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9年底以来,“基地”组织在也门的恐怖活动由长期隐性状态迅猛发展为显性状态,“基地”以也门为据点掀起了新一轮国际恐怖主义浪潮。其在战略目标、活动空间、恐怖手法等方面反映出“基地”实力消长的新变化,对“基地”在也门的活动趋势、国际反恐斗争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21309年12月25日,美国境内发生圣诞节“炸机未遂事件”,“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宣称对此负责。该组织扬言将对西方发起更多袭击,把异教徒赶出阿拉伯半岛,弱化和摧毁也门萨利赫政府,在也门建立“基地”组织安全基地,袭击美国和沙特等国家。今年1月19日,联合国制裁委员会把“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列入国际恐怖组织黑名单。美国和也门政府加强了反恐力度,全球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也门成为反恐热点,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发生后,德国政府对境内的外国恐怖组织也给予了格外关注。联邦情报局局长奥古斯特·哈宁说,在德国“有世界上所有正在活动的恐怖组织的追随者”。根据联邦宪法保卫局的最新统计,目前,居住在德国的外国人约730万,其中有58800人分属66个激进的外国人组织。有迹象表明,德国已成为恐怖分于在欧洲的基地。德国境内的恐怖组织主要分为伊斯兰极端组织、民族分裂组织和左翼极端组织三大类。 一、伊斯兰极端组织 目前居住在德国的穆斯林约330万,其中被德国宪法保卫局认定为宗教狂热分子的约31450人,接近1%。按其原籍主要分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伊朗人三大派别。联邦  相似文献   

4.
巴阿边境地区历史上就是重要的鸦片产地,阿富汗目前是全球最大鸦片生产国和海洛因输出地,巴基斯坦则为阿富汗毒品输出的重要通道。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在该地区的活动,尤其是阿富汗境内安全局势与该地区的毒品生产和贩运紧密联系。该地区毒品生产和贩运既有地理、气候和经济原因,更有政治和历史文化原因。对该地区毒品生产和贩运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其对世界毒品市场的影响,也有助于研究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等恐怖极端势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21日,也门举行总统选举。2月24日晚,也门最高选举委员会宣布,作为主要政治力量均认可的唯一候选人——也门副总统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Abdu Rabu Mansour Hadi)以99.8%的得票率当选也门新总统。2月25日,哈迪在议会宣誓就职。2月27日,现年67岁的哈迪正式上任。他表示,就任总统后,他将邀请也门各政治派别举行全国对话,着手修改宪法,为议会选举做准备,并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合作,加强打击也门境内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  相似文献   

6.
2015年初以来,也门局势动荡急剧升级。2月6日,也门胡塞武装组织宣布成立总统委员会和全国过渡委员会;3月26日,应也门总统哈迪求助,沙特等国对胡塞武装展开越境军事打击。也门国内恐怖主义势力日益猖獗,并乘政局动荡之机兴风作浪。恐怖主义与也门国内恶劣的经济社会环境和长期动荡的政治局势相互作用,产生联动效应。也门国内外有关方面不断加强对也门恐怖主义问题的管控,主要采取了经济援助、政治调停、军事反恐三种手段。也门政治稳定短期内难以恢复,如何优化管控措施、遏制恐怖主义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应对也门问题时需要努力破解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7.
2011年西亚北非地区剧变以来,中东地区许多阿拉伯国家陷入政局动荡的状态.这种动荡状态不仅导致这些国家政权的更迭,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失序,而且为中东恐怖主义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温床,使中东恐怖活动再度掀起新一轮高潮.其中,也门最具代表性.自2011年初起,因受突尼斯、埃及政局剧变影响,也门发生反政府示威,示威者要求萨利赫总统下台.随后,也门陷入内战不断、乱象丛生的境地.2011年11月,根据海湾合作委会(简称海合会)协议,萨利赫将总统权限移交给副总统哈迪,被迫下台.不久,胡塞武装崛起并试图夺权、恐怖活动频仍、部落势力的壮大等为包括“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al-Qaida in the Arabian Peninsula,简称AQAP)在内的恐怖势力的渗透和坐大提供了机遇.2011年5月28日,AQAP利用也门政府和胡塞武装的争战无暇旁顾之机,占领了也门南部阿比扬省省会津吉巴尔市,并将该市作为其在也门南部建立的“伊斯兰酋长国”的首都,①这标志着也门恐怖活动达到一个新高潮,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尼日利亚本土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Boko Haram)2002年成立,活跃于尼东北部,有尼日利亚的塔利班之称.该组织以在尼日利亚东北部建立纯粹的伊斯兰哈里发国为目标,频繁暴力攻击境内的基督教及军政和平民目标,成为尼国内重要的反政府势力.近年来,通过与“基地”组织和索马里青年党等国际暴恐势力加强协作,博科圣地逐步蜕变为国际圣战组织,对地区及国际安全威胁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9.
也门北部毗邻沙特阿拉伯,东部与阿曼接壤,南邻亚丁湾,西部滨临红海,与非洲隔海相望,自古就是战略要地.2010年底,突尼斯爆发的“茉莉花革命”在中东地区引起连锁发应,造成中东地区秩序大动荡.一些中东国家纷纷出现政治危机,突尼斯、利比亚、埃及和也门相继发生政权更替,国内秩序混乱.2011年11月也门前总统萨利赫下野后,国内出现暂时性权力真空,中央政府权力式微,胡塞武装组织不断壮大,“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al-Qa'ida in the Arabian Peninsula,简称AQAP)活动频繁以及外部势力干涉,使也门陷入错综复杂的乱局之中.  相似文献   

10.
郭强 《国际资料信息》2016,(4):21-25,30
“基地”组织与“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简称IS)是当今世界两大极端组织,这两大极端组织在意识形态方面是“近亲”,都信奉瓦哈比一萨拉菲主义(Wahhabi-Salafism);①在行事手法方面,两者都惯用包括爆炸、绑架以及自杀式袭击等在内的恐怖主义手法;两者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IS的前身伊拉克“基地”组织是“基地”组织的分支,其间曾存在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此,不少人认为IS与“基地”组织别无二致,但自2014年以来发生的包括“基地”组织与IS公开决裂、大打口水战乃至双方频发冲突等事件表明,IS与“基地”组织之间的关系充满着不信任和敌对.有学者认为,IS与“基地”组织已经进入了公开竞争阶段.②因此,对这两大极端组织进行比较研究,认清两者的渊源和区别,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