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养成机制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自己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使命、权利和义务在思想上的认同、坚信和经常性的省察,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产物。党员意识的养成和强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保证。而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础工程。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既需要大学生党员自身的主观努力,又需要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党员成长的外部环境,结…  相似文献   

2.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强化党员的党员意识、先进性意识和执政意识,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大学生党员在全体党员  相似文献   

3.
王有忠 《共产党人》2006,(15):21-21,30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否发挥、发挥得如何,完全取决于党员的党员意识的强弱和党性觉悟的高低。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思想认识上的反映,是共产党员在对党的纲领与任务的认同、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认同、对党的组织与纪律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对一个  相似文献   

4.
王昆 《奋斗》2006,(8):48-49
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一是靠制度建设,二是靠启发每个党员内在的觉悟,也就是通过经常不断的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强化党员意识,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廖艺萍 《学习论坛》2006,22(1):28-31
"党员意识"是党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关键所在.多数学者认为,党员意识是党员对党的性质、目标、使命的自觉认知与积极践行,它具有政治性、先进性、服务性、系统性的特征.党员意识的淡化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强化党员意识,应从党员自身和党组织两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6.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在对党的纲领与任务的认同、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任务的认同、对党的组织与纪律的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党员意识的强弱是影响党员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增强党员意识是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之一。针对新时期存在的党员意识弱化问题,笔者认为应更加努力地做好以下几点。一、不忘党员身份党员是工人阶级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种概括表明了…  相似文献   

7.
农民党员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同农民群众接触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不仅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因此,如何增强农民党员的党员意识,使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始终保持先进性,是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仅需要完善以法律和制度为主的约束机制,而且需要遵循党的建设和人的发展规律,建立健全永葆党员先进性的动力机制。一、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增强原动力党的力量和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关键在于解决好什么是党员的先进性和为什么要保持先进性的问题,使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提升综合素质,切实担当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一是建立党员意识养成机制。党员意识是保持先进性的思想前提。党章从“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9.
论党员意识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员意识,就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性认识,其本质是党的整体利益与意志在具体党员身上的集中体现。党员意识首先是党员对党的理论、纲领的自觉追求,只有增强党员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农民党员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同农民群众接触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不仅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因此,如何增强农民党员的党员意识,使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始终保持先进性,是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什么是党员意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农民,责任在农民党员。因此,教育农民党员全面领会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清扫掉自己思想上的灰尘,澄清一些糊涂认识,提高综合素质,永葆党员的先进性,是一个极端重…  相似文献   

11.
党性是党员忠诚的内在规定,党员忠诚是党性的集中体现,是党性化的基本要求。党员忠诚是党员必备的道德品质,是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根本保证。党员忠诚是一种道德伦理规范,必须通过修养的途径获得、维持和增强。党性化就是这样一个接受教育、主动学习和锻炼改造的修养过程。面对当前党内出现的党员忠诚度危机,必须进行党性化和再党性化建设,以重塑、增强党员忠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合作型政党关系中的执政党与参政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5(5)号文件精神,全面揭示了我国合作型政党关系中的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基本关系,并针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发展这些基本关系,克服不足,更充分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社会中朋党和秘密会党的产生以及生存,与传统中国的政治制度紧密相连,而从朋党(或言之派系)、秘密会党到现代政党的转变,不仅反映出传统中国政治制度上的革命性变迁,同时也折射出民众在政治结社、政治参与方式以及参政观念上的改变,这无疑是晚清至民国民众政治生活的最重大变化。政治参与方面的本质性变化是政治发展的核心要素,民众结社能力的提高无疑对政治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传统中国独特的政治参与方式——朋党、会党在晚清的政治现代化运动中向政党转变的轨迹,凸显了传统社会普通民众政治参与方式、结社活动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发生的质的飞跃。文章尝试对这一重大的历史变迁进程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入了2018年的门坎,共同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发轫于1978年的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决定了当代中国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命运,改变了整个国家、党和人民的面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的历史底色。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坚持学习、锐意进取、自我革新、不负使命,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走出了一条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政治强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的全面从严治党之路,无愧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无愧为砥柱国家的核心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5.
电子党务与党内民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景峰  王锐 《学习论坛》2007,23(12):28-30
信息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给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电子党务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发展党内民主的一条有效途径。信息网络时代党员群众党内政治参与的平等性、便捷性、高效性,开辟了党内民主参与的新途径。电子党务降低了党内民主参与的成本,能够有效提高党内民主参与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党性分析作为民主生活会主要内容,把作风状况作为党性分析重点内容。”党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党校在主体班学员中坚持党性分析制度,对于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不断增强学员的党性意识,提升领导干部的党性素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本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党的复兴与绿党的兴盛交相辉映,构成世界政党百花园中一幅"亮丽的风景".从"政党治理"的视角透视社会党的转型与绿党的兴起,可以得出若干宝贵启示:适应性是政党生存的前提,民主性是政党发展的根本,责任性是政党立足的形象支撑,创新性是政党活力的源泉,包容性是政党壮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性修养,做到讲党性,才能遵守党的纪律,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政治上坚强、立场上坚定、保持先进性,才能有底气、有胆识、有勇气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关键时刻才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  相似文献   

19.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改进党的作风,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因此,要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八大党章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制定的党章,在中国共产党党章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八大党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进一步成熟与自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成功转型;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和统一;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八大党章对于新时代的党章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