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地区,这就决定了新疆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有着意识形态斗争的独特性。新疆意识形态领域一直以来都与宗教民族问题息息相关,这是由自16世纪以来以伊斯兰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的分布格局所决定的。目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伴随着“三多”(即信教群众多、宗教活动场所多、教职人员多)情况,而日渐变得复杂与严峻。  相似文献   

2.
李莹 《实事求是》2008,(4):46-47
新疆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区情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新疆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新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在稳定大局下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全面发展中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制度框架内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柯伟 《兵团党校学报》2007,109(6):51-53
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准则和基本目标。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新疆是我国主要的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对于新疆具有特殊意义。要努力缩小新疆各民族的发展差距,推进新疆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培植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翻开了新疆历史的新的一页。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指引下,经过多方面的准备,先后建立了6个民族自治县、5个民族自治州,并于1955年10月1日宣告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自古以来多民族、大统一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新疆各族人民的自觉选择,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又一伟大胜利。它极大地调动了各少数民族当做主、管理国家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积极性和…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自古就有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的传统。目前新疆13个世居民族使用着11种语言(回族和满族使用汉语)和6种文字。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汉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既是民族交往的需要,也是新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新疆青河县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多年来,各民族朝夕相处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现年70岁的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从1960年起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四个民族的10个孤儿,加上自己亲生的9个儿女,现在全家有6个民族、180多口人,她本人被选为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40年历程的回顾1954年9月,根据党中央的决定,中央党校创办了新疆民族干部班。四十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新疆民族干部班已培训1200多名民族干部和理论骨干。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促进新疆经济文化及各项事仆的繁荣和发展,推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实践证明,中央党校新疆班的的创办,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早在1949年11月,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  相似文献   

8.
任红 《实事求是》2013,(2):77-79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新疆伊斯兰教信众逾千万,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约2.8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与党和政府肝胆相照、同舟共济、亲密合作。他们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更是反对“三股势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9,(15):50-51
“世维会”等“疆独”势力一再造谣,说什么“中国对新疆进行殖民统治”,在新疆居住的汉族等民族是“外来民族”,在“7·5”暴力犯罪事件后这种攻击更是变本加厉。事实上,新疆有47个民族成分,其中13个是世居民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的家园。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已在新疆繁衍生息了两千年以上。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13,(12):12-13
布里开村,位于新疆伊犁州尹宁县温亚尔乡,居住着五个民族的6000多人口,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化并存的地区,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密切关系到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关系到新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目前,党中央对新疆的发展提出了跨越式发展和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事关新疆长治久安的大事,紧紧围绕团结稳定、改革发展这两大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表彰和宣传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民族团结工作,不断推动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新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着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推动新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接着从两个角度探讨了加快发展新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做好新疆的民族工作是新疆发展的基础。促进少数民族经济:会发展是新疆和谐进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兵团在促进新疆城镇化进程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新疆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兵团城镇化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民族分布格局进一步分散化,各民族一体化程度加强。兵团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强劳动力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不断增强各民族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城镇社区规划,促进民族间深度交往;不断完善和加强兵团城镇民族工作,促进新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是国家主权得以巩固和稳定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与国民素质的精神给养。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具有辩证的统一关系,一方面意识形态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依靠国家政权的执行力得以维护和传播;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话语权力,又赋予国家政权以意义。国家文化安全关系到国家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更关系到国家主权的稳定和巩固。新疆作为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特殊区域,是“三股势力”与西方敌对势力争夺的对象。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认识文化戍边,以文化的力量加强新疆各族人民的凝聚力,进而解决新形势下新疆稳定和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新疆各族人民坚持“两个共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方针政策,新疆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成为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也要看到,新疆仍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新疆坚持“两个共同”的因素依然存在。面向未来,新疆正站在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努力完成两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探讨了宗教有可能对新疆民族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多方面影响。旨在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尽可能缩小和克服其消极面的影响,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李成 《兵团党校学报》2011,(5):58-60,80
综观新疆文化的发展史,多种文化的并存、交融与互补是其显著的特色。本文在分析新疆各民族大学生的“四个认同”与新疆绿洲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情况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认为西方大熔炉、马赛克民族政策和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存在利弊,提出了通过基于“四个认同”的“文化整合”构建新疆绿洲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及其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琪 《实事求是》2006,(3):69-72
新疆是我国最为主要的历史民族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的汇聚地,经过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熏染,形成了新疆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整合和创新,是新疆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坚持把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作为提高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治本之策,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截止2011年底,新疆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785所,在校学生456.1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0.9%。在新疆民族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和持续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要从实现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确保国家稳定的高度看待新疆教育,进一步加大对新疆教育支持力度,强化基础,提高质量,努力缩小新疆教育整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区,长期处于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最前沿。和其他省区市相比,新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遇到的挑战和面临的问题也更复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路、载体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对于促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