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达尔富尔问题的实质是苏丹内部的治理危机和发展危机,其根源为当地游牧民与定居农民之间的资源冲突,以及解决这一冲突的传统协调机制的崩溃.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对达尔富尔冲突的性质与内容的理解存在夸张或曲解.中国与苏丹关系的发展,特别是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和解对中国外交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关系到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与维护、政治和外交原则的坚持、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及中国对国际事务的深度参与等重大问题.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所受到的外来疑惧、批评乃至诋毁,折射出日益发展的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艰难;而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外交选择及政策调适,反映出成就负责任大国所应有的外交谋划和政策把握.未来中国对非洲政策应更具积极性、进取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2.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与中国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始自2003年初的苏丹达尔富尔问题近年来迅速上升为新的国际热点问题,且由于中国和苏丹有传统友好而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达尔富尔问题也成为国际上一些组织和个人用来攻击中国的一个"借口",而"沾染"上"中国因素"的达尔富尔问题反过来又进一步高调占据国际媒体。达尔富尔问题的根源是生态恶化导致该地区部落间的利益冲突。达尔富尔问题从苏丹内部一个地区的生态战争"升级"为一个高度国际化和政治化的政治与外交战争,主要源于该地区局势趋于恶化、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十年祭活动的警示作用,以及美国政府的高调介入。而后者是最主要因素。中国主张用对话和谈判、发展与合作的方式解决达尔富尔冲突。目前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解决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事实再次证明,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是至关重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欧盟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合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尔富尔问题本质上是由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所加剧的种族间资源争夺,属苏丹国内事务.在联合国、非盟和苏丹政府间三方协商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努力中,中国和欧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和欧盟的合作对解决达尔富尔问题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中国与欧盟对达尔富尔问题的性质、解决方法和程序等有较多共识,在外交努力中也有诸多共同点.这决定了中国和欧盟可以加强合作,大力推动早日解决达尔富尔问题.这种合作对于促进中国和欧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有重要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4.
2003年爆发的达尔富尔冲突造成了平民大量伤亡和流离失所。美国于2004年将其定性为灭绝种族,推动对苏丹实施国际制裁。2005年联合国发表调查报告,否定达尔富尔灭绝种族论,认为苏丹政府没有奉行灭绝种族政策,此报告引起西方不满。2008年7月,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指控苏丹总统巴希尔犯有三项灭绝种族罪,等于再次肯定了达尔富尔灭绝种族论。美国等西方国家将达尔富尔问题营造成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一方面是要给苏丹政府扣上一个紧箍咒,一方面则是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对此,我应有清醒认识,采取适当措施,灵活应对。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的强势介入以及对危机的解读和应对,是达尔富尔危机持续升级的最主要外因。这些因素从对内层面看主要有三点,即西方国家曾在非洲殖民侵略的原罪心结;政府回应国内人权、宗教组织的压力;执政党对国内政治选举的策略考虑。从对外视角看,西方国家促使达尔富尔危机升级的主要考虑,既隐含攫取苏丹石油资源的利益冲动,也蕴含打压中国和平发展、维护旧国际秩序的战略考虑。从达尔富尔危机的事态发展来看,西方国家对危机的解读和应对方式已经显现出其内在限度,有时甚至起了阻碍达尔富尔危机解决进程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达尔富尔危机透视气候变化下的生态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尔富尔危机始于2003年2月.这场冲突的矛盾根源是达尔富尔的环境难以承载本地居民与外来生态移民的共同需求,由此引发双方对生存资源的争夺.气候变化是达尔富尔危机的驱动因素,而脆弱的治理结构和粗放的生产方式是酿成危机的内在动力.根据对萨赫勒地区近期的气候变化研究成果,结合苏丹的自然地理、农牧生产、殖民历史等因素,我们认为,达尔富尔冲突本质上是一场农业危机,是一国内部治理问题国际化的产物,解决这场冲突有赖于农业集约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苏丹成功地进行了全国大选,之后面临着如何避免南方分裂、达尔富尔问题、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和西方国家的压力等一系列挑战。由于诸多制约因素,中东政治民主化进程命运多舛。美国等西方国家曾试图按照自己的方式推进中东民主,但却事与愿违。从中东的现实来看,适度权威仍是不可或缺的,有其积极的社会历史意义。必须指出的是,尽管现实发展过程中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中东国家政治发展已经在向政治民主化过渡,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8.
8月 2 4日 ,苏丹驻华公使易卜拉欣·卡利姆 (IbrahimKarim)博士应邀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访问 ,并就达尔富尔人道主义危机的由来等问题 ,与该所的学者进行了座谈。现将卡利姆公使所谈的观点摘要如下 :卡利姆认为 ,在达尔富尔确实存在着一场人道主义危机。它由冲突所引发。而在冲突的演进中 ,外部势力扮演了某种角色。这场冲突是在苏丹南部地区旷日持久的战争濒于解决之际突然爆发的。它显然是各种外部势力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激进分子煽动的结果。达尔富尔问题也因某种宣传和信息误导而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卡利姆指出 ,对于“苏丹解放…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使外交作为非传统外交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外交事务中, 其无论是在形 式、内容还是在功能上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而且制度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当代中国外交发 展出来的一种新模式。特使外交的频繁使用和制度化发展是中国克服常驻外交有限性与外交事务 处理的专门化、多样化要求之间矛盾的灵活化处理, 是对拓展国际利益和实现外交转型的平衡性把 握, 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用国际主流方式参与国际事务和融入国际体系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10.
达尔富尔位于苏丹的西部,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占苏丹总面积的1/5,北邻利比亚,西与乍得接壤。达尔富尔境内约有80多个民族,人口估计有77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0%,其中约有60%是以耕种为生的农民,主要是富尔人,而其他族群则主要是游牧或半游牧的农民。达尔富尔的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向南逐步过渡为热带草原气候(或称萨瓦纳气候),降雨量也是自北向南递增,其中土壤最肥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国际社会普遍期望中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发挥怎样和多大的作用,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尽管中国在参与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受到部分西方国家的诟病."保护的责任"理论中关于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的理论实际上是对中国参与解决非洲冲突模式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相似文献   

12.
布什当选的根本原因是多数选民不希望改变现状。布什政府在国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预算赤字问题;在对外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在戈尔巴乔夫频频外交攻势下如何处理美苏关系;如何既保持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领导地位,又妥善地协调联盟内部的各种关系;在东西方关系趋于缓和的情况下如何处理美国同第三世界的新矛盾。布什深知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有理由期望在布什总统任内中美关系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冲突爆发之前,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局势已然十分紧张和混乱.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由于这一地区的资源争夺和之后的种族对立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冲突不断升级与扩大,性质也逐渐由传统的部落冲突演变为种族间的暴力对抗.20世纪末,苏丹政治伊斯兰运动的分裂及国家层面的权力争夺,给达尔富尔地区原本严重的种族冲突注入了政治因素,而南方问题趋于解决又给对政府心怀怨恨的某些达尔富尔精英分子树立了用武装斗争赢得权力与财富的样板.因此,达尔富尔目前的危机并非偶然和突发,它既是当地原有冲突的全面升级与扩大,也是争夺国家权力与财富的又一战场.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是东盟创始成员国之一,在中国对东盟外交中具有重要地位。自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先后奉行“亲西方政策”、中立外交及“向东看政策”,外交重心逐渐从西方转向东亚。当前,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中国与周边国家矛盾突显,作为南海争端方的马来西亚却始终以低调、谨慎、开放的态度处理对华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大局,成为中国在东盟中难得的合作伙伴。本文将对马来西亚外交战略的发展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中马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许亮 《西亚非洲》2007,48(2):66-71
yh苏丹地处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三大板块之交,汇集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黑非洲三大文明于一身。作为非洲最大的国家,苏丹拥有2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耕地广袤,物产丰富,繁衍生息着约600个“地方民族”①。早在公元前750多年,这里的人们就建立了伟大的库施王国,并统治埃及大半个世纪。苏丹于19世纪末沦为英埃共管地,1956年独立后又饱经40多年内战的苦楚。2003年爆发的达尔富尔人道主义危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目前,中国对苏丹问题研究还比较滞后。本文试图对建国以来中国对苏丹问题研究作一概述。认识苏丹(1956~1965年)建国伊始,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许亮 《西亚非洲》2007,26(11):75-78
一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分为3个省,面积为50万平方公里,约占苏丹全国总面积的1/5;人口约为600万,占苏丹总人口的1/7。1600~1916年,该地区是独立的伊斯兰教君主国,受伊斯兰教影响很深。英国人于1916年征服了这一地区,杀死了国王,任命总督取而代之。1917年,英国统治者将达尔富尔地区并入苏丹,但并没有触动原来的行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11日,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正式宣布:决定原则支持将非盟在苏丹的维和任务移交给联合国;同时决定把非盟在达尔富尔的维和部队的任期延长至今年9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总部对记者发表谈话说,联合国对非盟延长驻达尔富尔维和部队的任期表示欢迎,联合国将与非盟和苏丹政府共同努力,以使达尔富尔真正能够稳定。苏丹政府也表示欢迎非盟决定延长其驻达尔富尔地区维和部队的任期,同时强调,非盟只是原则支持把在达尔富尔的维和任务移交给联合国,并未做出最后决定。非盟的上述决定只是一个缓冲做法,因为非盟经费不足,难以再继续承…  相似文献   

18.
土耳其对西巴尔干地区政策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耳其与西巴尔干地区互为近邻,紧密关联。土耳其长期奉行亲西方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已严重制约土耳其与该地区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损害了其国家利益。近年来,土耳其在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复杂而深刻变动的背景下,为凸显其地跨欧亚地区大国的独特作用,积极推行外交新思维和零问题睦邻外交政策。西巴尔干地区是欧洲多事之区,成为土耳其外交出击的主要方向之一,并且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鉴于西巴尔干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美欧的掣肘,土耳其在该地区只能起到敲边鼓和主要配合美欧战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国化":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7个方面梳理和分析了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6个方面提出了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国化"的学理思考。主要结论是:不能盲目、机械、教条地照搬、运用既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来解释当代中国外交,只有立足于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正确和适度地把握历史研究与现状研究的关联、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的关联,牢固建立起"本土的"当代中国外交研究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才能推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中东之能源外交和策略.中国目前的中东政策主要是基于国内经济发展所需,以能源外交为主轴.随着在中东地区能源经济外交的深入和扩展,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虽然中国在伊朗等问题上与西方国家有利益冲突,但双方在中东有许多共同利益,包括维护地区和平,促进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对话,打击恐怖主义,确保石油安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