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阿碧 《检察风云》2008,(20):28-30
2008年9月初曝光的三鹿毒奶粉事件,让人们的"食品之天"再次变得乌云密布。截至9月17日,因服用含有三聚氰胺"三鹿"奶粉的肾结石患儿已达6244名,其中有3名婴儿已经死亡。被检测的三鹿奶粉中,其中三聚氰胺含量最高的居然达到2563毫克/千克,简直太吓人了!为此,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奶制品的专项检查,阶段性检查结果显示,除了三鹿之外,赫赫有名的蒙牛、伊利、光明等品牌的奶粉或液态奶都榜上有名。只不过他们以往都上的是光荣榜,这次上的却是耻辱榜。  相似文献   

2.
启程 《检察风云》2008,(20):61-61
新闻事件据新华社报道,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截止到9月21日,各地报告因食用奶粉住院治疗的婴幼儿达1.2万余人。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婴幼儿配方奶粉检验结果,蒙牛、伊利、圣元、雅士利等乳业企业的奶粉检出三聚氰胺。蒙牛、伊利等乳业企业的液态奶也被检出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3.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08,(20):21-21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舍量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包括三鹿、蒙牛、伊利、雅士利等在内的22个品牌奶粉生产企业的产品检出三聚氰胺.另据媒体报道,截至9月17日.由于食用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244例.3例死亡。  相似文献   

4.
此次“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爆发,让很多媒体再次“旧事重提”:4年前,劣质奶粉事件在安徽阜阳爆发。一批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的婴儿,让国人对食品安全空前关注。那些触目惊心的“大头娃娃”,如今是否恢复健康?在奶粉事件中被“问责”的官员们,而今处在怎样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今天惊闻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相似文献   

6.
卢劲杉  曹参 《检察风云》2008,(20):12-14
9月11日,新华社报道称,甘肃、江苏、陕西等地出现数十名婴儿患肾结石的病例,各地质疑此病症与食用三鹿奶粉有关。一石激起千层浪。9月16日,国家质检部门公布的对全国109家婴幼儿奶粉企业491个批次产品抽查的结果显示,有22家企业的69批次产品被检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在随后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的专项检测中,抽查检验了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的蒙牛、伊利、光明、三元、雀巢等知名品牌企业,检验结果显示,蒙牛、伊利、光明三大牛奶生产厂家的部分批次产品中不同程度含有三聚氰胺。这一结果着实令人震惊!痛定思痛,  相似文献   

7.
丰贤胜 《江淮法治》2008,(20):21-21
近日,“毒奶粉”事件重新上演。在国内22家企业生产的。69批次婴幼儿奶粉产品中.都被“添加”了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这其中.以“三鹿”产品最为严重.含高达2563毫克/公斤,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伊利、蒙牛、雅士利等知名企业亦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据媒体报道:2009年3月25日,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法院正式对一名三鹿奶粉受害患儿家长的民事索赔诉讼给予立案。这是自2008年9月11日,三鹿等22家奶粉企业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爆出以来,全国法院正式受理的第一起民间索赔诉讼。这也表明,之前关闭的民间索赔的诉讼大门,将向受害家庭打开一  相似文献   

9.
疏华茂 《江淮法治》2009,(12):50-51
2008年3月,“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经新闻媒体曝光后,举国为之震惊。国家质检总局随即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企业69个批次的产品检出了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这些产品中,不乏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国家免检产品。  相似文献   

10.
说法     
《政府法制》2014,(27):95-95
都怪你让我喝三鹿。——媒体称全国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而住院的婴幼儿1万余人,官方确认4例患儿死亡。6年过去,三鹿董事长田文华南无期被减为18年有期徒刑。而其中一患者周洁成长至今还在埋怨母亲:“都是你搞的,让我疼,让我做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三鹿奶粉案显然已经突破了原本的婴幼儿奶粉领域,演变为对国产奶粉,乃至于国产食品安全的担忧。  相似文献   

12.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思考,为什么三鹿奶粉公司残忍到连婴幼儿也要害的地步?为什么中国牛奶行业龙头企业一个个都倒在三聚氰胺的面前?社会各界都对此事进行了深深的反思。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一事件,并尝试提出三鹿奶粉事件对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牛琳 《政府法制》2008,(24):63-63
因三鹿奶粉事件而处于风口浪尖的河北省石家庄市,11月15日再爆两起公职人员上班时间聚众赌博事件,8名涉案官员被撤销行政职务,其中包括一名副县级干部。石家庄市建设局局长、党组书记王瑞生因负有领导责任亦面临解职。  相似文献   

14.
李松 《政府法制》2008,(24):30-31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爆发后,有些出了严重质量问题的奶制品还作为驰名商标出现在各种场合。为此,不少消费者建议撤销这些产品商标的驰名商标称号。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17日,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因三鹿问题奶粉事件被刑事拘留。一位著名刑事法律专家应邀解读田文华等人的刑事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首部(略)正文:一、本案的犯罪构成及定h生脓据(略)二、被告人张明的辩解不应予以采信的理由(略)三、被告人赵文(化名)的辩解不应予以采信的理由(略)四、本案的社会危害性及量刑建议三鹿奶粉因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成分,致使无数的婴幼儿和人名群众的生命健康受到伤害。有的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7.
透析"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司法》颁布后,社会责任一词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了一种现实责任的担当。然而毒奶粉事件的出现却给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敲响了承担社会责任的警钟。本文结合三鹿奶粉事件立足企业社会责任基本理论,探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缘由及其对企业自身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震惊天下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引爆了中国乳业危机.然而在经历了波及全行业的整肃风暴后,问题奶粉依然屡屡卷土重来,2013年香港颁布的“限奶令”,更是触痛了国产奶的软肋. 为了拯救乳业危机,监管层可谓殚精竭虑.而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则为在法律层面构建长效监督机制提供了契机.修法草案为此在中国法律中首次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单独做出了一系列特别规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确规定:“不得以委托、帖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相似文献   

19.
游伟 《检察风云》2010,(5):62-63
食品安全,人命关天。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一度被公众寄予厚望,被认为将在信息公开和安全监督方面为系统有序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保障。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毒奶粉又死灰复燃,我们该怎样看待这一事件呢?  相似文献   

20.
刘海明 《检察风云》2010,(17):62-63
三鹿奶粉的阴影还未褪尽.圣元奶粉又成为国人恐惧的对象。8月5日,圣元优博幼儿奶粉被爆出可能导致女婴性发育早熟的消息。连日来,舆论在不断质疑圣元优博奶粉的质量问题。四面楚歌之下。圣元方面展开了一场特殊的“保卫战”.先是否认产品存在缺陷。继而声称系进口奶源存在问题。此外。还在一些地方举行咨询活动.以证明奶粉质量的安全可靠。被爆“白大褂”们系圣元员工扮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