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翔 《人权》2002,(5):9-11
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底有没有人权思想?如果有,具体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人们普遍关心和争论的话题。日前,本刊记者就此走访了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黄枬森。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他不仅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权外交”的攻势,严正阐明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同时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实现人权这一科学的正确的道路。一、针对西方国家“人权无国界…  相似文献   

3.
一冷战结束后,西方着重利用人权问题在国际上大做文章。在联合国多次提出“反华提案”,均遭失败。西方政界人士配合其战略需要,还提出“人道主义干涉”、“人权高于主权”等论调。人权成为西方外交一张重要的牌。同时,通过中外各种交流,西方人权思想在我国广为流传。西方人权外交需要人权理论作为宣传手段。不过,应当指出,西方人权思想与西方人权外交虽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应予区别。西方人权外交是政治化的政府行为,常常歪曲、甚至颠倒人权原来的含意。西方人权思想不是某个国家政府一时一地的主张,也不限于西方某些学者或某个…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  相似文献   

5.
吴珏 《湖湘论坛》2004,17(6):14-16
人权是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针对西方一些国家的“人权攻势”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学说 ,在总结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人权思想。  一、人民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一 ,人民是邓小平人权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人权是人作为特定社会成员的权利。作为权利主体的人“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 在阶级社会里 ,没有什么天赋的超阶级的“自然权利” ,只能是阶级的人权。所以 ,我们在谈论人权时 ,首先应当关注它的阶级基础与主体属性问题。《共产…  相似文献   

6.
曹固强 《理论月刊》2004,(11):33-35
本文认为邓小平国权重于人权思想是对中华民族把国家民族利益摆在首位的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对近代中华民族没有主权也没有人权历史的科学总结;是人权与国权的统一;是对西方一些国家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论调的有力回击;是捍卫主权、反对霸权、维护人权的有力武器;是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里开展交流、合作与斗争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7.
赵晔 《人民论坛》2014,(1):189-191
马克思人权思想、中国古代“以民为本”思想、近现代孙中山等人的民权思想和近现代西方人权思想是毛泽东人权观的理论渊源.毛泽东人权观认为国家主权与民族独立是实现人权的基础条件,人民的政治发展是实现人权的民主保障,人民的经济发展权是实现人权的物质保障.高度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教育权,注重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人权,对我国当前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的最大“热点”之一。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人们都在关注着人权,议论着人权,追求着人权。 1985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外国朋友时多次谈到人权问题。他说: “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5页) “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同上,第331页) “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贫穷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国权经常被他们侵犯。他们那一套人权、自由、民主,是维护恃强凌弱的强国、富国的利益,维护霸权主义者、强权主义者利益的。我们从来就不听那一套,你们也是不听那一套的。”(同上,第345页) “西方国家说我们侵犯了人权,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侵犯人权。美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中国人伤亡了多少?美国支持南朝鲜进行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了多少?还不说一个多世纪以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包括美国在内)的侵略使中国人民遭受的损失有多大!所以,他们谈人权是没有资格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邓小平人权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回击西方敌对势力的“人权外交”攻势和国内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要“少数人的人权”、不要国格人权叫嚣的需要。那种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攻击社会主义不讲“全国人民的人权”的无耻污蔑必须及早粉碎。二是国内实行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需要。文化大革命那种无法无纪、无视社会主义人权的不正常局面必须及早结束。三是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强调人权,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和协调,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一、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笔者概括起来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郑琼现 《岭南学刊》2007,1(1):39-43
西方文化传统支撑了西方宪政独特的人权观,固有性、不可侵犯性、普遍性和个人性构成其独特内涵。反观中国,人权观念自古以来就严重亏空,而近代民权启蒙过程中的“托古”路径更导致人权观念在中国发生岐变:近代中国宪政理论所谈论之人权实际上是“恩赐的人权,”恩赐性替代了人权原本的固有属性,并严重阻碍中国宪政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最近在谈西部人文资源的价值、保护和利用问题时提到:他发现中国的艺术和西方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中国艺术里面有玉器,而西方没有。他说:“玉器不仅是一门艺术,也代表了一种文化观念。”费老提出的这个课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探索。这里就个人所知,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12.
宗文 《人权》2003,(3):41-42
2003年4月3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会见了美驻华大使雷德(Clark Randt)。双方就美国国务院发表的“国别人权报告”、美伊战争以及美方关心的中国宗教情况进行了交谈。 在会谈中,叶小文首先批驳了美国务院刚发表的2002年度国别人权报告。他说,这个报告对中国的人权状况,包括宗教状况提出了许多无端指责。4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一些外国驻华大使或公使接受《人权》杂志记者采访,积极评价中国人权”的文章。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  相似文献   

13.
《人权》2002,(6)
李鹏委员长致函祝贺《人权》杂志创刊发刊词努力开创人权思想理论建设的新局面 周觉权威论坛赵启正:我对中国人权的未来充满信心 本刊记者1/6追求所有人的美好目标:人权 朱穆之l/12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中国人权建设 黄华2/3“三个代表”思想与人权 朱穆之2/4搞好扶贫开发促进人权发展——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富国同志访谈录西藏的过去和今天维护司法公正依法保障人权 ——访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同志关于民主的一些思索实践全面的人权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准确适用法律依法公正裁判切实加强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 ——访最高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权思想、中国古代"以民为本"思想、近现代孙中山等人的民权思想和近现代西方人权思想是毛泽东人权观的理论渊源。毛泽东人权观认为国家主权与民族独立是实现人权的基础条件,人民的政治发展是实现人权的民主保障,人民的经济发展权是实现人权的物质保障。高度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教育权,注重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人权,对我国当前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宪政道路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走下去,不能寄望毕其功于一役。"人权"入宪给中国宪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活力。我们基本同意这样的观点:宪政和人权是基于西方的文化传统所内生的一种现象,是西方社会、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这其中没有夹杂任何有关期望将其作为解决国家危机、民族生存的工具性要求。然而,中国对于宪政和人权的思考却是西方国家坚船  相似文献   

16.
<正> 人权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范畴。人权作为一个政治斗争的口号,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特权和神权的斗争中首先提出来的。资产阶级人权思想曾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但当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占据统治地位以后,它所提倡的“人权”立刻就暴露出其固有的阶级性和虚伪性。随着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人权思想。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两大不同社会制度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仅要在外交工作中,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权外交”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而且要在思想理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批驳资产阶级人权观,揭露他们的阶级实质和反动目的。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评价我国目前的人权状况?在人权问题上我们与西方国家有哪些根本分歧?如何在发展中改善我国的人权状况?日前,本刊记者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国家主权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关于国家主权问题的争论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新思潮的一种突出现象。特别是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口“人权高于主权” ,抛出“新干涉主义” ,中国理论界与西方学者产生了重大的分歧。在引介西方传统主权理论及其当代表现的同时 ,国内许多学者就国家主权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并取得了许多建设性的成果。现综述如下 :  一、关于国家主权的内涵(一 )基本内涵说。绝大多数学者认为 ,国家主权是民族国家最重要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国家主权具有对内和对外双重属性。在对内方面 ,国家主权表现为国家拥有对本国疆域…  相似文献   

19.
肖楠  江新国 《前沿》2013,(19):176-179
五四时期著名学者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及东西方文化关系的三种文化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代表了复古主义、资本主义和理想主义倾向.与今天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儒化…“西化…“僵化”思潮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在各种文化思潮相互交流交锋交融的全球化背景下,批判地研究借鉴五四时期著名学者的文化观点,对于今天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邹晓巧 《人权》2004,(5):56-56
人权是眼下国际政治舞台炙手可热的话题。但人权不应仅仅被视为纯粹的政治理论,它更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问题。人权是一种看得见的平等,一种看得见的文明。 作为政治话语,“人权”的提出源自欧洲,但“人权”并不是西方文化的专利。作为人类普遍的道德诉求,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尊崇这样一些人权的基本理念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