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成功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背景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巩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成果,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2.
廖富洲 《理论前沿》2009,(14):18-20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验证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等问题分析的正确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永久魅力。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版图,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一年来,中国积极行动,既充分展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负责任态度,又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符合国力的影响力,广泛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重视,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坚定了亿万中华儿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金融危机反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了全球。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为人们深刻认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本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成功应对,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因此,我们要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5.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心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一条伟大道路和若干具体道路构成的道路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6.
金融全球化和跨国银行的大量涌现推动了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危机的发生和传导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2008年下半年始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2009年二季度以来,随着危机的缓和,经济的复苏,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本文就从这样一个特殊时代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入手,对跨国银行监管制度的现状和缺陷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以比较国际社会和各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总结其成功经验,指出其不利措施。最后,对后危机时代跨国银行监管制度应采取的改革举措进行了思考,同时期望对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是照搬西方的,也不是模仿的,而是党带领人民自主开辟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组织特色、制度特色和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越走越宽阔。  相似文献   

8.
从金融危机看新自由主义的弊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最普遍的学术解释是,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是祸根。认为是美国的金融秩序失调、金融创新失控、金融监管缺位等造成了危机。其实,这仅仅是在表象上阐释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从根本上看,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暴露出新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群体的非理性、自由的不对称性、自由调节的危险性。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得到启示: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规律依然在起作用;新自由主义已经不能推进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金融危机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结束;欧美救市并不等于社会主义;金融危机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殃及全球和中国。现在不是追究谁应承担责任的时候。但是,应当思考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规律和应对之策。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下采取的对策己初见成效。这不仅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世界经济经过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正在波动中缓慢复苏。这次由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又导致政治危机,不少发达国家负债式增长不能持续。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2007—2010年世界新增失业人口,55%在经济发达国家,现在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失业率都高于危机前的水平,全球失业创历史新高,达到2亿人,其中年轻人占1/3以上);国际金融体系脆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