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州大地一片悲声,五洲四海同怀哀思,一代伟人──我们敬爱的小平同志走了,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连日来,我和丈夫步近智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这悲痛,难以用语言表达,难以用尺度衡量。拥抱高山,紧贴大海,高山和大海能听到我们颤抖的心声,却容汇不尽我们对伟人的眷眷深情和斑斑热泪。2月25日上午,在“群山肃立仰风范,万众静默寄哀思”的庄严时刻,我们夫妇二人在书房里垂泪肃立在邓小平同志的遗像前,倾听电视中江泽民同志所致的(悼词)。(悼词)中,对于邓小平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尤其是对小平同志创…  相似文献   

2.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山西省残联干部职工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大家一遍一遍地学习《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和江泽民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所致的悼词,抚今追昔,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做好残疾人工作。 省残联副理事长张子泉同志怀着沉痛的心情说,我国的残疾人事业这几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是与小平同  相似文献   

3.
20日早上,从广播中听到邓小平同志去世的噩耗,我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中难以自己。小平同志的谆谆教诲、笑貌音容,时时在我脑海涌现。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妇女群众的工作,他教育我们妇女群众占人民群众的半数,是保证党的事业胜利的不可缺少的伟大力量,但由于历史的现实条件的制约,妇女又是有着特殊困难、需要特别关怀的群体。党的事业需要妇女群众,妇女解放也只有在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过程中逐步实现。1956年他在党的八大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指出:“党还应特别加强妇女群众的工作,注意吸收妇女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入党(《邓小平文选》…  相似文献   

4.
2月27日,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政协委员们云集北京参政议政。全国政协委员肩负着高度的使命感。正如容汉诠委员所说,国家给了我们那么高的荣誉,我们应该为国家多做些实事。在10余天紧张而有序的会议中,台联组的20位委员以饱满的热情,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围绕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坦陈己见,建言献策。怀念小平同志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不幸与世长辞。会上,人们深切地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新时期,没有小平同志,就没有…  相似文献   

5.
1992年又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如一股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近年来,在小平同志谈话精神激励下,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高潮,我们国家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各行各业出现了喜人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再次结出累累硕果。回想当年,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站在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高度奏响的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号角,仍震耳欲聋:“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是小平同志生前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在70多年的岁月中,小平同志曾多次来上海。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的各项工作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无论是在经济建设上、城市规划发展上,还是精神文明建设上,都和全国各省市一样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小平同志对上海工作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全国各地的支持和帮助下,全市人民抓…  相似文献   

7.
得知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后,省残联全体干部职工无不沉浸在悲痛之中。25日上午,大家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在首都举行的小平同志追悼大会实况。两次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发出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和《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和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缅怀邓小平同志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8.
公安部政治部最近向全国公安机关发出通知,要求组织民警认真学习中央在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发布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和《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致悼词》。通知说,这3篇重要文献高度概括了邓小平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颂扬了邓小平同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崇高风范和丰功伟绩,真实地反映了全国人民缅怀悼念的悲痛心情,充分表达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沿着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对…  相似文献   

9.
残疾人事业崛起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弘扬,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滋润,得益于小平同志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包括6000万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和普通百姓命运的深情关注与呵护,也是邓小平坚持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的生动实践。岁月倥偬,光阴荏苒,在新世纪改革开放的征途中,6000万残疾人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与全国人民一道,即将迎来小平同志百年诞辰,而他老人家离开我们也已经7年了。此时此刻,我们对小平同志无尽  相似文献   

10.
赵雨亭 《前进》2004,(9):17-20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进行纪念.由于工作关系,我有幸多次见到小平同志.今天,他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他的人品、思想永远鼓舞着我.借小平百年诞辰之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此文,以表对小平同志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1.
全国各地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悼词》继承遗志华蓥市注重发挥村级组织作用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全国各地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学习江泽民同志所致的悼词等三篇重要文献,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化悲痛为力量,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2.
敬爱的小平同志不幸逝世,噩耗传来.我心清十分沉重和悲痛。连日来,我反复学习《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深切悼念小平同志,缅怀一代伟人的光辉业绩,特别是小平同志对我们广西的关怀,使我终生难忘。1986年1月26日至29日,小平同志在王震同志的陪同下到我们广西来,我有幸和辉光、家往等人陪同他在桂林活动四天。回忆十多年前的事就好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1986年1月26日上午9时,小平同志乘坐的专列火车开进桂林站,他神采奕奕.一下车便与我们区、市负责同志一一握手,非常亲切,随后我们与他一同登上中巴轿车.到达桂林榕湖宾馆…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们编发本期稿件之际,传来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本刊编委会、编辑部的同志和全国民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样,连日来沉浸在巨大悲痛中。抚今追昔,我们在缅怀小平同志对整个党和国家建立的丰功伟绩时,不禁想起他对民政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是小平同志提出农村基层政权体制必须适应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改革;是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并在《宪法冲明确规定村(居)委会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领导我们依法进行村(居)民自治;是小平同志亲自提…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妇联组织应重视妇女统战工作黑龙江省妇联主席王桂香小平同志在1957年就曾指出,要向各级党委打个招呼,抓一抓统战工作。中央一再强调,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应当在党委领导下统一归口,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1986年9月,为了加强妇女的统战工作,全国妇...  相似文献   

15.
宝贵的财富无尽的怀念巨星陨落,举国悲哀。小平同志令高山仰止的丰功伟绩,不仅使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他的法制理论和实践还为中国人民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小平同志说:“制度是决定的因素……”小平同志说:“还是法制可靠...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04,(8):12-13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湖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十分怀念爱的邓小平同志。本期特开辟专栏,刊发《小平同志与湖北的不解之缘》和《邓小平长江三峡行》等两篇专稿,以表达人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庞元正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的悼词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两次伟大革命,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造就了两个伟大人物。在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  相似文献   

18.
《前进》1997,(3)
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致悼词(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极其沉痛地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我国辽阔疆域各个地方的工厂、农村、商店、学校、连队、机关、街道的广大人民群众,此时此刻,也都同...  相似文献   

19.
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致悼词(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极其沉痛地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我国辽阔疆域各个地方的工厂、农村、商店、学校、连队、机关、街道的广大人民群众,此时此刻,也都同...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致悼词(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极其沉痛地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我国辽阔疆域各个地方的工厂、农村、商店、学校、连队、机关、街道的广大人民群众,此时此刻,也都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