社团合作开展了针对上海市100个吸食合成毒品青少年的个案研究。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原则选取,由社工一对一深入访谈,研究对象范围基本覆盖上海市所有区县。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性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毒品犯罪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全球性的难题。伴随着跨国性毒品犯罪日益猖獗的态势,中国的毒品犯罪也呈泛滥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毒品犯罪亦成为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对女性涉毒犯罪的研究,对女性涉毒犯罪的现状、形成原因、规律、特点进行分析,不仅促使相关部门将女性涉毒犯罪纳入工作的视角,加强对女性涉毒犯罪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吸毒问题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毒品问题是国际社会公害,而青少年吸毒问题尤为社会关注。当前上海毒情十分严峻,吸毒人员约1.7万,青少年占54.2%。海洛因等传统毒品问题尚未解决,摇头丸、苯丙胺类毒品滥用愈演愈烈。无知好奇是青少年染毒的主要原因,而社会和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滥用毒品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要转变两个观念:青少年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病人,部分更是受害者。禁毒政策应以治本为中心,加强毒品预防教育。标本兼治,打防并举,发动群众,并以此为基点,提出几项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闫振兴 《法制博览》2022,(2):142-144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严格的毒品管控措施,使我国毒情呈现出新特点.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我国毒品违法犯罪形势也将再次发生变化.为应对新变化,需要从涉毒案件打击,加强对麻醉、精神类药品监管,加大互联网涉毒监控,建立专业化物流查缉队伍,严格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和物流查缉力度等方面打击毒品违法犯罪,这对于抑制毒品蔓延,建立更高水...  相似文献   

20.
由于立法规定不明确、《刑法》第356条的性质界定不清晰以及毒品犯罪"从重从严"和未成年人犯罪"从轻从宽"的刑事政策冲突等原因,解决未成年人究竟能否构成毒品再犯的问题,需要考量刑法对再犯(包括累犯)的评价体系,结合法律解释原理,对该问题进行理论和法律的双重破解。既有的通过竞合理论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来对未成年人不构成毒品再犯进行论证的思路,其结论虽然可取,但论证理由存有瑕疵。要论证未成年人是否构成毒品再犯,需要梳理我国刑法对再次犯罪的评价体系中各项制度间的关系,特别是累犯与再犯刑法评价的异同,结合刑法当然解释的基本原理和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进而得出未成年人不能构成毒品再犯的结论。该结论既符合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评价体系,也顺应了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处遇从宽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