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公共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最近几十年公共领域内的亮点。认真梳理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历程,明确其内涵,准确把握其研究趋势,是实现公共管理本土化的前提。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应从其兴起的时代背景、理论系谱和基本内涵入手,阐释其研究进路,引出其逻辑归宿。只有本土化的公共管理学,才能成为我国改革的理论前导。  相似文献   

2.
公共管理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公共管理水平也是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管理学方法论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的缺失制约了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对公共管理活动及其规律进行系统专门的论述,但是马克思及其后人的著作和文献资料却蕴涵着丰富的公共管理思想,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公共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思想的方法论为指引,对于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研究、保证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行为经济学在公共政策、公共管理领域的广泛运用,构建一门行为公共管理学学科的声音日渐强烈。行为公共管理学不能泛化为公共管理的心理途径,它在假设、理论、方法和准则有着独特的科学属性,主要是使用与理性假设不同的心理假设去开展研究,去解释和预测真实世界中的行为,并尝试提供新的政策方案。欧美的经验表明,行为公共管理学的实践转化具有独特的历史资源和文化支撑,是对传统家长主义的现代化改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认知结构和日常生活,构成了异常丰富的本土资源,为建立本土化的行为公共管理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要基于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建构,发展中国场景下的行为公共管理学,为开创"中国之治"提供新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管理的创新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公共部门管理研究出现了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向"新公共管理学"的范式转变."新公共管理"既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形态,又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研究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借鉴其经验教训,吸取其理论成果,对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共管理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其理论资源具有丰富性与创新性。公共管理理论资源包罗宏富,并拥有强大的理论吸纳功能与理论整合力。它从现代经济学理论、现代管理学理论以及政治与行政学理论中汲取精华作为公共管理在自身发展进程中的建构理论。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将公共管理理论划分为公共组织理论、政府改革与治理、公共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公共管理理论发展趋势四部分,并分别进行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6.
公共管理基本问题初探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公共管理 (学 )的发展 ,需要我们对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等基本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尤其要注意我国公共管理与西方公共管理的本质不同。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 ,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我国公共管理要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则 ;要立足中国国情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公共管理学缺乏本学科独有的基础理论,导致公共管理学的内外部学科关系混乱不清,并对我国的公共管理学教育和公共管理实践产生了负面影响。在需求溢出理论的框架下,公共管理学是不断吸纳各学科知识以解决个人的需求溢出问题的综合学科,某一学科与公共管理学的密切程度,既取决于该学科的知识对于解决个人的需求溢出问题的成效,也取决于其有助于解决的需求溢出问题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而公共管理学的次级学科或分支领域只是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或方面来研究如何解决个人的需求溢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领域和范围偏狭,西部发展问题公共管理研究的缺席,是我国公共管理学存在的严重缺陷。拓展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角,关注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探索适合西部地区的公共管理模式,在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学的重要历史使命。公共管理学应该在与其他学科进行对话的基础上,立足于西部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如何对该地区多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管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对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管理,对民族关系的协调与管理,以及加强危机管理研究,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公共管理环境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美国公共管理学的困境作为例子,揭示西方公共管理学的问题,包括(一)重要问题研究的肤浅,(二)公共管理学的可信性,(三)学者的学术水平有限。建议我国学者破除迷信权威,致力争取中国公共管理学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公共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实践日益创新,这是公共组织学产生和发展的契机,公共组织学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公共组织相关的学科众多,如行政组织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管理学、组织学等。把公共组织学与这些学科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公共组织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性质,从而明确公共组织学的学科定位。而构建公共组织学的理论体系,则是促进这一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和"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主要表现在政府权力分散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机制市场化、公共事务国际化和电子政务网络化等方面。其动因在于市场经济、现代政治文明、现代科技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本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当前,推进我国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主要途径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加快发展第三部门,创建服务型政府,营造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就公共管理的“约束条件”、“治理机制”抑或“行动策略”等而言,皆存在明显的刻意或无意的模糊性;影响到政府治理实践的各个环节(譬如决纂、执行与评估)与维度(譬如环境、制度、组织、机制与主体)。所谓“模糊性治理”(Ambiguous Governing)是指当政府面对困境性的(譬如政策方案不成熟)、可争议性的政策议题,或者为应对价值或伦理上的两难情形,在治理机制、政策工具或行动策略上表现出来的具有“诠释灵活性”、“模棱两可”、“态度暧昧”、“不连贯性”或“不一致性”等特性的公共管理模式。在政府治理实践中,“模糊性治理”是一种惯常的现象;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崭新的公共管理叙事和考察公共管理的大理论。在法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学界曾就“模糊性及其对政府治理的影响”进行过较多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其理论系谱,以建构符合本土实践且同国际学界接轨的模糊性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13.
政府再造理论意蕴深远,从组织再造、公共服务绩效改善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新等,其主旨是将企业家精神引入公共部门,建立弹性化的、具有应变力和新精神的政府组织,藉以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政府再造的理论对于各国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企业化预算、新绩效基础预算等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方法,可为我国财政预算制度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路,进而推动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公共服务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行政领导的本质。在同国际社会管理水平接轨和中国社会治理过程中,中国的行政领导将同政府一道经历世界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洗礼,共同承担着自身体制改革带来的阵痛。由此,要理解公共服务的本质、理念以及公共服务的特征,认同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从而为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在世界性的行政改革浪潮中,要求各级行政领导具有治理理念变革的愿望,更要不断提升社会管理中的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电子"与"政务"定位不合理的问题,这必将导致电子政务的职能和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正确理解电子政务的本质,摆正"电子"与"政务"的关系,改革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将是现阶段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比较研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也是科学的重要分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警察比较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尚不能满足公安教育、理论研究和公安改革的需要。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发展 ,必须加快公安改革 ,为此 ,应当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开展比较警察学研究的意义 ,同时遵循一定的原则 ,并对当前亟需的几个重点问题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7.
某一学科的话语体系是该学科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载体。文章依托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1985-2020年《中国行政管理》刊载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梳理和理解中国行政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历程,以期洞察其发展趋势与演变逻辑。研究发现:中国行政学话语体系的发展与我国大国崛起的治理实践息息相关,呈现出一种反映和适应这一伟大实践的发展趋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前瞻性和引领性;在价值取向上,中国行政学研究走过了一条从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的发展之路;在路径选择上,经历了从移植复制到主动学习再到自主构建的不同阶段;在主题演变上,始终以"政府改革""行政效率"为言说主线,但呈现出一定的离散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关系政府自身能力的提升、其功能作用的发挥,也是关系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以布坎南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经济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公共选择理论的两大基本要素———经济人假设与交易理论,将政治家与政府官员从神圣的殿堂拉回到一般民众当中,为平民化政府的塑造提供了理论先导,也为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