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成灾特点与减灾社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业成 《中国减灾》1996,6(1):27-30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成灾特点与减灾社会化张业成(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1中国崩滑流成灾特点1.1分布广,灾情重,防治困难崩滑流是我国最主要的山地地质灾害。全国有大型崩滑流灾害发生地近8000处。重庆、兰州、东川等400多个市、县所在城镇和第...  相似文献   

2.
11月6日,我国在重庆合川举行了山地灾害抢险救灾演练,这是建国50年来对山地灾害的第一次“实战演习”。虽然是老百姓与灾害管理部门进行的一场虚拟战斗,但它却拉开了全国山地灾害防灾、抢险全面起动的序幕,使紧急救灾预案制度的实施日益科学、完整,也使中国山地灾害的防治纳入了联合国“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日程中。今年以来我国的救灾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开始向全面提高灾害的紧急救援能力、扎实开展灾民的生活救助、系统规范灾害的管理程序的方向发展;我国救灾款使用开始突出保证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灾后建房,灾民生…  相似文献   

3.
尽管这只是中国民众携手灾害管理部门同山地灾害进行的一场虚拟战斗,它却拉开了全国山地灾害抢险演练的序幕,使紧急救灾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日益科学化,也使中国的山地灾害防治纳入到联合国解决"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程.  相似文献   

4.
李昭淑 《中国减灾》1994,4(2):40-42
秦巴山地泥石流灾害的预防对策李昭淑(西北大学)陕西省境内南部的秦岭和巴山山脉,简称秦巴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6%。山体曾多次受强烈上升构造运动影响,海拔多在1200—2300米,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长期受外营力的剥蚀,形成了巍峨的中山地貌。...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山地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全国除地震灾害之外,山地灾害造成的损失大概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总损失的四分之一,平均每年因山地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亿元,死亡人数1000至1500人。山地灾害成了山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面临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06,(6):F0002-F0002
5月12-18日,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国家减灾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山地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在成都举办。来自安徽、广西、湖南等山地灾害多发地区的主管副县长、民政救灾干部共92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班的内容主要包括山地灾害的预防与综合治理、山地灾害的鹿急处置与恢复重建管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山地灾害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等方面。培训期间,学员还实地考察了岷江紫坪铺水电工程等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国家减灾中心培训部)山地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举办$国家减灾中心培训部  相似文献   

7.
政府应加快山地灾害普查及区划,制定完善防御预案。开展山地灾害调查,掌握地质环境状况及山地灾害类型、发育强度及其分布特征,是有效开展山地灾害防治工作的前提。建立群策群防网络,提高防灾时效性。加强对重点山地灾害隐患的防治。加强山地灾害的防治,一是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同时要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及景观的保护结合起来,决定采取治理还是避让;二是要结合水土保持工作,从源头上治理山地灾害,以减少山地灾害的发生;三是要坚持山地灾害“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加大对破坏地质环境、诱发山地灾害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山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1995,5(1):13-16
云南省崩滑流灾害防治工作概况(云南省计委国土办)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边疆、山区、经济落后省份。全省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94%。以元江为界,滇东属云贵高原,滇西是横断山脉区。省内地貌由滇西北向滇东南阶状倾斜,最高海拨6740米,最低...  相似文献   

9.
我国防御山地灾害面临的形势 1、我国易发生山地灾害的区域面广、量大,防御难度大.山地灾害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中南和东南沿海山区.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我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44.8%,分布范围广,而且分散,治理难度大.其中云南和四川省是我国山地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共有山地灾害威胁点20余万处,全省128个县市绝大部分都受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威胁,元阳、镇康、西盟、镇源、怒江等县因山地灾害而搬迁县城,碧江县甚至因山地灾害威胁而撤消.四川省具有一定规模并可能造成危害的滑坡和崩塌约10万余处,泥石流沟3000余条,危及120多座县城、800多个乡镇、500多家工厂、矿山企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各国的灾害管理法律体系大致包括综合性的灾害防治、单项灾害的防治及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法规三部分。综合性的灾害防治法规,较具代表性的有土耳其的《自然灾害法》(1959年) ,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1961)年)、《防灾基本计划》(1963年)、《灾害救助法》(1947年),美国的《灾害救济法》(1969年)、牙买加的 《灾害法》(1991年)等。澳大利亚、秘鲁、菲律宾、尼 泊尔、巴基斯坦等国也都制定了综合性的灾害管理基本 法,主要内容包括:灾害管理体制,政府灾害管理职权、 责任,社会组织、公民…  相似文献   

11.
经抽样调查,从性别特征来看,不同性别居民的山地灾害意识具有显著性差异,山地灾害意识男性强于女性;从文化程度特征来看,山地灾害意识由强到弱依次为:大中专、初中、高中、小学、大学以上;从年龄特征来  相似文献   

12.
延军平 《中国减灾》1992,2(3):30-32
一、陕西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1.自然环境的特点与灾害多发性陕西位于中国内陆中部,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与我国东部地区23个省区平均面积21.6万平方公里相差不大,具有代表性。陕西高原、山地比例8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故山地灾害多,广大的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13.
加强宣传,提高防灾意识和保安技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居住在山地的群众防御山地灾害的教育,使他们掌握防御山地灾害的基本常识,经常保持高度警惕,遇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切实提高广大山区群众防灾保安的本领。强化管理,指导群众科学选择宅基地。有关部门要逐步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严格农村建房审批程序,指导群众科学选择建房地址,合理规划,避开危险区域,减少山地灾害造成的损失。明确职能,落实防御山地灾害责任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县乡干部要切实承担起山地灾害的监测、预警和组织群众开展防御及安全转移的责任。加…  相似文献   

14.
周燕 《中国减灾》2007,(9):59-59
为了切实增强浙江省台州市各级、各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快捷、高效的灾害信息报送、会商程序,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努力减轻灾害损失,浙江省台州市于7月31日上午举行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灾情报送演练。  相似文献   

15.
正遥感技术是山地灾害快速调查、隐患识别、灾情评估的有效手段,在应急服务与指挥决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构建的特大山地灾害临灾遥感响应机制,以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核心区灾损遥感快速调查、"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应急遥感调查为例说明了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在山地灾害应急响应调查中的应用及成效,反映了遥感技术在灾后应急中的重要贡献,并从高时频遥感观测潜力的角度,提出山地灾害链遥感应急调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书讯     
书讯《黑龙江省灾害管理》(系中华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课题《中国灾害管理》的子课题)一书,已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一个省灾害管理的著作,内有灾害管理案例分析26篇,论文14篇。对新时期黑龙江省灾害管理面临的问题,一些地区和单位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的重点减灾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铮  张丕远 《中国减灾》1996,6(1):20-23
论中国的重点减灾区王铮,张丕远(中国科学院管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张丕远,王凤慧[1]提出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区分布与组合规律,并基此讨论了中国减灾的区域对策。近年来,我们收集了更多的灾害信息,对这个问题作了更多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中国自然灾...  相似文献   

18.
踌躇满志的中国巨人的脚步乍一迈入2008年,问题就来了:中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冰冻雨雪灾害。2月23日,国家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表示:冰雪灾害波及21个省(区、市、兵团),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等省(区)受灾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水利(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水利局: 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水利部制定了《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0.
决策动态     
《中国民政》2010,(12):33-33
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北京办公室仪式2010年11月10日上午,由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外交部、国家航天局和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举办的“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北京办公室(UN-SPIDER)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