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燕 《世纪桥》2011,(15):136-137
重庆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重庆市委、市政府实施"三万计划"之"三支计划",即"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计划",引导项目在农村"落地"、人才向项目"集结"、技术在一线"检验"。"三支"计划为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引导重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农村人口转移工作,加快重庆统筹城乡医疗步伐,促进重庆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优化重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时期农村经营体制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近年来,大理州抓住国家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机遇,大力培植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效较为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大理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亟待研究并破解.  相似文献   

3.
龙兵 《党课参考》2020,(1):82-85
党课是党员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创新党课形式,提高党课的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可加强高校与地方的联动,促进师资流动,强化社会实践,打造富有亲和力的"移动党课",这样既能带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农村、走进社区,发挥地方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作用,又能邀请基层的党员干部到高校接受党性教育,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是手段,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目的。这里讲的基础,是指整个农业农村工作今后长远发展的基础,包括把"三农"作为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做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其中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这表明,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课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宁夏"三农"难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宁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更是增强宁夏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校农结合"为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提供了全新思路,给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教育扶贫以深刻启示。"校农结合"是指通过产销精准对接促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充分发挥学校人才、技术、知识、市场等资源优势助推乡村振兴,以增强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民可持续脱贫及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大转型为最终目标的一种互利共赢的精准扶贫模式。2017年3月,贵州"校农结合"精准扶贫模式在黔南产生;2017年9月,"校农结合"在贵州省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12月,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村土地交易所,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在重庆市远距离、大范围置换的"地票"交易,解开"城市发展扩张缺乏空  相似文献   

9.
正花溪大学城充分发挥其在产学研、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促进领域内校地企科研、人才、文化、经济等资源共享,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花溪大学城一直秉持的发展理念。作为一座现代化新型城市,花溪大学城充分发挥其在产学研、大数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重在"制度统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城乡统筹中,我们必须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地创新现有的一些经济制度,不断地释放制度绩效,"制度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所在.根据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行一场制度革命,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的组织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卫生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等配套的"制度统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国家"十一五"计划中提出"统筹区域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当前报业来说,据悉已有江苏、广东、山东、黑龙江、辽宁、湖北等省已开始探索和实践省地(市)区域化合作发展之模式,一些专家和学者已把这种区域化合作发展归纳成以  相似文献   

12.
《理论导报》2010,(2):60-61
<正>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新意:今年的一号文件非常重要,不仅对"三农"工作,对全局工作也非常关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这是一个着眼全局的重大决策。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政方针,但在一号文件的标题里却是首次使用。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大破题之后不断填补政策空白、充实政策内容,有些方面更是从无到有,具有划时代意义。今年的一号文件在农村民生领域再次"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13.
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杭州推进"三城三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总结近年来杭州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探索,其主要实践路径体现为"六大统筹",即统筹城乡文化政策设计、统筹城乡文化投入支持、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统筹城乡文化资源共享、统筹城乡文化队伍建设。基于杭州的发展路径和实践思考,为深入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下一步要不断健全政策保障、完善发展机制、创新培育方式、优化发展环境,从而进一步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通过"三变"改革,六盘水激活了城乡存量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六盘水,三线建设中诞生的一座工业城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曾被称为"江南煤都"。今天的六盘水,大力弘扬"三线"精神,不断深化"三变"改革,全面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中国凉都"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  相似文献   

15.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重塑四川经济版图,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根本路径,是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动力引擎。新津县委政府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根据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和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目标定位,抢抓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和成都列为全国统筹城乡全面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大机遇,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而重大的探索,开创了令人振奋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很多地方发展迅速,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不少地方对农村合作组织的本质概念认识不清,认为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就是走回头路,是过去“人民公社”的翻版,有的甚至“谈合色变”;有些地方没有正确把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造成政府介入过深,行政干预色彩过浓,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成了官办的自收自支的单位,挫伤了农民的首创精神;还有些地方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与公司混同起来等等,这些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它与…  相似文献   

17.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当的教育、茫然的自我认知,导致"校漂族"难以结束"校漂"现象。为了使漂泊在高校与社会之间不再是高校毕业生的一种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校漂族"社会角色转换教育,进行社会角色体验实践,着重培养其社会角色转换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校漂族"的职业生涯规划,着重培养其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就业观;注重规范管理,进行分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校漂族"实际问题相结合;主动与家庭、高校、社会有关负责部门合作,营造"合力",促使"校漂族"走出"校漂"困境。  相似文献   

18.
李刚 《新长征》2011,(5):10-12
在《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富民工程的若干意见》中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为了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化统筹”战略,通过工业化奠定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通过城镇化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杜萍 《学习论坛》2004,20(2):47-48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的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积极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涂永珍 《学习论坛》2006,22(5):41-43
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实现2亿多小农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方式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小农户联结大市场的"桥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是实现农民与政府对话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