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邓小平民主法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治理论,深刻认识邓小平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贡献,对于指导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把民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再强调加强民主制度化建设,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型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是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把法治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强调严格执法,保证法律的极大权威。  相似文献   

3.
论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政治学说的丰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的政治学说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贯彻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政治学说.厘清其主要内容,对指导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的十五大政治报告,高举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江总书记在报告中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辟论述,体现了邓小平民主和法制的基本思想。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者,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现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内容精华所在.本文作者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现的缘由、基础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灵魂。新的历史条件下,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了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本问题,发展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废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终身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全新构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运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杰出典范。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第一次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一个较全面的、成功的专政典范,在实践中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突破了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运用国家机器建设社会主义新模式;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贡献了新的伟大理论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全新的时代内涵。建党9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出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领袖、权威、核心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领会这些思想,对于党的建设,对于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法制理论的重大发展。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特点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中国建设成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 ,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邓小平理论的生命力集中体现在其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特色性和科学性。学习领会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 ,是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进程来看,现代中国人追求文明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形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实现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国情,抓好制度建设这一关键。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除了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之外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够正确对待和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没有把邓小平理论神圣化、教条化、简单化、庸俗化 ,而是像邓小平对待毛泽东思想那样对待邓小平理论 ,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并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建构起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均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实践呼唤青年政治理论教育方式的创新。改革开放的新环境塑造了当代青年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接受特点。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根据当代青年的接受特点,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方式上不断创新,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是致富的本源。“富而思进”要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不浮、富而不惰。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需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内涵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干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成果,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强大理论武器。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干部的地位与作用、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民族性和政策性的特点,使整个的特色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彼此渗透。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具有其历史必然性,是以当代中国和世界一系列客观历史条件为基础和依据的。具体讲:对世界历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依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科学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依据;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正确借鉴,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性概括,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发展和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和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