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010年以来,结合区级政府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2.
王世谊 《群众》2010,(1):73-74
<正>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  相似文献   

3.
刘振伟 《中国人大》2012,(24):25-27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作了深刻论述,其要点有四个方面:一是强调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二是强调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三是强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四是强调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4.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协调是作为试点的深圳市积极探索实行大部门制改革的有意探索。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和理性化水平,增强政府对社会回应性的需要。从深圳市"三权的相互制约与协调"的运行效果来看,部门综合化与精细化要相互协调,部门内外监督相结合,执行要突出高效化、去部门利益化,决策要突出科学化和民主化是推进"三权的相互制约与协调"的有效途径,进而使得各权力主体间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辩证统一关系,实现权力运行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张爱剑 《政策》2012,(12):92-93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这是保证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近年来,鄂州市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立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有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一、科学配置权力,...  相似文献   

6.
三权制约协调机制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权力制约机制应以防止权力的滥用为目的,以促进效率的提高为原则,采取适度分权、相对制约的形式。各权力主体间应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辩证统一关系,通过权力的相互制约实现权力的有限性,防止权力滥用;通过权力的相互协调实现权力的有效性,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和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观点     
正2014年5月5日《学习时报》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必须严格工作环节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必须防止搞形式走过场,把推行举措落到实处。梳理工作职责,依法设定职权。认真梳理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职责,编制行权清单。分析履职状况,合理确定权限。注重合法合规与合时合需、运行内容和运行程序、运行结果和运行效率、权力行使和责任承担。开展职权清理,做好科学配权。通过标准化管理的"刚性效应"规范自由裁量权,防止制度在执行环节变形走样,做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优化权力流程,实施全程控权。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控权,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表明权力运行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今后改革的方向和具体要求。而加强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对于反腐败、提高政府公信力、深化改革也有重要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列宁强调,要防止因权力过分集中而造成党内个人专断以及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建立健全对权力执行者进行有效制约的党内监督机制。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要求,改革和优化党内现有权力结构,健全和强化与党内决策权、执行权相制约相协调的专门监督机构,并保证其监督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应成为中国共产党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制度化反腐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滕雯 《群众》2009,(10):50-51
如何既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又使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是新形势下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搭建一个权力受制衡、民主受保障的权力运作架构和平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据此,我们在村一级设立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民监事会这一“三会自治”治理机构,从而形成“党支部领导、议事会决策、村委会办事、监事会监督”的村治新模式。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禹子威 《云南人大》2010,(7):18-18,21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深人学习领会和认真贯彻全会提出的这个精神,对于把握反腐倡廉规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建新 《桂海论丛》2005,21(2):35-37
规范权力运行,既需要权力制约,又需要权利制衡.必须着力于构建"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衡权力"的模式,通过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合力进取,使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统一于社会整体利益,从而实现公共权力逐渐向公民权利的转化或回归.具体途径为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机制,以及先行完善党内权力制约和权利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3.
行政信访制度的应然功能既应当以适切于我国社会政治生态的实然功能为基础,又应当以合理的法定功能为依据,是实然功能、法定功能与运行于其中的社会政治生态相互调适与相互匹配的结果,总体上可以定位于"双边代理-四向激励"功能。其中"双边代理"包括代理公民实现民意上达、政治参与、外部权力监督、诉求问题解决、诉求权利救济、提出意见建议,代理政府实现沟通宣传、民主治理、内部权力监督、化解社会矛盾、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辅助政府决策";四向激励"是"双边代理"的延伸,包括对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正、负向激励和对公民运用公民权利的正、负向激励。这种功能定位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及其承担方式将随社会政治生态的不断变迁而持续调整。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报告指出,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科学的党内领导体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键因素.按照"三执政"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党内领导体制,首先必须理顺党内权力关系,建立健全党内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以此保证党内权力的健康有序运行.在此基础上,要把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与完善充分体现党内民主的工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完善民主机制.使党员在党的事业中的主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4,(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强调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通过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制度保障,让权力接受人民群众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是防止权力异化的关键。一、权力运行的特点强烈要求来自于人民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若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势必会走向滥用和腐化。这是由权力运行的以下特  相似文献   

16.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既相互区别 ,又紧密联系 ,其区别表现在 :内容、法律要求、行使主体及相互关系、强制性、行为属性及指向对象、行使目的 ,主体享有权利或权力的完整性等方面的不同 ,其相互联系表现在它们之间互为因果、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等四方面 ,它们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决定、任免和监督四大职权,彼此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体系的有机整体且共处于国家权力运行的统一过程,在这个系统及其运行过程中,决定权始终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深化对决定权的认识,准确把握决定权与其他职权的关系,从而全面地行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  相似文献   

18.
如何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是一个简单的理念和口号,而是一个需要全方位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并为权力编织制度之"笼"的实践问题。同时,对权力限制得过死,现实中又出现了权力行使者不作为的情形。因此一方面要严格限制权力,另一方面还要让权力充分发挥为公众服务的功能,为其留出发挥正能量的空间。这就需要从制定合适的制度、激活已有的制度、树立制度绝对权威和加强监督权力执行等方面作深入研究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由四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组成,即人民主权、司法民主、司法公正、权力监督。权力监督是其内核。人民监督员制度是现行检察制度基本框架之内的一项制度创新,进一步健全了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0.
周绍喜 《政策》2013,(11):57-5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推进权力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