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在脚下     
人生的路是曲折的,我是一个残疾人,生活的路就更加艰难,不仅有肢体残疾带来的困难,还有世俗的偏见的压抑。我曾经为此痛苦、彷徨,但更多的是思考。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意志的消沉。我决不会向命运低头,我要拼搏,走出自己的路。 我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为了提高文化水平,我自学高中后又参加了大专班的学习。那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家中又有年迈的母亲,我的爱人也是残疾人,生活上也需  相似文献   

2.
两年前,露易丝和阿兰·马斯特腾唯一的女儿尼科尔意外死于一次篝火事故。露易丝已有四个儿子,她和丈夫决定再要个孩子,但只想生个女儿。他们是否可以选择孩子的性别呢?律师毕业的阿兰和它的妻子认为应该可以,但有关当局却不允许。露易丝渴望着再要个女儿以抚平她的丧女之痛,请听听她  相似文献   

3.
时刻掌握残疾人的需求 记者:我们都知道,大连市的残疾人工作一直排在全国前列,您来到理事长这个岗位,会不会有压力,最先做了哪些工作? 杨金旭:(以下简称“杨”)我刚上任理事长的时候压力挺大的,一是就像你说的,大连市残联在全国残疾人工作中的位置比较居前;另外,按照老同志们的说法,咱大连是残疾人事业的发源地之一,工作必须走在前头;并且那时候国家提出发展新常态,市委、政府对残联的要求特别高.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自己也是一个残疾孩子的母亲,我从心里想把这个工作千好,感觉责任特别重.好在大连是个爱心城市,有非常良好的社会氛围,大连的残疾人也比较活跃,非常有思想,尤其是有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4.
老师问一个聋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孩子回答:"我的梦想是要告诉妈妈,我能说话了。"这感人的对话发生在中龙听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  相似文献   

5.
解放心灵     
案例背景这是个4口之家,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弟弟小刘是个智力残疾人,20出头了。由于害怕残疾孩子被社会伤害,妈妈对他形影不离,小刘几乎不与外界联系,对外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服务过程首先,我来到区残疾人培训中心,把这个智障男孩的情  相似文献   

6.
愤怒的大刚:我是个用双拐行走的年轻人,在一家公司干了四年多了,一直工作得不错,可是最近他们居然以合同到期为名要和我解除合同!这是为什么?政府不是要求各个单位都要照顾残疾人吗?他们这样做是不是违法了?我该怎么做?到哪里去告他们?大伟:非常不情愿地听到了你这个不幸的消息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06,(9):43-43
张胜利:我虽然是个重度残疾人,但是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我依然成为了一个照顾父母、抚养孩子,每天都在辛苦工作的人,不到40岁的年纪就变得沉闷寡言,甚至连妻子都不怎么愿意理我了。请问我这样的残疾人应当怎样培养生活情趣呢?大伟:正好我和你同样处在这种年龄和具有类似的经历。我以为,一个只有学会享受生活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人。我们都在努力,工作的繁重和生活的压力常常使我们透不过气来。健全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要比健全人付出百倍努力的残疾人?说到底,普通人的生活情趣是相当平凡而又简单的,残疾人就更是如此。建…  相似文献   

8.
我曾不止一次地对妻子说:"其实你不懂残疾人的心。"每当听到这话,她总是睁大了困惑的眼睛:结婚这么多年,难道我们相知还不深?难道我对残疾人了解得还不够?作为残疾人的妻子,她对残疾人有一份特别的爱心,我的残疾朋友都视她为挚友。每逢乡里的残疾朋友到城里来找我,妻子总是忙前忙后,安排吃饭住宿……我说她不懂残疾人的心,着实让她委屈了好一阵子。妻子是个健全人,如果说她对我的残疾朋友们所做的一切,一开  相似文献   

9.
林祥泰说:“我的工作就是给残疾人架桥,架一座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连心的桥。” 说法也要,工作也要 胡东新1996年大学毕业,分配在怀柔县杨宋税务所工作。可是上班刚一个月就要被辞退。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右手! 小伙子没主意了,找到县残联。听了胡东新的述说,林祥泰心潮澎湃:胡东新是个农村的残疾孩子,能够考上  相似文献   

10.
幽默五则     
要爸爸有啥用 丽丽:“妈妈,我是你生的吗?” 妈妈:“是的,孩子!” 丽丽:“那我哥哥是谁生的呢?” 妈妈:“傻孩子,你哥哥当然也是我生的啊!” 丽丽:“连男孩也是妈妈生的,那要爸爸有啥用呢?”  相似文献   

11.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20年前,满耳朵听的都是“晚婚晚育”的倡导。如今呢,再不用倡导,人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步入了“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的族群。儿孙满堂,膝下绕子是传统中国人向往的幸福家庭模式,而结婚生子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却成为时下许多夫妇举棋不定、左右为难的问题。早生、晚生还是不生?难以抉择。生活的压力、心里的顾虑成了他们晚生或不生的借口和理由。有人说,不是不生,而是生不起,生一个孩子的成本太大,又会牺牲掉自己大好的职业时光,但等到想要又有能力要一个孩子的时候,却晚了……孩子究竟应该何时生?影响你晚生或不生孩子的原因是什么?困惑你难以抉择的因素何在?也许答案千差万别,也许有太多的共同点。但无论你是哪种情况,还是要忠于自然规律,该生孩子的时候,我们就生吧。从这个意义上讲,早生早幸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残疾人》2017,(6):62-63
残疾人家属说 “由衷的感谢政府部门开展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活动,没有他们的筛查、联络、转送,我们还在家里等着孩子‘开窍’,语训康复介入越早越好,我差点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小明的妈妈:我是安庆市太湖县弥陀镇河口村村民,我儿子今年4岁.同村的小孩能说话能在地上跑的时候,我儿子却迟迟不会说话.我们农村老人说,孩子说话有早有晚,发育有先有后,迟点说话还是个“好事”,加上小孩做过心脏手术,我们觉得晚点说话很正常.渐渐地到了3岁多,小明还只会说爸爸妈妈.村里有人开始传言我儿子是不是个聋哑人,我还是觉得不会,因为出生筛查都是正常的.有人也劝我们去大医院再查查,可是我们家条件很差,是贫困户,孩子爸也是个残疾人,另外说实话我们根本不敢去查,生怕查出毛病,被村里人笑话.  相似文献   

13.
魁元:我是一个肢体残疾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我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大家的关爱,人们对残疾人照顾得几乎可谓无微不至。但是我却越来越不习惯了。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我都是可以自己做的,我说了他们又不听。难道我应该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吗?大伟:接受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07,(12):27-27
我认真思考了残疾人工作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感觉这是我们重视残疾人工作和支持残疾人工作的思想基础。就现阶段而言,残疾人本身是弱势群体,社会上对他们的认同程度和关心程度还不够。我们应该从社会发展目标、政府职能、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道主义,民主法制建没等5个方面来认识残疾人工作。  相似文献   

15.
残联干部应该与残疾人血肉相连,我任残联理事长已经3年多了,但是我还依然记得当年那位残疾人亲属来到我的办公室有事找我时,站在那里也不坐下,足足有一个小时说不出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情景。这件事给我的震动太大了,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残联干部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可是在残疾人的眼里,我们是当官的,我们是陌生的,我们和他们有很大的距离,因此他们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抓残联的队伍建设中,要求每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因外伤高位截瘫,妻甩下幼儿离家而去,老父母带着孩子服伺我已10多年,我总在压抑中振奋不起来,前年受《中国残疾人》激励萌动自立意识,春节前弄了一点刻“门庆”的活计。这是季节性突击性的活,为赶活,一天要坐上10多个小时,两三天下  相似文献   

17.
春风化雨     
以节气论,马年无春。然而,春风春雨中,你是否听到了春的消息? 一位上海的残疾朋友兴奋地打来电话:去年结婚,今年孩子即将出世,属马,谢我曾在他非常艰难的时候关心并祝福过他。我心里一动。如果残疾人都能享受到春天般的快乐和幸福,我们这些做残疾人工作的人一定会“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残疾人与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都属弱势群体,所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18.
杠头:最近我发现一些公共汽车根本不在站牌下停车,每次都造成一片混乱。我就坐在马路上不让车走!没王法了还?可那些乘客不但不感谢我,还说我耽误事儿。让我给政府写信?残疾人写的信有人看么?我不管,我是精神残疾人,我不负法律责任!大伟:对你的行为我是又想赞扬又想批评。赞扬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疾人》2017,(5):52-53
残疾人家属说 “我们家长也要学会康复训练的方法,不能完全依赖康复师” (华华母亲):俺女儿叫华华,今年5岁了,长得很漂亮.想当初,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子都能说话了,华华还一点动静都没有,领孩子到医院检查,大夫说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当时感觉天都塌了. 听大夫讲,青岛有人工耳蜗植入救助项目,推荐我去试试.  相似文献   

20.
女儿求职记     
随着党和政府对残疾人求职就业工作的关注,残疾人就业的春风也融入到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家,让我的女儿喜上眉梢儿,享受实惠。我的女儿自幼患脑瘫,视力差,手足颤抖,是综合残疾。初中毕业后,几次求职,都失望而归。我就鼓励孩子:求职失败是暂时的,能改变,但走自食其力谋生路的决心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