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溴吩,系二苯硫醚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硫双二氯酚相似,但毒性较低。小白鼠LD50硫溴吩为960毫克/公斤,硫双二氯酚为760毫克/公斤,误差近21%。本试验通过35例耕牛(黄牛)的临床观察、剖杀检查疗效以及与硫双二氯酚进行毒性对比结果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应用国产硫双二氯酚、六氯酚、硝氯酚、血防乳干粉、新血防片、呋喃丙胺、槟榔粉等七种药物,分22组剂量对235头自然感染的姜片虫阳性猪进行 疗效对比试验和19头的投药后剖检观察,以及在福州,莆田,建瓯等地9个养猪场四百多头猪的现场推广应用硫双二氯酚结果证明,七种药物以硫双二氯酚效果最好。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剂量作为驱姜片虫的治疗量是一种具有高度疗效的安全药物。一般临床上无反应。当治疗量倍增时仅出现拉稀、减食现象,持续1~2天即恢复正常。该药无异味,将药拌入饲料内能自然采食。适于养猪场猪群集体喂药的一种驱姜片虫药物,可以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硝氯酚的初步试验观察,摸索到该药对猪姜片虫有一定效果,但每公斤体重10毫克组对猪毒性大,能引起神经性中毒症状,今后有必要进行降低剂量,摸索最低的安全有效剂量,为探讨新药源作深入研究。 六氯酚对猪毒性大,无使用价值。血防乳干粉,新血防片用药剂量大,疗效不高,对猪姜片虫似无特异的驱虫作用。呋喃丙胺药源缺,疗效不显著,不宜推广。槟榔粉的驱虫效果,是否与药物剂型加工炮制有关应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除莫尼茨绦虫危害严重外,还有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也严重危害幼畜的发育和健康,而对这二种绦虫、目前的许多药物如硫酸铜、硫双二氯酚等无驱除效果。氯硝柳胺对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有效,但剂量高达每公斤体重100毫克。我们采用内蒙古兽医药品监察研究所批量生产的氯硝柳胺哌嗪对绵羊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进行了驱除试验,按每公斤体重60毫克的剂量口服投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硝硫氰胺是目前国内治疗耕牛血吸虫病广泛应用的药物。近年以来,全国不少单位曾在该药的剂型、投药途径、方法等方面作过大量研究。通过协作,提出以每公斤体重60毫克的剂量一次口服,疗效达90%以上,并在生产中运用。但此法用药量大,治疗费用高,一头病牛以400公斤计,需药费15.6元使推广受到影响。用微晶粉水悬剂静注治疗,用药量只要口服剂量的1/40,亦可达到相同疗效,但临床上有突然倒牛和死牛的严重反应。因此寻求新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实为必要。从1980年以来,我们研究了将药物直接注入第三胃的给药途径。通过安全试验、自然病例预试、人工复制病例试验、扩大试验、以及病理生理生化等研究,获得  相似文献   

5.
1985年4~12月用杭州兽药分厂生产的丙硫苯咪唑粉剂与片剂治疗囊虫猪38头。 治法 注射剂:无菌条件下,将西硫苯咪唑1份与液体石蜡5份放乳钵中研磨均匀,于臀部深层肌肉作多点注射。每公斤体重65毫克,一次用药。片剂:每天早空腹喂给,连服3天,每公斤体重40毫克。  相似文献   

6.
我们将四咪唑药物用于驱除狮、虎、豹、熊猫、猞猁及禽鸟等动物的肠虫,效果良好。其有效而安全的剂量范围:东北虎和非洲狮每公斤体重为6~8.7毫克,金钱豹、云豹和猞俐每公斤体重为8~10毫克,小熊猫每公斤体重为6~7毫克,禽鸟类每公斤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几种驱虫药物对绵羊胃肠道线虫的效力试验获悉,酒石酸甲噻嘧啶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盐基),配成1%水溶液,胃管投服,对绵羊多种胃肠道线虫,诸如夏伯特线虫、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试制的“拜耳9015”,于1971~1972年先后对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44只绵羊和164头黄牛进行了疗效(扩大)试验与毒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国产“拜耳9015”对绵羊4毫克/公斤,一次经口投服,对成虫的驱虫效果可高达100%,而在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毒性试验时投给12毫克/公斤,即3倍的治疗剂量,亦无明显的临床反应(1)。对黄牛3毫克/公斤,一次经口投服,对成虫的驱虫效果为97.02~98.74%,  相似文献   

9.
范必勤等于1979年2月首次报告了吡喹酮聚乙二醇注射剂治疗人工感染黄牛日本血吸虫病的良好疗效,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的减虫率为93.04%,杀灭雌虫的效果更好,可高达99.24%(载《江苏医药》血吸虫病防治专号,89~90页,1979年)。接着,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血防组于同年6月又报告了口服疗法的良好效果,按每公斤体重80、60和40毫克一次口服,减虫率和减雌率均在99%以上(该所专题资料)。但是,上述两试验均未获得治疗黄牛血吸虫病的最低有效剂量。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口服吡喹酮治疗黄牛血吸  相似文献   

10.
吡喹酮治疗山羊日本血吸虫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多以锑剂药物建立治疗人、畜血吸虫病的疗法,但因其毒性大、欠安全,难于在现场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内有关单位合成了硝硫氰氨和吡喹酮,试验结果证明这两种药物疗效高而毒性低。可望取代锑剂而成为治疗人、畜血吸虫病的主要药物。通过人工感染治疗试验,我们已建立了硝硫氰胺治疗水牛和山羊血吸虫病的疗法,按每公斤体重60毫克一次口服进行治疗,对两者的减虫率分别为99.6%和99.0%,临床上均未出现毒性反应。接着,  相似文献   

11.
作者给7头成年水牛静脉内注射静松灵,作了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酸碱气体的测定。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牛:成年公水牛3例、母水牛4例,均临床健康,体重300~450公斤。 2.药物:2%静松灵注射液,丹东兽药厂生产。批号840911,按每公斤体重0.30、0.40、0.60毫克剂量,一次静脉注射。 3.测定项目及方法:血糖:用邻甲苯胺法;血清钾:用四苯硼钠比浊法;血清钠:用焦锑酸钾比浊法;血清氯:用硝酸银滴定法;红细胞压积:用微量血细胞比容法。血液酸碱气  相似文献   

12.
我们使用痢特灵防治猪弓形体病,共试验了5群,计5~7月龄猪731头,3~4月龄猪46头,用量是每公斤体重10毫克,连服7天,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制止了发病。这5个群中有4个群是在用磺胺类药物无效的情  相似文献   

13.
应用黄色素、血虫净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我国少数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严重,对养猪业危害较大。为寻求治疗有效药物,笔者进行了试验研宪,经临床观察,黄色素、血虫净疗效显著。 (一)病猪选择 选以高热、贫血为特征并经血检红细胞内含虫体的病猪作为试验动物。 (二)给药方法及剂量 甲组7头,药品系兰州生产的血虫净粉剂,每公斤体重按10毫克计算,分点肌肉注射,连用3次。乙组8头,药品系上海生产的黄色素针剂,每头每次60毫升耳静脉缓慢注射,连用3次,并设对照组。 (三)试治结果 甲组注射血虫净后24小时、48小时分别血检,转阴为2头、4头,另1头用药后96小时虫体消失。乙组注射黄色素后24小时、48小时分别血检,转阴3例、5例。对照组用青霉素、链霉素每日一次,连用5日,血检虫体不转阴。甲、乙组并根据反应配合对症疗法。  相似文献   

14.
1983年6月在克山县郊区和城内养牛户对7头不孕干奶牛进行激素和中药诱发泌乳试验,效果明显,已100%泌乳,多数已受孕。进而在巴彦等县32头不孕病牛试用,也已泌乳。 使用药物 第1~10天每日各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09毫克/公斤体重和助孕素0.1毫克/公斤体重。第11、13、15天各肌肉注射缩宫素50单位和中药一服(中药:王不留行、穿山甲各一两,双花、连壳、公英、地丁各二两,红糖一斤,鸡蛋10个,混合一次口服)。第17、19、21天各每日注射利血平0.009毫克/公斤体重。 按摩和热敷乳房 从第3天起每日早晚用50℃温水按摩、热敷乳房10分钟左右,至正常产乳为止。  相似文献   

15.
硝氯酚具有毒性小、用量少、费用低、疗效高的特点,不仅对肝片吸虫成虫有效,而且增加剂量时对其童虫也有较好的活性,是目前防治牛羊肝片吸虫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羊用4毫克/公斤剂量的驱虫率为100%,安全范围在12毫克/公斤以内;牛用3毫克/公斤剂量的驱虫率也在95%以上。7毫克/公斤剂量可达100%,安全范围在14毫克/公斤以内  相似文献   

16.
笔者用中西兽医结合方法治疗耕牛臂神经丛损伤,取得满意效果。 具体治法 选定患部的抢风穴、膊尖穴、膊栏穴、肩井穴消毒后,取25%葡萄糖40ml加VB_1 1g等份注入4穴中,每日1次。0.25%普鲁卡因以每公斤体重1ml量1次静注,隔日1次。跌打丸每日2次,每次10粒用50~100ml白酒为引。一般  相似文献   

17.
1988年6月,奈曼旗八仙茼粮库猪场用丙硫咪唑对全场猪进行驱虫,因用药剂量过大,造成31头服药猪全部中毒,死亡12头。 (一)发病情况 该猪场共有猪31头,其中体重50kg的2头,25kg的13头,15kg的6头,10kg的5头,5kg的5头,用山东淄博兽药厂生产的丙硫咪唑(片剂,50mg/片),每头猪按30片(1500mg)剂量拌入饲料,任其自由采食。服药第3天,全部猪相继发病。经用人工盐、辅酶A、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阿托品、樟脑磺酸钠,并输健康猪全血,共治愈19头。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用已烯雌酚治疗母猪不发情和发情迟,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它是治疗母猪不发情的有效药物,作用迅速。通常经注射2~3次,约有90%以上病例痊愈。注射4~5次,基本上可以达到发情的目的。一般疗程为1~2天。有效剂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0.4毫克。最好每天注射二次,治愈率可达90~100%。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以饲养牦牛为主 ,现饲养牦牛近 2万头。据调查 ,本场牦牛的皮蝇蛆感染率达95 .4 0 %~ 99.1 4 % ,属高发区。长期以来 ,本场在试验的基础上先后采用敌百虫溶液、蝇毒磷、倍硫磷注射剂进行洗浴或注射防治 ,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以前 ,国内主要推广使用倍硫磷注射剂 ,按体重6.2 5mg/kg剂量臀部肌肉注射 ,防治效果满意。但倍硫磷因毒性较大等原因已停用 ,加之牦牛饲管粗放 ,性情野莽 ,不易抓缚 ,口服给药比较困难。伊维菌素浇泼剂是一种广谱、高效的驱虫、杀虫药物 ,用于驱杀牛皮蝇蛆效果好 ,安全范围大 ,给药方法简便。笔…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用氯氯苯胍进行防治家兔球虫病的试验,结果如下: (一)通过对49只实验兔的治疗观察,认为每公斤饲料混入氯苯胍330毫克,日加饲料二次,让兔自由采食,对已患球虫病兔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从治疗8~14天的结果来看,球虫卵囊转阴率均为100%。因此,使用氯苯胍治疗家兔球虫病可以7天为一疗程。 (二)对治疗转阴的球虫兔群,按每公斤饲料混入氯苯胍160毫克进行预防试验(饲喂方法同上),投药后10天检查,均找不到球虫卵囊。以后将剂量减为130毫克,连喂3个月,亦未发现球虫卵囊。故将预防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