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研究目的:通过一次土地征收的典型调查,描述失地农民的生计状况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典型调查、结构式访问、统计分析和文献分析.研究结论: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令人担忧.研究结果: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免费安排失地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出台帮助失地农民就业的公共政策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落实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有助于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征用大量农用土地,不可避免的产生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妥善地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就业、养老等问题,关系到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土地经营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就业培训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3.
开篇的话近年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大规模转移农村人口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和载体。但随着失地农民的逐年增多,其安居、就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如何让失地农民融入城市,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有学者甚至把它称作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  相似文献   

4.
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指国家因法定原因而征用、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所造成的无地或少地的农村居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因征地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日趋严重.在一些地方,政府强制性征地、克扣法定补偿、推诿就业安置引发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给农村稳定造成隐患.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问题亟待破解。昆明市呈贡区抓住2015年3月成为全国61个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之一的机遇,因地制宜,创新和拓展“农转城”居民创业就业方式和渠道,通过引导涉农居民外出租地、发展集体企业等,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创业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鄞州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此进程中鄞州的失地农民通过出让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为推进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为鄞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相对应的是,鄞州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它已直接影响鄞州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国内学术理论界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大多数是从政府如何去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角度去研究,认为可通过加大失地农民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来解决.但通过调查发现,在鄞州有近30%的失地农民即使政府提供就业岗位也不愿意就业,以至在培训失地农民就业时出现了"政府热,培训对象冷"这一奇怪的现象.目前,从这一角度研究失地农民就业的研究成果不多.本课题对此在基层调研基础上进行详细分析,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城市化、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也是实现现代化的惟一途径。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 ,城市化、工业化在改变着千百年来不变的生产方式的同时 ,也催生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在一些地方 ,土地被征用之后 ,相当一部分原农村人口转为城市居民 ,但他们的就业问题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于是又从失地农民转变成了城市中没有失业保障的失业者 ,丧失了生活来源。目前 ,失地农民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失地农民融入城市难从客观上讲 ,一方面是存在集体资产处理难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既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做法更多关注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物质利益的法律保护,对于失地农民精神利益保护鲜有涉及。结合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分析我国失地农民精神利益损害的类型、论证我国失地农民精神利益法律保护的正当性,进而尝试提出我国失地农民精神利益法律保护的具体路径成为我国城镇化背景下亟待直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民的合法权益问题日益凸显,因而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上,要改革以户籍管理制度为核心的不合理制度,尽快把城市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切实把农民工对住房、学校的需求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之中,同时要给农民工以平等的环境.在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问题上,要改革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加快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与建设.在解决城郊农民劳动力就业问题上,要明确责任,搞好就业;要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要开发岗位,扶持就业;要开通渠道,引导就业;要强化技能,培训就业;要转变观念,鼓励就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成都市高新区高度重视失地农民就业工作,依托本区域的产业聚集,以及成都市大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从政府责任以及市场供给等方面,实施劳动力梯度转移战略,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失地农民就业比较充分的"高新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现有征地补偿模式不合理,失地农民就业无着落,生活缺乏社会保障,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补偿标准,创新就业补偿方案,建立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社会保障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权利贫困视野下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必然性。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从制度层面上看牵涉到农地产权制度、农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因素,但从本质上看却是农民的权利贫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消除农民的权利贫困,要从全面提高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普遍提升农民的权利意识水平以及完善、规范农地征收程序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在经济利益受到影响或经济来源被迫改变的同时,必须面对劳动对象、就业观念、生活习惯、组织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转型.但是,现有的安置措施多从经济角度考虑,无论是货币安置、就业安置还是其它办法都不是生存保障意义上的安置.征地的目的是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在承担了改革成本的同时应当享受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宁县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如何进一步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及就业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一、中宁县失地农民群体及就业现状截至2012年10月,中宁县失地农民共有4850户19311人。近5年来,全县失地农民被征用土地11853亩,涉及全县3镇21村4722户、18927人。在全县失地农民就业方式上,在石空镇609户2285失地农民中,完全失地的占6%,其余全为部分失地农民,部分失地农民中,年龄偏大一些的耕种剩余耕地,年轻失地农民大多在石空工业园区务工就业;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成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城镇化发展持续推进,大量农村土地成为建设用地或流转给企业经营,从而造成大批失地农民群众的出现。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工作成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一大民生工程。目前广西的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问题是目前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新疆近几年城市化速度加快,伴随着城区向外扩张的同时是失地农民大量增加。失地农民存在着征地补偿标准低、社会保障水平低、就业困难等问题。由于新疆农村人口中少数民族比重大,少数民族农民的失地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地方政府出台的扶助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住房安置、就业促进等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柏欣 《揭阳论丛》2006,(3):38-42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不利于在当前形势下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要完善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关键是要严格控制土地征收范围;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赋予被征地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起诉权;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加强该群体的社会保障,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步伐,而且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参保意识不强、社保政策不完善、资金筹集渠道不畅、就业难度大是影响该群体社会保障的主要因素。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和完善社保配套制度,畅通资金筹集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5,(8)
农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利益分配失衡、城市融入障碍和救济手段乏力的风险困境。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是保障民主公民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推进制度创新和化解失地农民风险的责任体。因此,政府要建立财权和事权相匹配机制、健全征地政策民主协商机制、健全农地征收制度创新机制和建立多元救济手段互补机制,有效规避、管控和化解"征地风险",确保失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实现失地农民问题"软着陆"。  相似文献   

20.
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的重要途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结构性嵌入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之中的,这种结构性嵌入机制要求仅仅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不够的,失地农保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上述四项制度的完善为前提.必须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征地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从而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制度环境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