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     
马克思曾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快乐,快乐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快乐的心情能使人身体健康长寿。快乐的人能够安于平淡的生活,快乐的人能够与世无争。快乐是健康地度过每一天,快乐是守着亲人对自己的关怀,快乐是在逆境中不能沉沦而是崛起的心态。快乐是在孤独中的守望成功的喜悦。快乐的人能够在困惑中不迷茫。曾有位作家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  相似文献   

2.
有一则故事:一个男人死后来到天上,他遇到一位天使,天使说可以帮他实现愿望。他说:“我这一辈子太辛苦,每天都在干活,也没有好好享受过。我希望过一种每天不用干活.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的日子。”于是.天使把他带到了一个地方。开始的时候,他很快乐,不过,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不到三个月,他就觉得越来越空虚。接下来的日子,他觉得越来越难熬,于是,他又找到那位天使,恳求说:“请给我一份工作吧,请让我做点什么吧.这样每天无所事事的生活,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天使说:“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给你做。”这个男人说:“如果再不让我做事,让我这样天天干呆着.我宁愿下地狱!”天使严肃地说:“你以为这里是什么方?这里就是地狱!”  相似文献   

3.
开卷有感     
天英 《江淮法治》2008,(22):57-57
编辑同志: 我看了贵刊近期连载的报告文学《辽西“太上皇”的最后疯狂》后,心情非常愤怒难以平静。一个离休官员居然能在退休后还称霸一方,作威作福,鱼肉百姓,过着俨然土皇帝一般的生活,这种腐败太让人心惊胆颤了!人民的公仆把公共权力私有化,在位时为自己谋福利,退休后依然官威犹在,这是怎样的一种腐败?  相似文献   

4.
把握你自己     
如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识你自己吗?你一定会感到好笑。朋友,你先别笑,你还真的不一定认识自己。要说认识的话,那也是表象的你。 毛泽东同志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有自知之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问题的关键是你能否正确认识它。我们每一个公务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那就势必犯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在评价某一个人时,人们好说:“这个人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这就是说,这个人不能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国人魏宇走在纽约唐人街上,常常会被陌生人认出来:“你是不是拍过一部偷渡客的片子?”很久不联系的朋友也给他打来电话,开口就是:“我在网上看到你的片子了。”
  这一切让1991年出生的魏宇感觉自己好像突然“火”了,心情喜悦又忐忑。
  点燃这把“火”的是一部叫《漂》的纪录片。《漂》以魏宇为拍摄对象,事无巨细地还原及记录了他偷渡到美国后落脚、找工作、购物、去教堂、见律师、办合法身份的生活点滴。不少网友说,该片颠覆了他们对偷渡客的看法。有人惊讶“偷渡客也买得起LV(包)”,也有人懂得“偷渡客在美国的生活如此孤独”。  相似文献   

6.
在“考友”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叫他去司考,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叫他去司考,因为那里是地狱。当然了,这是对司考经历调侃式的表述,但是从话语中却流露出司考经历的艰辛与获得成功的快乐。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也曾是一名“司考人”,同样经历了一个痛并快乐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克隆人”与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人”与法律●曹建明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因此科学研究是没有禁区的。但科技成果的运用并非绝对无禁区。否则,热爱和...  相似文献   

8.
人生哲理     
※快乐一天,就是赚一天,不快乐一天,就是赔一天,拥有快乐的心态,让你每一天过得圆满。※形象是一个人的开路先锋,常常可能决定一个人发展的定位和前景。※请不要去苦苦追求没有嫉妒的日子,没有嫉妒的日子,你必定落伍于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助人为乐.从个体的角度看,助人所以为乐,是因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源于自我价值的体现,源于别人的尊重.从社会整体角度看,助人所以为乐,是因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今天你伸出援助之手,明天你遇到困难我也会热情相助.这种快乐源于一种温暖的社会氛围.因此,“救人于水火之中,帮人于危难之时”成为广受颂扬的美德.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10,(1):72-72
人生的修为和历练造就了人不同的境界。从生意人到企业家,期间的过程,并非能够一蹴而就,有哪一个经营企业的老总,不渴望成功?肖同春说:“水往低处流,智慧也往低处流。无论你的人生上升到哪个高度。永远要把心态放在最低处,永远要保持一种谦虚、低调的态度,这样个人和企业才会不断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1.
钟芳 《政府法制》2012,(17):49-49
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夜晚散步返回住处时,在皎洁的月光下,他发现有小偷光顾他的茅屋。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对小偷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他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不禁感叹道:“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禅师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自己的屋门口,他非常高兴,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相似文献   

12.
阿平 《检察风云》2011,(20):62-62
不由想到曾经流行过的一句话:“你不知道在网上与你聊天的,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当然,这句话没有骂人的意思,只是说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无可捉摸。《红楼梦》有句诗,特能概括网络的虚拟性:“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用它来形容太虚幻境,其实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13.
张生贵 《法治研究》2006,(11):46-46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需求。有这样两个人,一个名叫“务实”,另一个名叫“务虚”。两个人都从事着体面的工作,长相一样,都穿着时髦的衣装,都住有小康的家庭,一时间很难区分他们两人。但只要问一个同样的问题,立刻就能知道谁叫务实,谁叫务虚。这个问题是如果只剩下十元钱,你希望他去买肉还是去买花,务实的回答是买肉,而务虚的回答当然是买花了。两个人说话间谈起了心情加感觉的话题,务虚说买花就是心情加感觉,花是美好的象征,等于是希望,人生一世最好的就是有希望;务实说肉是保障,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了,还讲什么希望,先顾及生活保障再讲究希望。商人和律师就如同务虚和务实一样,而要把律师和商人联系起来说一下,才会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4.
邀约(上)     
<正>“你要杀的人是谁?”我问。“我自己。”米切尔回答道。又来了,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我没有大惊小怪,也没有犹豫,说:“我没必要非得清楚你为什么要死。不过,也许你可以考虑满足一下我些微的好奇心。”“我欠了一屁股债,只好用保险费来偿还。剩下的钱,或许还能让我太太和两个孩子过上好日子。”“你确信这是唯一的办法了吗?”我问道。他毫无表情,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5.
快乐一站     
木子 《政府法制》2012,(35):33-33
选择 一只熊抓住了一条大鱼回家了,熊对鱼说:“你自己选个死法吧。” 鱼说:“请让我死得舒服点。” 熊说:“你是让我电死你再吃掉你还是让我淹死你,你自己选择吧。”鱼说:“那还是淹死我吧。”  相似文献   

16.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故事:一只青蛙从洼地里潮湿的家蹦了出来,大声对所有的野兽宣称:“我是一个医术高明、能治百病、博学多才的医生!”一只狐狸问他:“你连自己的跛足和起皱的皮都不能治,怎么能给别人治病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病人”给人治“病”,别人是不会接受的。同时,“病人”也根本不可能给人治好“病”。然而现实中却不乏类似“青蛙”这样的人,他们本身是“病人”,却处处以“医生”自居,要给别人治“病”。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有一句最为人称道的廉政格言。他说,“钱”是什么?“钱”就是两个持“戈”的士兵守…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上大学的张真暑假与高中同学聚会,闲聊时张真给大家讲了个笑话:“上学期我不劳而获,得了一个荣誉证书。”看到诸位老同学一脸的诧异,她略带得意地解释说,是一个社团干部为了获得她的芳心,便送了她一个“积极分子”的证书。有同学质疑,社团的荣誉证书还能随便写?张真不以为然:“证书都是他们自己写的,社团哪有我们想的那么单纯。”结束了第一年的大学生活后,济南某高校的刘敬对于社团的认识和张真完全一致。刘敬性格耿直,刚进大学时不愿参加那种“据说很官僚”的组织,  相似文献   

18.
律师幽默     
请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从善如流柯孔德希:“律师先生,如果我在开庭前进一只肥鹅给法官,并附上我的名片,您认为会怎样?”律师:“您发疯了?您立刻会因为贿赂法官而输掉这场官司的!”开庭的结果是柯雅德希赢了这场官司。第二天,他得意地告诉律师,“我没听你的劝告,还是把鹅给了法官!”律师怀疑地说:“这不可能!”“可能的”!他解释过:“只是我把对手的名片…  相似文献   

19.
“铁面”审计长李金华曾经说过:“如果你去审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明明有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甚至经济犯罪问题,但却在你眼皮底下溜过去了,我觉得这就是对人民的一种犯罪……我最担心的是有事,却发现不了。”  相似文献   

20.
墨帅 《法治研究》2006,(1):26-27
“律已是以服人,量宽是以得人,身心是以率人”——(宋)林逋《省心录》 俗话说:“虾有虾路,蟹有蟹道。”生活在尘世上的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所谓生存,无非是让这个世界能够容纳你,接受你;反之,也需要你去适应和容忍这个世界。再说得极端一点也许就是,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接受一切不能改变的。虽然每个人的生存能力以及所处环境存有差异,但每个有所抱负的人都在不断思索和开掘适宜自己发展的空间,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获取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