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报刊文摘     
1976年下半年,当时毛泽东已逝世,“四人帮”面临倒台之际,社会上亦到处可见“批邓”的标语口号。这时邓小平来到了广州市,由许世友亲自派了几十名彪悍的便衣负责保护。 邓小平来到一个肉菜市场,他把帽沿压得低低的,把眉毛也给遮住了,所以没人认得出他。他来到一处国营的蔬菜摊前,只见摊档上的莱全  相似文献   

2.
纪路 《党史纵横》2002,(10):41-41
1976年下半年,在毛泽东已逝世,"四人帮"面临倒台之际,社会上亦到处可见"批邓"的标语口号.这时邓小平来到了广州市,由许世友独自派了几十名便衣负责保护.邓小平来到一个肉菜市场,他把帽沿压得低低的,把眉毛也给遮住了,所以没人认得出他.  相似文献   

3.
<正>1975年11月,"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展开。一次外事活动后,候机室里有邓小平、李先念、华国锋、陈锡联等人,邓小平说:"你们这几个人在毛主席面前要带头批我,与我划清界限,目的是保存实力。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位置都让‘四人帮’占了。"不久,毛泽东问李先念:"小平最近在做什么?他思想怎么样?"李先念说:"小平同志的思想转不过来,对‘文化大革命’有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4.
粉碎“四人帮”后,胡乔木的复出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要不是有邓小平的充分理解和肯定,他的冤屈不知何时才能到头。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可是,胡乔木的处境却没有多少改变。不过,他已经用不着检查交代了。邓力群感到,胡乔木在“批邓”的时候受压,粉碎“四人帮”后还是受压,这是不公正的。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时候,胡乔木所受到的压力的确很大,写揭发材料实在是迫不得已。但材料讲的都是事实,没有捏造。更重要的是,邓力群认为,胡乔木过去为毛主席做了许多工作,在1975年整顿中为邓小平做了很多…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2,(14):26-27
在粉碎“四人帮”之时,邓小平当时还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主角。他被撤销一切职务,处于软禁之中。  相似文献   

6.
借疗养为名,沿途和一些负责同志商量如何争取让邓小平快一点出来工作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出来工作仍受到一些阻力.不久,有人在全国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点名攻击邓小平.接着,中央政治局又有人在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讲,要把批“四人帮”和“批邓”结合起来,说“天安门事件中反‘四人帮’是错误的,那时他们还是中央领导,那是分裂中央”.这些出自中央政治局委员口中的话,真叫人难以相信.他们究竟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坚持错误,丢弃真理?为什么要和广大群众的意愿相悖,阻止邓小平出来工作?为什么要阻止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相似文献   

7.
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认为:“邓是一个卓越的人,他将作为本世纪所产生的一位伟人而名垂青史。”譹安南在悼念邓小平逝世的声明中这样说:“邓小平在中国最令人振奋的一段历史中,打下了自己永不磨灭的烙印,在他的卓越领导下,人民的生活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这一成就无疑是他留给后人的最伟大遗产。”譺……等等,这些都是邓小平人格力量的一种证明。邓小平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及重要的历史地位,可以说直接取决于他人格的力量。是什么造就了他的伟大人格呢?应该说他的人格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问话中有下面一段话:“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我对他来说他始终是我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文化大革命’时,我们这些人都下去了,幸好保住了他。……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这是邓小平对周恩来的高度评价,而周恩来对邓小平又是如何支持的呢?  相似文献   

9.
1949年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二野战军遵照中央指示,吹响了进军大西南的号角,邓小平也由此开始了两年零八个月的西南之行。这里,留下了他领导西南建设的丰功伟绩,也留下了他耐人寻味的亲情故事。1939年9月,邓小平与卓琳结为伉俪。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邓小平率领部队每解放一个地方,卓琳随后就带着孩子们也赶到那里。多年来,他们彼此信任、互相支持,从未吵过架。但进军西南的时候,邓小平考虑到行军路途遥远,地形复杂,危险性大,便打算不带家属。这天,邓小平对卓琳说:“这次进西南,你们就不要去了。”话音刚落,卓琳赶紧说:“不行。你们老是把我们丢下不管,这次我一定要跟着你去。”斩钉截铁的回答让邓小平有些始料不及,正准备答话便又被卓琳给堵了回去:“我是共产党员,你砍我的头我都得跟着你去。”看这气势,邓小平没办法,只好同意随行。但随行的路途困难重重,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国民党散兵游勇、潜伏特务、土匪、地主武装的突然袭击。为了保证首长和家属的安全,二野作了充分准备,专门组建了一个内卫班,警卫员都是从各纵队抽调出来的战斗骨干。1949年11月1日,刘邓向第二野战军发出了进军川黔的命令。刘邓指挥部紧随三兵团之后出...  相似文献   

10.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后,华国锋成了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最后一位接班人。 毛泽东于1975年11月开始发动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四人帮”感到异常欣喜。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现实情况是,在党的领导系统中,毛泽东是中央委员会主席,但年事已高,五名副主席中,周恩来一直住在医院,膀胱癌已经到了晚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早已收到了“马克思的请柬”。康生已死,李德生已辞职,叶剑英因“批邓”受到牵连,实际上靠边站了。王洪文成了没有竞争对手的当然接班人,为此他还特地交待他的秘书为他起草了一个以备将来重新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讲话稿。为这事,他整整忙碌了一个多月。 在政府系统方面,总理周恩来不久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