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论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在性质上属于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因此在确定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的适用范围时必须遵循《伯尔尼公约》等国际公约有关著作权限制的规定。《伯尔尼公约》等国际公约通常允许对复制权、广播权予以适当限制,因此一些国家的著作权法所规定的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作品的复制权或广播权。我国在确定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的适用范围时应当遵循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确定。这一适用范围应当包括复制权、广播权、追续权以及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录音制作者获得报酬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参加著作权(即版权)公约之后,应当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过去的根本不主张保护版权(至少不主张保护外国人的版权),走向无原则地主张不加区分的对一切外国作品都给予版权承认。因为,这种走极端的理论同样不利于改革开放,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从未参加版权公约的国家的状况谈起,弄清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我国人大常委会已于1992年7月1日批准我国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与《世界版权公约》。这两个公约在1992年10月之后均将在我国生效,届时对大多数外国作品均不能再“自由使用”(包括翻译、改编等)。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相似文献   

4.
从伯尔尼公约看中国著作权法之修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韦之 《中外法学》1997,(5):91-96
<正> 建立著作权法律制度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总政策的一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起草《著作权法》的同时,就着手研究解决涉外著作权关系正常化的问题。故立法者一直十分重视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其结果是使得《著作权法》同《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或《公约》)的原则和主要条款保持了一致。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认可。 尽管如此,我国1990年《著作权法》在一些具体的规定上与《伯尔尼公约》仍然存在出入。研究这些差距是我们在考虑修订、完善《著作权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仅对少数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两个互联网条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仁干 《知识产权》2003,13(4):22-25
1996年12月2 日~20 日,关于著作权与邻接权若干问题的外交会议,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日内瓦召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57个成员国中的近130个国家的代表和近90个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观察员约70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是自1971年7月在巴黎同时修订《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以来,国际著作权界的盛会。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磋商六年的基础上,专家委员会主席芬兰教育部政府特别顾问利埃列斯先生向外交会议提交了三份条约草案,即《关于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若干…  相似文献   

6.
论影视作品的著作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三强 《中外法学》2006,(2):186-199
<正>一、影视作品之法律意义二十世纪初叶,当《伯尔尼公约》在柏林修订之际,适值电影甫经问世,该公约第14条即明确宣布,为电影作品提供著作权保护。此后,美国著作权法亦于1912年Townsend修正案中,首次肯定电影作品为独立的著作权对象。日本在其1912年的著作权法修正案中,也将电影作品列为著作权的标的。在中国,国民政府1944年首次将电影作品列为著作权  相似文献   

7.
关于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解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知识产权》2004,(5):62-64
一、如何理解本《解答》中的“外国人”的范围? 答:本《解答》中的外国人,是指具有他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及无国籍的自然人。 二、本《解答》中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包括哪些? 答:本《解答》所指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是涉及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侵权和权属以及不正当竞争民事纠纷案件。 三、我国对外国人的知识产权如何给予保护? 答:对外国人的知识产权,我国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了以下保护途径: (一)对外国人作品的保护 1、单方面保护。根据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 2、通过订立双边协定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保护。根据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  相似文献   

8.
建筑作品著作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2条明确地把建筑作品列为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另外在第3、4和5条中还专门规定了建筑作品保护中的特殊问题。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建筑业的发  相似文献   

9.
著作邻接权,是指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及广播电视组织因传播作品而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类似著作权的权利,它因与著作权相邻接(或相关联)而得此名。它是一种与著作权不同,但又与其关系密切,同属于知识产权范畴的权利。 随着唱片制作业的国际化,唱片发行的跨越国界以及新传播媒介的发明、应用,一种全新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使著作邻接权的保护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国内立法水平上,而要求赋于全球性的保护。目前,保护著作邻接权的公约有《罗马公约》、《唱片公约》以及《卫星公约》等。各公约规定的条款虽不多,但涉及范围甚广。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剖析《唱片公约》,并与《罗马公约》作些比较。  相似文献   

10.
“国民待遇”原则是《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严格含义是指:“凡受本公约保护的作品,其作者除了在起源国之外,可在其他成员国享有后者的法律目前授予或今后授予其国民的权利,以及本公约所特别规定的权利。”(《公约》第5条第1款)由于国际著作权保护  相似文献   

11.
《法律科学》2015,33(1)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判断是否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时,存在主观和客观双重判断标准,因而造成司法不统一的现象,这亟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统一标准.然而,《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第13条第2款第3项除了将现行著作权法关于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规定进行简单合并外,并无任何作为.虽然日本有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立法构造采取了严格主观标准,但从日本的学说和判例已经出现超越严格主观标准的种种迹象来看,并不值得我国借鉴.综合考量《伯尔尼公约》规定及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著作权法关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水准,以及著作权保护和作品利用之间的利益平衡,我国宝采客观判断标准,以客观上损害作者声誉为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要件.  相似文献   

12.
<正> 1991年6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下简称《著作权法》),不仅明确了受保护作品的种类、著作权的归属和保护期限,还专章列举了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和惩处原则。本文仅就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谈谈自己初浅的理解。一、侵权行为侵犯的对象必须是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著作权的取得:一是直接取得,即作品完成之日就自动取得了著作权,不需办理任何手续,也不管是否发表;一种是继受取得,如外国人的作品首次发表在中国,从在中国发表之日起取得著作权。这种继受取得著作权只能  相似文献   

13.
当今著作权国际保护的法源一般是由国内法、双边条约、多边公约构成的。①其中,在对外国人的著作利益保护方面,国民待遇原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制度构造、理论结构两个层面就著作权主要公约中的国民待遇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此能有一个较完整、深入的认识,并对我国有关此方面的著作权立法作出力所能及的探讨。一、国民待遇愿则在主要著作权公约中的体现及比较分析本文所论及的公约是指广义上的著作权公约,它包括狭义著作权公约和邻接权公约。由于资料所限和公约在国际社会发挥作用的重要程度不同,文中所论及的公约也仅指…  相似文献   

14.
【裁判摘要】 我国是《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参加国,根据著作权法以及国务院《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外国实用艺术作品受我国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5.
1990年9月7日我国颁布了《著作权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的保护著作权的法律,它既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又符合我国参加的《伯尔尼公约》的原则,我国已参加了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是1886年9月9日在瑞士的伯尔尼签订的,所以又简称《伯尔尼公约》。它经七次修订,现行有效的文本是1977年7月24日在法国巴黎修订的文本,简称巴黎文本。我国既然参加了,《伯尔尼公约》,我国的《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的原则是否相协调?因我国的《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都是保护著作权的专门法律与公约。现就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比较。一、国民待遇原则所谓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一个缔约国家要保护所有缔约国的作者,要象保护本国公民一样保护其他  相似文献   

16.
履行手续方能获得著作权并非是美国的独创。最早的1709年英国安娜女王法已经要求将作品的标题进行登记,并且向图书馆缴纳样书。后来英国成为伯尔尼公约的创始国,为了适应公约1908年柏林文本不履行手续的要求而取消了履行手续获得著作权的要求。而在美国,走的是一条相反的道路,长期以来,履行手续是在美国获得著作权或获得实际保护的关键问题,成为美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关于产品责任实体法方面的国际合作,目前有两个区域性的国际公约:一是《关于人身伤害和死亡方面产品责任的欧洲公约》(简称《斯特拉斯堡公约》,二是《产品责任指示草案》。前一公约是由欧洲理事会主持下拟订的,1970年开始起草,1972年与1975年先后提出两个草案交本,1977年1月27日公约及附件正式缔订并供开放签署。1978年奥地利、此利时、法国和卢森堡四国签署了该公约。根据该公约第13条第(2)款规定:公约将于欧洲理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伯尔尼公约》的产生《伯尔尼公约》的全称是《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它产生于十九世纪,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国际版权公约。十九世纪的英国、法国文学创作非常繁荣,虽然它们国内都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著作权保护制度,但它们对它们的作者的作品在国外被随意使用,却无可奈何。1858年,英国、法国等十四个国家的作家、科学家和法学家组成的代表在比利时举行了第一次国  相似文献   

19.
试析国际著作权分约中的国民待遇原则曹新明一、制定国际著作权公约之原由为什么要制定国际著作权公约?这恐怕是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之一种,具有地域性。具体来说,就是指著作权的法律效力只能及于授予作品以著作权之法律本身的空...  相似文献   

20.
魏丽丽 《行政与法》2007,(2):114-116
实用艺术作品兼具实用性、艺术性、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并且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然而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却不能对实用艺术作品提供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中的相关规定反而造成本国实用艺术作品与伯尔尼公约成员国作品“双重待遇”的尴尬局面。本文认为,我国著作权立法应当对美术作品进行狭义界定,将实用艺术作品与之并列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并对其提供著作权加专利权的双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