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里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通过不同方式组织多种革命活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爱国运动。他领导建立地方军队与革命群众武装,极大地配合了全国抗战大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崔艳波  马莉亚 《世纪桥》2024,(2):115-120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他有生之年,为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和革命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他指导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地区的传播,指导创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使黑龙江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新阶段。之后,他积极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黑龙江地区的实施,促成了东北地区党的统一领导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袁晓磊 《世纪桥》2020,(3):42-45
澎湃是我党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他在早期形成的农运思想,为他在后来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和建立海陆丰抗日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在实践中领导海陆丰地区进行农民运动,创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为我党后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和其他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同志是我们党内最早注意军事工作的一位重要领导人。他抓军事工作很有成绩;一方面非常注意在军队中扩大革命运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明确提出我们党要重视农民武装和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以他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积极组织和领导北方的革命运动,多方与冯玉祥国民军合作,开展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中国革命杰出的军事家,他戎马倥偬、运筹帷幄,对革命军队的建军思想、政治工作及军事指挥,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关于人民军队的建军思想周恩来认为:没有坚强的人民军队,便不能夺取革命政权.他自1927年11月主持中央军委以来,全面领导了各地革命武装的工作;1931年进人中央苏区直至全国解放这段相当长的时期,他直接领导人民军队的建设.(一)革命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与周恩来的精心培育分不开.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他就强调必须加强各地游击队和红军中党的领导,积极推广红四军各级建立党组织的经验.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他给毛泽东拍电报,建议中央派得力干部去晋东南等地,加强军队中党的领导.1939年3月,他还亲自去皖南,在传达向敌后发展的战略方针时,强凋“巩固党在新四军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黄道同志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著名领导人。他直接参与并领导了赣东北地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红军的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黄道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武装斗争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1927年 8月 1日,继周恩来等领导了南昌起义之后,毛泽东于 9月 9日领导了秋收起义;张太雷等于 12月 21日发动了广州起义。黄道就是在这期间回到家乡横峰姚家垅,和吴先民、雷夏等一起在楼底村、青山等地进行革命活动的。当年 8月,方志敏从吉安…  相似文献   

7.
谢子长对创建陕甘边根据地有着独特贡献。他早年投笔从戎,是陕甘革命根据地最早的党员;他积极开展农民运动,被广大农民称为“谢青天”,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他领导的清涧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三次武装起义,进入了创建西北工农红军的新时期;他先后在陕北、宁夏、甘肃等地秘密打入国民党部队,做策反工作,为建立、扩大红军,开展游击战争进行积极探索。为了巩固革命根据地,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恽代英不仅是中共党内最早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的杰出领导人之一,而且是人民军队及其政治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积极动员军事讨蒋,提出了组织志愿兵计划,并亲率中央独立师参与了讨伐夏斗寅的战斗,暂时解除了武汉国民政府的后顾之忧。大革命失败后,他又参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辟中国特色革命的道路,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积累了经验,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学习导报》2011,(20):1-1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     
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参加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参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工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付出了心血。  相似文献   

11.
董建国 《党史天地》2007,(12):20-26
1927年11月13日,湖北省黄安麻城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国的伟大革命——黄麻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生的农民武装起义。也是党领导的一次建立了政权和军队的伟大起义。董必武在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中具有积极的领导作用,正如他后来回忆那段峥嵘岁月时说的:“我有点火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参加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参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工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付出了心血。  相似文献   

13.
任弼时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他在参与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准确地、出色地把握住革命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革命的领导党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革命胜利的关键是争取中间势力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党的建设、军事工作、经济工作、农民工作、统战工作、青年团工作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的思想是丰富而有创见的.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谭震林,1902年4月出生于湖南攸县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他在茶陵县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的工农兵政府主席和县委书记,1928年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他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为创建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32年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他积极组建部队,为主力红军输送了大批武装力量。1933年,王明路线错误地进行所谓反"罗明路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三大名山.这是由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以巨大的流血牺牲,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为建立新中国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所决定的.在大别山革命历史进程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与此联系在一起,他就是一代伟人——周恩来.他在大别山革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对大别山革命历史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重一  胡伟 《世纪桥》2010,(1):15-17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中共六大以后,他先后两次到东北地区指导和主持中共满洲省委工作。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满洲省委的各级组织快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推动了东北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他在哈尔滨被捕后,不仅保持了革命者的气节,而且积极领导狱中斗争,给满洲省委的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德育工作,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德育观,深刻地阐述了德育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德育思想体系,为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德育工作,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德育观,深刻地阐述了德育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德育思想体系,为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林伯渠既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功臣,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邓小平曾代表中共中央评价他说:"他的一生,是职业革命家战斗的一生。他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他都是彻底的革命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毅赞誉他"革命一生无愧怍,路线正确是英雄"。林伯渠走向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20.
重庆青年运动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近现代以来,重庆青年心系民族命运,在黑暗中苦苦摸索。五四运动后,共产主义思潮在巴山蜀水蓬勃兴起,革命先驱开始在重庆实践共产主义,为重庆青年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重庆地方团组织建立后,领导重庆团员和进步青年,紧跟党的伟大旗帜,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迎来了重庆的解放。解放后,重庆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发扬革命传统,艰苦奋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重庆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