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13,(7):20-31
1887年12月,俄国喀山大学一位入学不久的17岁学生因带头闹学潮被捕。在被送往监狱的途中,押解他的警察局长讥讽这位青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要知道你的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青年用冷冷的语言反击道:“是一堵墙,不过是一堵朽墙,只要一推就倒的,我们要从上面跨越过去!”  相似文献   

2.
正1948年9月,共产党员罗广斌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关进渣滓洞监狱楼七室。同室有一位罗广斌以前的上级张国维,他估计罗广斌有可能活着出去,叮嘱罗要注意搜集情况,征求意见,总结经验,有朝一日向党组织报告。从此,罗广斌肩负着这项特殊任务。1949年1月,江竹筠为狱中难友起草了一份学习讨论大纲:"一、被捕前的总结;二、被捕后的案情应付;三、狱中的  相似文献   

3.
别看面前这位支书只有30多岁,可曾是局里的青年标兵,干党支部工作已近10年。他的名字叫曹建华,是南桐矿务局多经华丽服装厂的党支部书记。他做思想工作很有一套。他娓娓而谈,说得入情入理。他说:你要做谁的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在抗日气氛高涨的1932年,刘崇武在上海被捕了。公共租界捕房指控他杀死了贩卖日货的店主。刘崇武的被捕,迅速在全国引发一轮援助和营救的热潮,他被舆论称为"爱国志士"。1932年11月30日,上海大公社在一篇报道中透露了刘崇武被捕的消息:近有爱国志士刘崇武,因在沪西康脑脱路掷弹警告德源昌洋货店,昨日被戈登路捕房探员在胶州路捕获,昨晨捕快又前往各处续捕八人。上海市为此成立了  相似文献   

5.
假如你正往前走,前面突然出现一堵墙。假如你迎着这堵墙一直走下去,只能被碰得头破血流。于是你停下来,想到了两种方案:一、你可以找来一个锤子,将这面墙砸开;  相似文献   

6.
1935年1月29日下午1时,因叛徒出卖,方志敏在怀玉山区被捕,在狱中被关押了192天后,于同年8月6日在南昌下沙窝慷慨就义,年仅36岁。被关押期间,他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著作,共约14万字。在著述中,他称自己是知识分子,总共在学校读了11年书,曾经两次被学校开除。因要求撤换"饭桶教师"、开除"腐败校长"而被开除  相似文献   

7.
见过一个父亲的泪。他蹲在一堵墙外,满身疲惫的风尘。先是呆呆地看着街景,后来,他手捂住脸呜咽。双肩耸动,单薄的身影,像深秋时枝上一枚欲抖落的叶。眼泪从他指缝处不住地溢出来,成小溪流。午后的阳光,照在上面,反射着惨痛的晶莹。他的头上,霜花点点。墙内,是看守所。他20岁的儿子,因跟人合伙抢劫,被关在里面。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政要都很注重在公共场所不吸烟,有的干脆戒烟。当然,他们戒烟的过程,也不是那么简单。"同志,你在战场上和敌人勇敢作战,你为什么不能跟吸烟作斗争"列宁是从17岁时学会吸烟的。他的母亲玛丽亚十分担心他的健康,因为列宁在童年和少年时期身体并不十分结实,母亲就劝他戒  相似文献   

9.
马粪富翁     
近日,澳大利亚悉尼市爆出一条新闻,一位年仅29岁的青年因独家经营马粪,已成为本年度拥有近1亿美元财产的富翁。这位青年名叫约翰·马登。马登曾读过大学,有一天,教工商管理课程的讲师对大家说:"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如果连粪便都可以卖得出,而顾客又很乐意花钱买,那你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这句话,被马登一直记在心上。毕业后,马登应聘到悉尼市郊一个马会做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10.
正17年,足以让一名孩童成长为参加高考的学生。但17年来,辽宁阜新的康连喜一直在做着同一件事:高考。16年参加高考屡战屡败,但他心中的大学梦却一直没有放弃。今年,这位70岁的"爷爷考生"迎来他的第17次高考。  相似文献   

11.
正他是诗人和小说家,作品《中国革命诗》抒发了炽热的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青年中国的完美声音";他是革命家,大学毕业后投身广州革命政府,后赴美留学,在大洋彼岸因"宣传共产主义"而被捕;他是职业演员,是最早跻身于好莱坞影圈的少数华人演员之一。他就是几乎被历史遗忘的美籍华人左翼文学家蒋希曾。一个活跃的演讲者蒋希曾(1899—1971,Hsi Tseng Tsiang)又名咏沂,小名松泉,曾用笔名"雅  相似文献   

12.
1920年2月,陈独秀由北京到达上海,上海学生联合会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在欢迎的学生中,有一个叫金家凤的青年,对陈独秀极为仰慕。金家凤从小就比较激进。1916年从角直小学(今为叶圣陶小学)毕业后,被父亲送到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学习。1919年4月,他和同学侯绍裘、王振球、沈昌等人因制造炸弹谋炸淞沪护军使何丰林而被捕。这是他第一次入狱,时年16岁。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在国统区从事抗战和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常被国民党列入黑名单,被逮捕暗杀者不在少数。丛德滋,作为1938年中共中央批准的一名特别党员,就是在这种情势下牺牲的。当时,丛德滋已发觉敌人监视并阴谋逮捕他,但是,他仍然抢时间奋不顾身地继续完成着党交给的任务。丛德滋在被捕的当天,出门前对妻子王竹青说:“现在情况紧急,为了摸清敌人动向,我还是决定去一趟。如果晚八点没回来,就是被捕了。你应该镇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意志,及时和组织取得联系,坚持斗争到底,带好两个孩子。”他果然此去没有回来,后在狱中被敌人摧残致死,时年32岁。丛德滋,是一位永远为后人所怀念的忠贞坚强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4.
妙语连珠     
吉长远 《求贤》2009,(6):27-27
上大学的人多了,不等于读书的人多了。——网络热论:上学是谋生,读书是谋心 如果生活给你石头,你要自己决定,将它建成一座桥。还是一堵墙。——印度一所学校的校训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邯郸县出了一名开明士绅,他受共产党的委托,出任伪商务会副会长达七年之久。在日伪严密统治下的邯郸城里,他利用特殊身份,联络敌伪上层人士,掩护我敌工人员,营救我被捕同志,搜集敌伪重要情报,为我党敌后抗战做了许务有益的工作。这位士绅就是邯郸县堤南堡村杨真卿先生。 杨真卿先生生于1887年,青年时期曾任易县、延庆县县长,因不与贫官污吏为伍,故不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上海复旦大学校史馆内的"复旦英烈墙"上,一个内嵌红五星的花圈图案下,有这样一排文字——邹泽沛(1916-1941),四川江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9月入复旦大学教育系学习,1936年4月在上海公共租界内被捕,1941年7月在狱中病故。关于这位革命者的事迹,却鲜少有人知道。叛逆的少年1913年,邹泽沛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龙门场沱湾街144号("复旦英烈墙"上其出生时间有误——作  相似文献   

17.
殷夫,是“左联”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的五烈士之一.他的真实姓名叫徐白,浙江象山县人.1927年来到上海,参加党的活动,撰写红色鼓动诗,从事青年工人运动.曾多次被捕.1931 年2月7日.就义于上海龙华,年仅22岁.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一九年七月八日,列宁写给列·波·加米涅夫一张便条,要他为高尔基“准备一点儿劈柴”。一九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列宁写给米涅任斯基另一张便条,要他给高尔基参加的审查国外出版物的专家委员会“拨两部小汽车”。列宁还在便条上特别强调:“希望你赶快想办法,利用您的权力,务必做到(可不是在纸上做到)。”  相似文献   

19.
正孟锦云,1948年生,湖北武汉人。12岁就考入了空政文工团,成为舞蹈演员。1963年4月,孟锦云还不满15岁,被选上中南海去"完成任务"——陪中央首长跳舞,由此毛泽东认识了他的"半个小同乡"。1968年因派性斗争,孟锦云被捕。1973年孟锦云出狱,被分配到武汉军队医院,从一个舞蹈演员,变成了病人的护理员。1975年5月24日,孟锦云这个毛泽东的"半个小同乡"又来到了毛泽东的  相似文献   

20.
抗日英雄赵尚志一心向党,他4次被开除党籍,又4次恢复党籍,始终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真不愧为一个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坚定信念和崇高情操。 赵尚志17岁在哈尔滨入党。17年后在梧桐河壮烈牺牲,为党的事业历尽艰辛,鞠躬尽瘁。然而在“左”倾路线的影响下,他曾蒙冤先后4次被开除党籍。 赵尚志第一次被开除党籍是在狱中。一次,狱中党支部让他在剧中扮党演一个“叛徒”角色。赵尚志因多次被捕坐牢,受尽酷刑,他都大义凛然而宁死不屈。他平生最恨叛徒,所以当让他扮演叛徒角色时,他坚决不肯接受,因此被开除党籍。 在巴彦游击队,赵尚志第二次被开除党籍。当时,他是中共满州省委代表、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在“左”倾冒险主义指导下,该部队作战曾受到严重损失,而罪名却加到赵尚志身上,说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