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杂志2002年冬季号刊登了厄兹居尔·奥尔汉卡兹题为《土耳其: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失败和可能的替代方案》的文章,认为执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通货紧缩和稳定”计划后,土耳其的经济体制日益脆弱,并最终导致  相似文献   

2.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5年春季号(总第106期)刊登了简·哈代题为《英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变》的文章。该文分析了英国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制造业相对衰退但仍然留在世界上较领先梯队之中,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急剧扩大,对外投资急剧扩大,金融资本的规模和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29日号美刊《纽约客》经济年鉴专栏发表了约翰·卡西迪题为《华尔街到底有什么用——投资银行家所为大多没有社会价值》的文章,生动地描述了美国华尔街金融资本的基本运作状况,并指出为实体产业提供融资和咨询服务早已只占金融资本业务收益的微不足道部分,金融资本的主体工作是投机性交易。没有任何经验论据支持大多数金融创新具有社会价值。文章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金融化与世界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爱德华.爱尔加出版公司出版了戈拉德.A.爱泼斯坦主编的《金融化与世界经济》一书,该书认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金融化的兴起是过去30年全球经济变革的主要特征,而金融化是关键,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都是金融资本的霸权势力在世界重新兴起的表现。金融化深刻地而又主要是负  相似文献   

5.
垄断资本的新发展:垄断金融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刊《每月评论》2006年12月号发表了约翰.B.福斯特题为《垄断金融资本》的文章,认为垄断资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陷入危机后,转向依靠金融化进行积累:美国和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部门极度膨胀,这反过来又对此前由大公司主导的实体经济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对经济的控制权力开始从制造业大公司手中转到金融市场,制造货币逐渐代替制造货物。作者还认为,金融爆炸加深了垄断资本的停滞趋势,使美国国内工人状况恶化,在国际上导致新帝国主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正在结束的2006年是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经典著作《垄断资本》出版40…  相似文献   

6.
新自由主义与第二个金融霸权时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4年10月法国国际马克思大会上,法国学者热拉尔·杜梅尼尔(GerardDumenil)和多米尼克·莱维(DominiqueLevy)提交了一篇题为《新自由主义的动态:一个新阶段?》的论文,认为新自由主义根本不是一个新的发展模式,而是“二战”后一度被削弱的金融资本霸权力量的恢复,这导致金融公司利润大增,而生产性的非金融公司的净利润率和积累率下降,造成世界性的投资崩溃和失业浪潮。作者还认为,新自由主义带来美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是以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危机为代价的,因此必然需要调整。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2004年9月的巴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上,美国年鉴类丛书《社会主义纪录》从1985年以来的编者利奥·帕尼奇(Leo Panitch)和另一位美国学者萨姆·金丁(Sam Gindin)提交了《金融与美帝国》的长篇论文。该文对以纽约作为运作中心、以美帝国作为外壳的全球金融秩序在20世纪得以形成的实际历史过程,以及金融与美国互相巩固的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文认为金融是美帝国运行体系的重要支柱,美帝国的成长和壮大过程就是美国金融资本的势力不断扩张的过程。美帝国正是通过将全球经济越来越金融化,然后将金融越来越美国化来实现并维持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充其量只能是"次优"而不是"最优"的。IMF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对经济有害的货币波动,也即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是破坏性的这一现实。IMF批准了资本管制,从此以后,使用税收和其他手段限制跨境金融流的做法将成为合法。不久前,IMF还在大力敦促各国——不论穷富——对外国金融开放。如今,IMF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对经济有害的货币波动,也即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是破坏性的这一现实。在这里,我们还面临另一场从未结束的与资本管制的爱恨纠结。在1914年之前的古典金本位下,自有资本流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两次  相似文献   

9.
美刊《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年春季号刊登了詹姆斯·克罗蒂、李康武(音)题为《金融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益吗?——以20世纪90年代的韩国为例》一文,认为从1961年到1997年,韩国以政府干预为导向的、以银行为基础的封闭的金融体系,以低息信贷支持战略产业,创造了持续的动态的比较优势,促使其创造了不凡的发展纪录。然而,韩国由于1997年末的危机而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改组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使韩国的金融体系开始向世界开放并以资本市场为基础,这并未能使韩国实现持续的经济复苏,却预示着韩国战略产业将难以获得资金,长期资本积累率将会大大降低,战略产业将逐渐萎缩。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美刊《每月评论》2011年4月号发表了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罗伯特·麦克切斯尼、贾米尔·约恩纳题为《21世纪资本主义的垄断和竞争》的文章。该文是福斯特和麦克切斯尼即将在明年由《每月评论》出版社出版的《垄断-金融资本:经济停滞和社会衰落时代的政治学》一书中的一章。文  相似文献   

11.
次贷危机与世界资本主义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8年春季号刊登了克里斯·哈曼题为《从信贷吃紧到全球危机的幽灵》的文章,认为当前由美国蔓延到全球的次贷危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利润率持续低迷的最新恶果。美国曾先后利用广场协定向德、日,利用新自由主义向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利用金融化向全球转嫁这一利润率危机。现在面临次贷危机,美国可能在国内依靠高额的军事支出,在国外加强对有战略地位的国家的意识形态、经济和军事进攻来应对这一场危机。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下去,但增长速度将低于以前的估计。此外,报  相似文献   

13.
2005年4月美国普卢托出版社再版了迈克尔·赫德森的著作《全球分裂》,赫德森为新版著作写了新的长篇序言。在序言中,他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前第三世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努力的大逆转,它的实质是:美国利用自己的金融霸权在全球以金融手段摧毁第三世界国家自主发展的能力,并以金融手段接管这些国家,从而在全球重建以美国为中心的食利者经济。作者指出,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盛行表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政治经济生活中已取得前所未有的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固有的特征是食利性、投机性和腐朽性,因此它大力推动的金融自由化不是为了促进真正的创新或发展,它的兴趣不在于创造新财富,而是以金融自由化的名义接收第三世界己有的人民的财富如资源、不动产或者夺取水、电、交通等公共服务业的垄断权,以牟取暴利。作者还指出,苏联主要是被西方的金融手段瓦解的,而普京政府在俄罗斯反新自由主义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国家重新控制资源和垄断租金,就是看清了新自由主义金融投机的本质,这打中了新自由主义的要害。作者还提出了九条切实可行的超越新自由主义的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日,世界社会主义网站(http://www.wsws.org)发表澳大利亚社会主义平等党书记尼克·比姆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遗产》一文认为,2006年1月退休的格林斯潘被金融资本欢呼为功劳卓著,这是因为从格林斯潘的政策中获益最多的正是上层金融精英阶层,但是,格林斯潘一直直接参与制定的政策已为“二战”后最大规模的世界衰退准备了条件。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美刊《政治科学年评》(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2002年第5卷刊登了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德里克·斯普拉伊特(Hendrik Spruyt)题为《现代国家的起源、发展和可能发生的衰落》的文章。该文认为,当代一些国家似乎遵从着一种聚合动力学,这种动力学通过大规模的区域联系将它们集合到了一起,而另外一些国家则深受让它们分裂的离心力之害,同时贸易和金融全球化使所有国家的自主性都遇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刊《美国土地》2008年1月号刊登了对美国著名进步经济学家迈克尔·赫德森的访谈。在访谈中,赫德森论述了美国金融资本如何通过控制世界货币体系、资源、能源和粮食,辅之以战争、暗杀、颠覆等手段,掠夺世界经济的种种劣迹。赫德森除作理论研究外也长期在华尔街从事金融实务方面的咨询服务,他的论述除了有理论意义外,还有很大的实际参考价值。访谈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论点摘编     
新自由主义与金融资本迪蒙和莱维在《资本复活》(Capital Resurg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一书中将新自由主义主要归结为金融资本力量的复辟。金融资本这个概念已经被马克思主义作家使用一个多世纪了,它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个含义是指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 而且共同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另一个含义是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很多国家相继出现大规模的金融危机。面对这些金融危机,很多国家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进行金融改革,结果往往是在获得短暂的改善后,又堕入更大的危机:投机盛行,货币崩溃,经济萎缩,民族国家的经济、教育科研和支柱产业等更加缺少资金支持。这一切的原因是,现有的国际金融规则是非对称性地有利于金融资本特别是美国金融资本的,这样的规则只适于美国的发展,而是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陷阱。本刊将组织系列论述全球金融体系的本质和危害的文章,以为中国正开启的金融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30日美共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迪.哈拉比在美共网站上发表了题为《两大世界经济体制的激烈斗争》的文章,分析了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开端的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发展结果,认为它可能导致信贷减少甚至中断、金融资本转向资源和生活必需品投机,从而使社会危机加剧,特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苏联解体15周年。15年来,在西方新自由主义等教条的误导下,俄罗斯曾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灾难。近些年来,新自由主义在俄声誉扫地,俄罗斯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提出一些超越西方教条的建设性的新理论,本期《专家访谈》栏目谈到的主权民主理论以及本栏目下面要谈到的主权信贷等新的金融、财政、贸易等理论就是这样的理论探索的一部分。要真正结束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我们在批评其错误之后,现在应该有勇气努力开创建设性的可行的替代性的理论和实践,为此,俄罗斯近些年的相关探索值得我们关注。本栏目三篇文章介绍的都是迈克尔.赫德森的观点,他是美国金融霸权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也长期关注俄罗斯改革。他的中心思想包括主权信贷理论、征收土地资源租金税主张以及美国金融霸权理论。主权信贷理论认为,一国货币信用的保障是该国政权稳定并前景良好,不必依靠积累巨额的外汇储备,一国完全可以通过发行适量的本国货币和扩大财政预算,形成居民收入提高和实体经济扩张的良性循环来发展经济,认为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是导致非工业化的祸首。赫德森还认为,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本来属于国有的大量土地和资源能产生大量自然收益,国家应该通过征收土地和资源租金税的方式控制这些收益,这样就可以减少对劳动和制造业征税,并对制造业、科研和教育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进行补贴,国家就可以稳步发展。赫德森还认为,在全球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西方国家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后已进入腐朽的金融投机化阶段,美国利用自己的全球金融霸权地位向外推进新自由主义,不是要在这些国家推进工业化而是要使之非工业化,不是要使之繁荣,而是要使之贫困,这样原本要用于这些国家内部发展的资源就可以被它们控制并输往中心国家。美国瓦解苏联不是通过军事手段,而主要是通过将一套新自由主义金融理论灌输给苏联决策者来实现的。普京和国内寡头的斗争就源于普京力图使国家控制土地和资源的巨大收益,而寡头却充当国际资本代理人力图将之交给国际金融资本控制。当前,普京正力图通过控制土地和资源租金税把俄罗斯重建为世界强国,美国金融垄断资本金融接管俄罗斯的美梦可能成为泡影。这三篇文章皆于2005年7月26日发表于http://www.michael-hwdson.com网站,但三篇文章分别写于1999年,1999年和2004年。作者说此时将之登出,是因为自己的理论和近些年俄发展趋势有契合之处。鉴于这些文章对于我们理解俄局势有帮助,故编写刊发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