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咏梅 《学习月刊》2012,(24):37-38
慈善事业由慈善文化、慈善制度、慈善组织等综合构成.慈善文化则是决定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21世纪头十年的中国慈善发展之路可谓崎岖不平。作为慈善的运行主体——慈善组织.所遭遇的发展困境不可小视.一个“郭美美”事件就能将艰苦创立起来的慈善事业即刻陷入公信力危机之中。究其根源.中西慈善文化的差异及其在当今中西文化融合大背景下产生的文化摩擦与文化碰撞.当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公民道德意识的进步,公益慈善事业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也暴露出我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其一,慈善制度的缺失是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其二,错位的官办慈善格局扭曲了慈善的本性;其三,不透明的运作模式是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顽症;其四,不成熟的慈善理念和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偏差冲淡了慈善的氛围,制约着慈善事业发展的步伐。因此,认真深入地剖析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才能让悠久的中国传统慈善事业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
政府主导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及其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慈善事业是在政府的主导推动之下发展起来的,形成了政府主导的慈善组织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推动慈善事业兴起的同时又制约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慈善组织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解决此模式存在的弊端,建立适合慈善事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新模式,处理好政府与民间慈善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一波三折。"郭美美事件"等闹剧,严重影响了慈善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使慈善事业面临空前的危机和挑战。要求增加慈善的透明度,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借鉴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我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慈善事业建立在贫富差别的社会基础之上,以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和捐赠为发展源泉。它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发展成果共享的功效。大连的慈善事业在有利的时代背景下,取得了一些发展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慈善意识存在偏差、慈善组织建设落后、营销能力薄弱等发展瓶颈。参考已有的慈善事业研究成果,结合大连实际情况,探索大连慈善事业发展的新路径,应该从观念的转变、政府导向、组织完善、体制创新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创新发展对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以及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增强农村社会内部凝聚力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正面临着农民公益慈善意识淡漠,慈善组织体系不健全,慈善组织资源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等现实困境,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均衡化发展的一支短板。农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践行慈善行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公益慈善组织机构以及不断拓展农村社会公益慈善资源。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中国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迁,传统慈善活动方式被新的慈善活动方式取代,现代慈善法制也随之萌芽。国家治理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本大量由国家支持的救济组织,随着旧的权力崩溃而逐渐转由民间社会组织取代;新型经济的兴起,使得原本依赖于义仓、公田等模式的慈善资源汲取方式,逐渐转变为以依赖工商阶层为主的新模式;文化观念的变迁,使得西方慈善思想迅速被引入,在大规模法律移植过程中,西方慈善法律制度逐步成为中国慈善法律制度向现代转型的模板。  相似文献   

8.
慈善事业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的事业。绍兴市自1995年8月建立慈善总会以来,慈善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总结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经验,可以概括为“五化”,即筹资渠道多元化、慈善组织网络化、救助活动多样化、运作管理规范化和慈善宣传常态化。在参照“绍兴样本”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前进一步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四点:进一步加强慈善宣传力度,弘扬慈善文化,培育现代慈善意识;进一步完善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推进慈善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提高运作效率和社会公信度;进一步创新慈善超市的运作模式,积极推广村级慈善基金。  相似文献   

9.
慈善是人类社会文明和发展进步的历史性标志之一,它表达了社会成员相互之间朴素的仁爱意识与理念,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大爱的载体和平台。从中国当前慈善伦理的发展及状况入手,从伦理学角度,分析阐述文化是影响慈善伦理发展的深层原因、极左思潮是影响慈善发展的历史原因、初级阶段是影响慈善发展的社会原因和富才行善是影响慈善伦理发展的理念误区的学术观点。正确处理慈善的定位及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健全和打造慈善伦理的制度体系,把文化、历史、哲学、理念和所处的发展环境综合考量起来,广泛传播慈善是一项全民的活动和惠及全民的事业,对中国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小波 《世纪桥》2013,(3):124-126
慈善事业的发展是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的发展不只是慈善组织本身的事,而是要在社会宏观背景之下展开。本文就建立权利与责任平等的公民社会、充分发育民间社会组织、进一步将社会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以及社会利益的重新调整等四大方面,研究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慈善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构建人人慈善的慈善文化既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基和沃土,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教育在慈善文化的形成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慈善文化要实现它应有的功能,就特别需要进学校。慈善文化进学校可以利用学校以德育为主渠道的全方位育人优势,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促成学生初步的慈善参与行为,从而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践行经常性的慈善行为,影响和带动他人,逐步推动并形成人人慈善的慈善文化格局。慈善文化进学校,要把正式教学与非正式教学结合起来,既可以在发挥好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开设通识课程,又要通过党团组织、社团、慈善教育实践基地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慈善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逐渐为社会所接受,并在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社会救济问题日益凸显的背号下,表现出更大的社会需求。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基本条件出发,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比如:加快改革我国社会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慈善组织的制度构建,促进慈善组织的发展;放宽政策优惠门槛,加强慈善法制建设;提倡社会责任感,发挥媒体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慈善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社会尚未形成浓厚的慈善意识、慈善组织建设不够规范、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强、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社会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其相应的对策应是弘扬慈善文化、促进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加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激励机制以及健全政策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做好中国的公益慈善,让公益慈善发挥它最大的功效,服务社会?笔者通过梳理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取得的成就,结合对中国公益慈善的反思,探讨了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路径。一、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历史(一)慈善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慈善事业和慈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社会慈善和保障已见规模,并初步形成了一种制度和模式。在西周的统治机构之中,设有地官司徒掌管荒政、安抚民众等。周代还设有疫医负责  相似文献   

15.
发展慈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华慈善总会、人民政协报社和中民善(北京)慈善事业研究所曾在京启动“中华慈善宣传年”系列活动。可以说慈善事业是社会公民共同的责任,也是全体国民爱心的直接体现。为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全国很多地方也极力弘扬慈善理念,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慈善公益事业上反差很大,这就折射出中国慈善观的落后,也说明发展我国慈善事业具有很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弥补各种正式制度安排的缺漏,同时还具备软性的维系社会健康、协调发…  相似文献   

16.
略论政府在社会慈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国林 《求实》2005,(5):53-56
社会慈善事业,作为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已经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慈善组织是一种社会非营利组织,具有民间性和社会性等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政府在慈善组织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反过来也成为制约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政府通过职能转换,角色位移,功能定位,即政府的作用从引导、监督和保障等来体现,用政策、法规等载体调动民间资金和民众参与到社会慈善事业中来,成为社会慈善事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在扶贫、救灾、助困、卫生、教育等领域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慈善事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最近几年来,各种慈善排行榜的推出,更把社会公众的目光引向关于中国慈善精神的探讨。在各种对富人的批评和谴责声中,出现了"为富不仁"的字眼。"为富不仁"的结论隐含着一个道德预设:不慈善就是不道德。慈善与道德的关系究竟如何?本文从慈善起源,意识与道德的关系以及中西慈善意识的差别所带来的慈善事业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就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慈善以及慈善意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3月19日,《慈善法》全文向社会公布,并于当年9月1日开始施行,该法是社会领域的重要法律,是慈善制度建设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其制定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法明确了慈善活动的范围与定义,规范了慈善组织的资格与行为,回应了社会普遍关注的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制度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政府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措施,确立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视野     
《廉政瞭望》2005,(6):24-25
中国慈善事业须破垄断坚冰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我国目前只有中华慈善总会与 中国红十字会等7家慈善机构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 织。这种慈善事业领域中的垄断,不但提高了慈善事业的成 本,而且使慈善事业依附于政府,无法变成真正的社会活 动。根据现有的《公益事业捐赠法》,纳税人的捐赠,免缴的 税额只在3%以内。而且就是这3%的免税额度,也只有向7 个特定慈善组织捐款,才能得到税收的优惠体现,因此无法 吸引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公益精神的人士进入慈善领域。可 见,制定一部新的《慈善机构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慈善行为在我国发育成为慈善事业与宗教密不可分.建国后30多年,宗教慈善事业一直处于衰熄状态,究其原因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片面认识和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慈善的否定性论述的片面理解.执政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述,肯定了宗教有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共同基础.在“适应论”的理论指导之下,宗教慈善形成了有系统、有组织、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同时,促进社会信任、积聚社会资本这一当代宗教慈善的重要功能也逐渐显现出来.宗教慈善可以打破宗教信众中实际存在的小群体观念,实现社会资本的良性扩展,促进社会普遍信任.2012年,《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出台为当代宗教在慈善领域服务社会,从而在全社会促进社会信任、积聚社会资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