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日签署第5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一、制定监督法的目的和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监督法,前后历时20年。20年磨一剑,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法终于得以制定出台。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人大常委会监督权的法律,监督法坚持"监督为民"的立法理念和"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的  相似文献   

3.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大多制定了贯彻实施监督法的办法或意见,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在监督法的实施过程中,也逐步凸显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现以监督法和湖北省实施监督法办法为考察对象,就工作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稍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监督法是规范和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法律,实施好监督法仍然需要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需要制定与监督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作为保障。监督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和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这是实施监督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把握好这个环节,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贯彻实施监督法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2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酝酿长达20年之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高票获得通过。作为一部规范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法律,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日,本刊记者就监督法的制定出台和贯彻实施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金烈。  相似文献   

6.
王兆国 《中国人大》2008,(12):10-12
监督法是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法律,涉及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体制,政治性很强。在党中央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制定的监督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相似文献   

7.
监督法是实体法,更是程序法。但对于违反监督法规定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这一问题,各方却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监督法没有专门"法律责任"的章节,也没有对违反监督法作出承担责任的规定,这就造成监督法实施后显现出监督困境;但也有人认为,虽然监督法在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但在宪法以及相关法律中确能找到相应的责任条款,因此违反了监督法,必定要承担法律责任。目前,对违反监督法规定究竟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说法不一,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10月31日,咸宁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监督法专题讲座,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陈洪波应邀主讲。陈洪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监督法培训班精神,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联系地方人大工作实际,对监督法进行了解读。在阐述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制定监督法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后,  相似文献   

9.
<正>监督法颁布实施已近三年,各地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的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规定动作",规范监督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贯彻监督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为监督对象的"一府两  相似文献   

10.
监督法授权地方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法和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制定监督法实施细则,一是要充分体现监督法精神,贯彻监督法规定,二是要结合实际,体现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特色。实施细则应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加以细化:  相似文献   

11.
陈洪波 《政策》2006,(12):3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3号主席令予以颁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监督法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监督法在人大会议通过之前,中共中央召开党外民主人士座谈会就监督法草案征求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就制定和实施监督法的有关问题作了精辟论述。认真学习这些论述,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监督法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贯彻实施监督法。一、关于制定监督…  相似文献   

12.
策划人语:《监督法》实施两年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落实,创造性地开展监督工作,逐步积累了经验,为地方立法打了下坚实基础。近日,在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备受关注的《重庆市实施监督法办法(草案)》终于浮出水面。该办法的制定,标志着重庆市人大的监督工作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这对于在我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人大监督机制,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办法(草案)紧密结合重庆实际,以《监督法》为依据,在增强可操作性上下功夫,充分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在加强和规范人大常委会监督职权同时,注意正确处理人大监督与坚持党的领导,人大监督与支持"一府两院"行使职权的关系,体现了集体监督、民主监督、监督公开等基本原则,受到了常委会委员们的一致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监督法颁布施行5年来,全国省级人大常委会为了贯彻实施监督法,结合各省实际,制定了监督法实施办法或监督条例。在制定的这些实施性地方法规中,不少省份对监督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和创新,从立法上规范和推进了监督工作的创新发展。近期,我们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贯彻实施监督法立法情况开展调研,对各地所作细化和创新规定进行了归纳汇总。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月4日吉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根据监督法对经常性监督工作的要求,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吉林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度监督工作计划。一、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围绕关系全省改革发展稳定、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5.
制约权力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监督法》的制定和实施顺应了现代民主政治的潮流.《监督法》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规制了权力的运行,并通过赋予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监督权,有效地规制权力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关于监督法的制定,在六届全国人大期间就开始酝酿。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拟定实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监督法。同年5月,全国人大开始起草监督法,用1年时间完成了监督法初稿,后因对制定监督法的意见不一,认为时机不成熟没有再修改讨论。八届全国人大期间,再次进行了监督法的起草研究工作。经过1年多的工作,征求了十几个省市人大负责人的意见,7易其稿,于1997年10月拿出监督法初稿。1998年,监督法列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继续开展监督法的起草研究工作,并草拟了监督法草案。2002年8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监督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了再次审议。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大依法加强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有效实施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加以促进。监督法自然也不例外。监督法第47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和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实际情;兑,制定实施办法。”所以,如何依据监督法的规定和精神,结合地方实际.及时制定实施办法,对法律作进一步补充和细化。以确保监督法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是当前地方立法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何新国 《今日浙江》2006,(23):49-50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监督法。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快建设“法治浙江”,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生动实践为制定监督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人大监督工作一直呼唤监督法。同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认真履行法定职权,监督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和进展。一是认识不断提高。从“找麻烦”到“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  相似文献   

19.
制定监督法意义重大。作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标志性的重要法律,监督法对于确保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具有很深远的意义;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的步骤,监督法对于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的举措,监督法对于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处理好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从监督法草案三审稿来看,体现了很高的政治智慧和立法智慧,有三个主要的特点:一是系统性比较强。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20.
监督法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重要法律。 大家知道.监督法制定工作历时二十年,跨越了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进行了四次审议,可以说是“二十年磨一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