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政府规制改革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采取两条途径:一条是激进式的,而另一条是渐进式的。中国政府的规制改革采取了渐进方式。第一,通过经济学分析,合理确定规制对象和规制方式;第二,政企分开,破除政企同盟,提高企业效率;第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第四,扶植行业协会并向其分权,由行业监管逐步走向行业自治。实践证明,采取渐进式的规制改革有利于中国政局的稳定,使中国取得更好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制度性和技术性缺陷,因此各国纷纷对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进行改革。现行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主要存在三种改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以德国为代表的系统式改革和以南非为代表的范例式改革。由于渐进式改革及范例式改革分别过于保守和激进,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不大,因此本文着重对投资法庭机制的优劣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少年拘留制度建立的一百余年来,实际运行偏离了设计的目标。拘留被滥用、使拘留中心严重超员,从而对拘留者的权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改革就是通过设定客观标准、发展替代项目来实现降低少年拘留率并改善监禁条件。作为权利回归之路的改革的阻力也不小,涉及因素比较复杂,因而短期前景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改革:渐进还是激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联合国改革的方式问题,即联合国改革应采取渐进的方式还是激进的方式。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各有其优缺点和不同的适应条件,抽象谈论孰优孰劣,毫无意义。必须将联合国改革置于联合国的历史与现实之中加以考察,并对过去联合国改革的成效作出客观评估。从联合国成立至今,联合国改革都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内部改革动力不够和外在压力不足。从实际效果来看,联合国渐进式改革虽有缺陷,不够完美,但基本上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既然联合国渐进式改革有其内在逻辑并且基本有效,转而采取风险较大的激进式改革就既不现实也无必要。联合国未来的改革仍将在渐进的轨道上前行。  相似文献   

5.
政治渐进主义--邓小平政治改革理论与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原有的集权政治体制在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失去了合法性基础.邓小平从经济与政治互动的角度分阶段构建出政治改革理论,分别以民主、效率和稳定为取向.改革后中国出现以渐进式政治转型为标志的政治发展,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化水平提高,国家法理型权威确立,务实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主导,政治动员程度缩小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有很大的合法性空间,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全球民主治理与联合国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国改革是各方都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世界国家论者、新帝国主义论者和全球治理论者分别为联合国改革规划了不同的前景。全球治理论者的观点与中国推动政治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目标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全球治理的民主化对联合国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原则 ,影响着联合国改革的走向。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 ,中国较少提出自己的方案 ,但对各种方案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立场。  相似文献   

7.
谭保罗 《南风窗》2014,(25):62-64
<正>沪港通的价值并不局限在让A股得以对接资本市场的"国际标准"。一直以来,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艰难的板块。而改革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改革者能够在合适的时候,通过和国际的接轨来实现对内部改革的倒逼。纵观中国30多年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两种颇有智慧的经验:一是基层和局部的试点,然后全面推广,二是以外部力量倒逼内部的改革。实际上,这两种经验的共同点都是试图寻找到克服阻力的杠杆,把阻力降到最小。改革的阻力之大,尤其以金融改革最为典型,其中,直接融资领域即资本  相似文献   

8.
包刚升 《南风窗》2012,(7):28-30
任何改革都会有阻力,而改革者的智慧体现在能否以恰当的方式启动改革,并逐步把改革导入一个不可逆转的政治经济过程。2012年3月,中国北京,"改革"再次成为"两会"关键词。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近70次出现"改革"两字。在最后一次全国"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也誓言:"为了中国的改茧开放事业,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奋斗一天。"全国"两会"期间,从政府到民间对改革的关注,恰恰说明改革出现了制度供给的不足。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领域从制度、结构到绩效都发生了重大的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改革模式,分为渐进性的改革方式、自主性的改革,并有强政府的政治保障.所谓渐进性的改革方式,就是以现有的条件为基础,并以现实的问题为导向,在现实的可能中不断试错探索的循序渐进式改革.所谓自主性的改革,就是改革的主动权掌握在改革的领导者--中国政府手中,政府能够顶住内部和外部一些不合理或不合时宜的压力,根据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情况与需要,自主地选择改革的方向、内容、步骤、方式、力度和时机等.所谓"强政府",就是在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有效维持社会秩序,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促进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有较高治理能力的政府.这些特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谭保罗 《南风窗》2014,(12):55-57
<正>回顾万科的改革之路,其分散的股权结构可以说是创业家的企图心和时代环境妥协的产物。而如今,股权问题再次成为了万科要面对的问题。1984年成立的万科,到今年已经30岁。在中国,拥有这个"岁数"的企业并不多,而万科不但活到了现在,还成为了"全球最大地产商"。在企业治理上,万科有其独到之处。但一家房地产企业成为这个国家  相似文献   

11.
"第三条道路"与欧洲社会党革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第三条道路",实际上是一条调整改革之路,也是欧洲社会党革新图强之路.欧洲社会党按"第三条道路"的思维方式调整党的理论和政策,加强党的建设和改造,推动社会党"现代化"变革,同时加强国内、国际各方协调和合作."第三条道路"式的革新使欧洲社会党和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12.
玛戈特·许勒来自德国全球和区域问题研究所所属的亚洲研究所。她的文章《外资银行对中国的威胁(》见http://www.duei.de网站,并见该研究所的杂志《现实中国》[Chinaaktuell]2006年第1期)叙述了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之路和现状,提出了中国的银行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诸如不良贷款等问题,谈到了外资银行如何把握中国银行改革的时机,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实现市场的快速增长。文章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邢少文 《南风窗》2008,(19):43-45
中国公用事业改革,往往处于先摸索再规范的过程,法律的监管条文不统一,不细化,缺乏独立于条块利益的综合监管机构,使得改革的深化缺乏继续推动的足够动力,使得改革中的利益集团地位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14.
谭建生 《当代世界》2010,(2):60-61,64
在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深切地体会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掣肘。中国必须高度关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即使现在没有实力完全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与进程,但必须努力促使其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与改革的实践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做出了两次独特的、具有全球性意义的重要贡献:一是毛泽东的第三世界革命理论,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通过动员贫困和受压迫的农民进行革命的战略;二是邓小平开创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道路。后者因对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广受赞誉,但其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更为广泛的历史意义并未得到充分认识。中国的改革代表了苏联以及1950年代的中国所"没有采取的"一条道路。人们可以设想,如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能够更早地得到贯彻,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发生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台湾的农业改革与农业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的农业改革与农业政策陈恩*台湾在过去40多年来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从台湾农业实际出发,适应不同时期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推行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适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经济政策。一、实行渐进式和平土改土地改...  相似文献   

17.
聚焦的力量     
《南风窗》2014,(9):60-62
<正>边书平的过冬攻略是:选择正确的品牌定位,聚焦、聚焦、聚焦,走一条窄而深的路。在这条窄路上,创新、创新、创新,渐进式持续改进。做好产品做好服务保有现金,打造细分行业的强势品牌。边书平,一位来自美丽冰城哈尔滨的企业家。他创办的森鹰,不是世人皆知的大公司,但却专注了木窗16年,成为中国木窗行业的领导品牌。那么,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他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感悟呢?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社会建设,而公民社会则是自下而上的社会建设。当前各级党政部门大力推进的社会管理创新与各个层面的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所形成的公民社会在实践中演绎出两条平行的社会建设路径。通过创新法制和塑造公民、改革体制和发育社会、改革党治和以民为本、创新政治和服务社会等路径,能够实现这两条社会建设路径的有效对接,从而在社会管理创新的改革潮流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9.
马英九再次担任国民党主席后,任命金溥聪为国民党秘书长,在党内推行全方位改革,试图通过改革促进国民党转型,打造一个“清廉、勤政、爱民”的新型国民党。然而,改革之路在盘根错节的利益交锋中举步维艰。两场选举——  相似文献   

20.
从改革实践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渐进式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政府逐步放松经济管制的过程.当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要解决管制供求的总量矛盾,还要解决管制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