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小米  范红霞  刘丽  徐慧 《学理论》2011,(29):58-59
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艺术类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里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自身表现出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的一些心理特征。以山西大学2005~2008年艺术类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对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应激水平进行调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2005~2008年大学新生心理应激量表总得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有显著变化;2007年艺术类大学新生在总分及各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份;艺术类大一男生与女生心理应激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艺术类大学新生心理应激总量表及各分量表得分显著大于其他专业的新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感知到的社会支持量表"、"亲子交流量表"及自编问卷,本研究抽取中国南方一所大学的6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取了有关大学生专业及非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相关信息。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求助的对象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师、父母及同伴;男生比女生更多求助于专业心理健康人士;亲子交流与感知到的家庭支持对大学生的专业求助(求助于咨询师)及非专业求助(求助于父母与同伴)都有显著影响;高水平的家庭支持会预测更多求助于父母的行为;当家庭支持不足时,学生会更多转向求助于同伴。研究表明,大学生更倾向于求助于非专业人士(家庭和同伴);家庭在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6)
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和调查高职院校大学生应付方式及特点。对不同专业、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高职生应付方式进行多重比较后发现,不同专业的高职生在自责和求助因子上有统计学差异。家庭经济良好的高职生与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生在自责、合理化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加强对高职院校文科专业、艺术专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应付方式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孙群博  黄婧宜 《学理论》2013,(14):82-83
通过采用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当代学生的焦虑状况和应对方式,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和合理化这四个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焦虑水平和应对方式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和自责这三个因子对焦虑具有较高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县城、农村十所中小学女生学习情况调查中发现,高中阶段的女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此较严重。这和以下的基本情况是联系在一起的:从男女生的比例看,在小学、初中阶段,男女生基本上各占一半,到了高中,女生约占男女总数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从性格上看,小学、初中14岁以下的少年童年的女生天真活泼、乐观向上,到高中一般是处在15至18岁的青年期,不少女生性格內向,生理心理比同龄男生发生更复杂的变化。从男女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通过对 3 44名初中生进行日常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发现 ,在各种应激生活事件中 ,生活环境对心理的负性影响最大 ,负性事件对女性的影响要强于男性 ,不同年级中占主导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不同 ;初中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从初一到初三呈上升趋势 ,性别差异集中体现在初二女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明显高于同年级男生 ;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SCL— 90分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生活事件和学习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本研究认为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应针对具体问题来进行 ,且应对女生给予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观念现状评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595名大学生分布于我校15个系,其中:文科290名,理科305名;师范类专业426人,非师范类169人;男生380人,女生215人;公费生470人,委培生111人,自费生14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是研究不同的性别、专业间师范生实践技能素养现状及差异.方法是采用调查问卷方法,以宿迁学院800名高师生(本科师范生)为被试,利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是(1)高师男生对班主任工作、教育对象、信息三方面的了解优于高师女生;(2)在普通话水平、书写技能方面女生水平高于男生;(3)实习前与实习后的高师生各项技能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因此,从鼓励男生发展和增加实习时间两个维度给出建议和对策,为高师生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9.
张积家  贺淑敏 《学理论》2009,(20):209-213
对大学生委婉语的使用动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委婉语的使用动机主要有:(1)掩饰与自我保护;(2)避讳;(3)幽默;(4)礼貌;(5)策略表达。大学生委婉语的使用动机有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男生的掩饰与自我保护、幽默、策略表达动机强于女生。大一学生委婉语的使用动机和其他年级学生差异显著。工科学生掩饰与自我保护动机强于文科学生。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36)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社交效能感问卷》调查了南京、重庆、盐城等地大学生的社交效能感现状,主要从性别、年级、专业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女生在应对陌生人效能上要显著高于男生,但在社交效能感的其他维度上,男生和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社交效能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递增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大二为最低点,大四为最高点;在专业上,除主动交往效能因素之外,文科学生的社交效能感总分及其各个维度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工科学生。  相似文献   

11.
杨金江  秦庆  李德波 《学理论》2009,(8):166-16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边疆9省中随机抽取了1000名生源地在边疆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运用卡特尔16PF对他们进行心理测验,结果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一般水平,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4个因素中,忧虑性对男女生的心理健康都有显著影响,而紧张性因素只对女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同时,通过田野调查探讨了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4)
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持有一定的刻板印象。通常会认为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方面女生要好于男生,在教学管理上更倾向于信赖女生,而在教学期待上对男生抱有较大的期望,并对男生持有较高的教学评价。因此,学校教育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因性施教与双性化教育相结合,营造性别平等的校园文化,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贫困大学生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安庆师范学院86名非贫困大学生和5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第一,贫困生人格特征中的P(讲求实际、倔强)、N(内外向)得分显著地低于非贫困生;应对方式的各维度中,贫困生在解决问题和合理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地低于非贫困生,而在自责和退避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第二,贫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问题解决、求助与内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的负相关;合理化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的正相关。第三,回归分析的结果揭示了关于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回归模型的方程。  相似文献   

14.
运用成就动机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湖北省434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一是在成就动机方面,高中生追求成功动机显著低于中学生常模,避免失败动机显著高于中学生常模;成就动机的地区差异显著,农村学生追求成功动机比城市学生低,避免失败动机比城市学生高;性别差异上,男生追求成功动机显著高于女生。二是在心理健康方面,高中生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地区差异显著,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学生;女生在焦虑以及强迫症方面显著高于男生。三是高中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相关,有些方面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思想变化发展特点和走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思想教育课程研究会“大学新生思想变化特点研究”课题组从95级学生开始,每年对大学新生思想变化发展特点进行滚动调查。今年为调查的第二年,调查时间为1997年1—3月,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整体抽样的方式,选取武汉地区有代表性的近十所高校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17份,回收率为84.8%,问卷基本情况为:男生533人,占52.4%,女生484人,占47.6%;政治面貌:党员20人,占2.0%,团员  相似文献   

16.
近日我们对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经随机取样,进行性知识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373份,除去不合格37份外,合格问卷336份,其中男生163人,女生173人 1、性知识来源 被测大学生中“主动阅读性知识书籍”者约有半数(49%),其中男74%,女26%。未主动看过此类书者46%,其中男22%,女69%。男学生主动看过性知识书籍者多于女生。性知识“来源于性知识讲座”者24%,“来自科普杂志及专业书籍”者62%,“来自音像制品”者8%。我们知道,科普杂志上有关性知识的介绍,内容多较零碎、粗浅,缺乏系统性,音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婚恋家庭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方式考察了大学生的恋爱观、爱情观、婚姻观、忠贞观、家庭观、生育观及赡养观。调查分析表明:约50%左右的大学生持较平等的、与社会规范较为一致的婚恋家庭观,另约50%左右的大学生观念呈多元化状态;在婚恋家庭观念的诸多方面男、女生呈现出显著差异,女生很有可能在婚恋中处于被动地位;男生以事业为首,女生则以家庭为首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男教师紧缺,男性师范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小学教育专业男师范生的实践技能素养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除计算机基本技术与水平以外,无论从软件设施还是硬件设施,男性师范生的实践技能水平都低于同专业女生.有效提高男性师范生的实践技能素养有如下措施:实行特定的"奖惩机制"激发男生的学习动机;借助合作小组为运作解决男生边缘化问题;展现特长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幽默感和豁达大度的心态,增加人格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首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青年人初恋年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在高考前已开始初恋;而进入大学之后,大一是发生初恋的集中期。高考前,受家长学校对"早恋"态度的影响,家庭条件较好或来自省城或直辖市的女生高考前初恋的发生比率较高。高考后,男生的经济能力强有利于男生恋爱;而女生的经济能力对初恋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论与经济能力对初婚年龄影响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六、社会生活状况 1.社会支持 1)大学生中有6个以上关系密切朋友者有117人,占26.7%,低年级所占比例高于高年级,男生明显多于女生;有3~5个朋友的百分比最高,为46.0%,四年级高于其他各年级,女生多于男生;只有1—2个朋友的占21.6%,一年级高于其他子年级;一个朋友也没有的占2.3%,三年级略高于其他年级,男生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