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欧社会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步入执政舞台,少数国家的社会党开始短期执政或联合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数社会党长期单独执政或联合执政,进入了"黄金时代"。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 代初,多数社会党长期在野,进入危机时期。上世纪90年代中期,欧盟15国中13国社会党单独执政或联合 执政,开始"神奇回归"。新世纪伊始,社会党的执政地位又发生了戏剧性变化。西欧社会党执政地位的起伏 有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社会党的理论政策能否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一、近年来社会党国际发展状况近年来,社会党国际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呈现发展势头,该国际住1999年11月举行的21大上吸收南非非国大、蒙古人民革命党等13个党加入后,其成员党和组织已达到143个,其中有37个党在本国国家执政或参政,为该国际历史上最好时期。(一)在传统基地欧洲,社会党的组织力量和政治影响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欧洲社会党自1999  相似文献   

3.
欧洲社会党是包括工党、社会党、社会民主党等在内的一类政党的总称。当今在欧洲政坛上有50几个社会党,大约600万党员,其中西欧就有近30个党,大体有400万党员。这类政党在20世纪的政治征程中,几经兴衰沉浮,大都得到了执政的锻炼和考验,既有过执政不力下台的教训,也有通过执政发展壮大的辉煌。十分重视在执政中彰显其发展经济、做大“蛋糕”的能力。欧洲社会党在执政过程中,都把组织经济发展作为施政的重点,他们甚至还制定了类似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所沿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如英国工党、德国社民党、意大利左翼民主党、葡萄牙社会党等十几个西…  相似文献   

4.
自冷战结束后,西班牙、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的社会党,为了维持执政地位或重新执政,在思想理论、纲领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与调整,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推动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制度转型,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欧洲社会党(包括了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是欧洲左翼政治的主要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各国社会党普遍经历了一次大的思想和政策调整,通过这次调整,社会党普遍开始了从传统的“工人阶级”政党向人民党的改变,同时也开始将传统的社会主义目标与社会福利结合,把建设福利国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以及与之相联的平等主义的主要方式。这一调整为社会党在欧洲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由欧洲社会党所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的左翼政治传统一度主导了战后欧洲的政治内容,包括福利国家的发展方向。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社会党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政…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主义是流行于欧洲的一股政治思潮和一种社会模式。尤其在西欧,它较之欧洲共产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更具有影响力;民主社会主义不仅影响深广,而且以它为纲领的社会党(包括社会民主党、工党等)在西欧各主要国家执政或参政,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化,以及改革所遭遇到的困难,无论是学术  相似文献   

7.
徐刚 《学习月刊》2013,(15):42-42
2013年中东欧地区政党政治出现了一些新动向。1月,捷克左翼人士月下旬.保加利亚政府集体辞职.宣告欧洲发展公民党失去执政地位.并据民调显示.保加利亚社会党的支持率已经超过欧洲发展公民党,有望赢得2013年5月提前进行的议会大选。  相似文献   

8.
随着英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荷兰等国中左政党相继上台执政,一场辩论在大西洋两岸的学术界和政界中展开:应该用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来代替传统的左派自由社会民主思想和右派的自由市场思想?这一政治思想后来被逐渐称为“第三条道路”。1998年9月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施罗德当选为新一届政府总理后,欧洲四个经济大国的领导人均成为中左派政治家。目前,欧盟15个国家中有13个是社会党执政,这种局面的出现为“第  相似文献   

9.
自90年代以来,西方的中左政党“神奇回归”。80年代以来一直得势的保守党政府纷纷倒台,而长期以来处于衰落之中的中左政党却呈整体抬升之势。在美国,民主党沉沦12年之后于1992年首先崛起。在西欧,英国工党事隔18年后于1997年上台,德国社民党在野15年后重新执政。有史以来第一次,社会党人同时在主要的欧洲国家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组织政府。目前在西欧,社会党仍旧是多数国家执政的第一大党。虽然美国民主党刚刚下台,但其现在的在野同过去有着本质的不同,民主党与共和党力量旗鼓相当,民主党再度上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圣马力诺共产党是1921年从圣马力诺社会党分裂出来的,原为意大利共产党的一个基层组织。1941年7月7日正式建立圣马力诺共产党,当时由吉尔多·加斯培罗尼任总书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圣共领导人民进行了反法西斯斗争。战后,联合社会党执政多年。1957年,天主教民主党在美、意当局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共、社两党的联合政府,圣共遂成为在野党。1978年全国大选后,圣共再次执政,同社会党、统一社会党组成由圣共占主导地位的左翼联合政府(1981年社会民主党也被吸收入阁),成为  相似文献   

11.
甘锋 《理论文萃》2004,(3):34-38
日本社民党的前身是社会党。在冷战格局下,社会党第一次执政促成了日本战后55年体制的两极政治格局。冷战结束,社会党又一度成为三党联合政权的执政党之一。1996年1月,社会党改名为社会民主党。但是,社会民主党在2003年的众议  相似文献   

12.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所信奉的思想体系的总称.它是从早期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观点,发展到改良主义思潮,进而又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纲领乃至完整的思想体系的.1951年法兰克福的社会党国际成立大会,正式宣布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各国社会党的纲领性目标.此后,民主社会主义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在西欧,社会党已成为政治舞台上重要的政治力量,处于主要的执政与参政的地位,具有广泛的社会与政治影响;在东欧,1989年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急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欧洲社会民主党(工党、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始终坚持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方向和维护中下层群众利益,是欧洲政治舞台上与右翼、极右翼势力相抗衡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半个世纪风云变幻的政治历程中,社会民主党之所以能够在欧洲政坛上长期执政,是由于它既能根据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进行自我调整,又不断加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战后法国社会党执政的成功经验,对法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但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环境发生的复杂变化,社会党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其问鼎政坛两次失利标志着社会党进入深层调整期。  相似文献   

15.
杨艳新 《党课》2012,(13):78-81
5月6日,法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左翼社会党领导人奥朗德击败前总统萨科齐,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二位左翼总统,终结了保守党长达17年的执政党地位。欧债危机背景下,法国政坛改朝换代,左翼政党登上权力之巅,但其能否给深陷危机的欧洲带来新的执政理念,颇令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6.
亚历山大·利洛夫,原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保共著名的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989年后,曾任执政的保加利亚社会党主席,活跃在剧变后的保加利亚政坛。离开社会党主席一职后,利洛夫主持着保加利亚社会党当代世界研究所和战略研究中心,继续从事政治学和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苏东剧变时期,社会党国际议程设置变化对苏东国家产生重要影响。在此期间,社会党国际遵循议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根据苏东国家发生变革的基本情况设置议题,以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为手段进行一系列影响苏联、东欧的变革,并通过影响这一地区人们的认知来促进苏东各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演变。社会党国际根据议程设置的基本要求,以派遣使团、经济援助等方式,影响苏东各国共产党。在此背景下,苏东国家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现象不断出现,社会党国际成员在此期间数量不断增加,对苏东剧变以及以后的国家转轨进程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衰败的八点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期 ,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 ,曾经长期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纷纷丢失了执政地位。譬如日本自民党在1993年7月举行的大选中 ,未能取得众议院半数以上的席位 ,只好将政权拱手交给由社会党、公明党、新生党、民社党、社民联、日本新、先驱者党和参议院民主改革联盟七党一派组成的联合政府。这标志着自1955年起持续了38年之久的自民党一党单独执政的终结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是拉美地区的第一大党 ,1929年至今连续执政长达71年 ,是世界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之一。但是从80年代末起…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2):58-58
现年59岁的默克尔日前再次连任新一届德国联邦政府总理,开始了她的第三个任期。默克尔现在领导的基督教民主党及其巴伐利亚姐妹党基督教社会党是德国最大的执政联盟。  相似文献   

20.
(一)瑞典对社会财富如何进行公平分配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在1889年瑞典社会民主党成立时,它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从1920年瑞典社会民主党开始执政至今虽然政权几度易手,但大多数时间由社会民主党执政,瑞典已被建设成为世界上人均GDP列第二位(第一位是瑞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