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军 《党史纵览》2010,(1):52-54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每当听到这首赣南民歌《十送红军》,我都会想起瑞金,因为景仰,因为寻根,我踩着草鞋的印痕。先辈的足迹踏访。  相似文献   

2.
民歌、民俗与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民族有一首古老的民歌,歌名叫做“黑骏马”,歌中吟唱的主题,是一个蒙古骑手寻找他妹妹的过程。这是一个古朴而苍凉的故事。作家张承志以这首民歌作为引子,写下了一篇同题小说《黑骏马》(载《十月》1982年第6期)。在这篇小说里,张承志对蒙古民歌的起源进行了深深的思索,并作出了他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一)五十年前,中午、露天,市区某街的一所庭院。团市委会议的代表们,围着几张旧方桌,没有凳椅、大家站立就餐,饭菜是家常般的简朴,干群亲似兄弟姐妹一般,二十多岁的彭塞书记,就融和在这群年轻人的中间。(二)“那个年代”,距今三十年,西昌、干校、群山,校部集中了各连“炊事员”,比赛的题目是:“烧水不用柴炭”。土坎边挖出个灶坑,毛边锅就支在上面,一捆捆割来的“草把”塞进火里,你忙着用木棍不停地挑翻,当满锅水浇开时,草灰盖满了你的头、脸和双肩。在安宁河谷的狂风呼啸中,你头顶上是阳光、蓝天。(三)二十年前,…  相似文献   

4.
1927年6月26日下午,刚刚成立的中共江苏省委由于叛徒出卖,在它的机关所在地上海施高塔路恒丰里104号(今山阴路恒丰里90号)被敌人破坏了。被捕人员中有一个浓眉大眼、皮肤粗黑、体态敦实、身着短衣、裤腿扎着草绳的年轻人。在审讯室里,敌人对他开始审问:“你叫什么名字?”“陈友生。”年轻人沉着地回答。“你是干什么的?”“烧饭的。”年轻人仍然不紧不慢地回答着。审讯在一问一答中持续着。敌人边审问,边打量着这个穿着简陋的年轻人,尽管疑惑重重,但也无法不相信他颇合身份的口供。于是在审讯记录中写道:“陈友生,被雇佣的烧饭…  相似文献   

5.
恐怖主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恐怖分子是恐怖主义违法犯罪的行为主体。要全面认识恐怖主义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还必须了解恐怖分子的基本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这对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反恐怖斗争将大有裨益。一、恐怖分子的年龄在当代世界(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恐怖分子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以致人们往往都指“恐怖主义是年轻人的职业”。恐怖分子的年龄总体上呈下降趋势。90年代以来,这一下降趋势有所逆转,但年轻化与低龄化仍是恐怖分子的主要特点。年轻人之所以成为恐怖活动的主流与骨…  相似文献   

6.
民歌是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真实反映。它具有清新刚健、生动活泼、易记易唱、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等特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64年1月2日,周恩来曾对外宾说过:“我喜欢民歌,而目我自己还会唱民歌、可惜的是现在有些青年不会唱民歌,不喜欢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了加深对周恩来的了解,增进对民歌这一民族文化的认识,下面讲述几个周恩来与民歌的故事。拔报声柴花北京十三陵水库是1958年“大跃进”期间,用发动群众进行义务劳动的方式建成的。周恩来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先后3次去水库工地参加劳动。6月22日夜晚,工地上灯光如昼,人…  相似文献   

7.
组人 《党建文汇》2008,(1):17-17
台湾《中国时报》针对岛内二三十岁青年(“80后”)的民调显示,60%的人认为台湾大专教育没有竞争力,39%认为自己竞争力不如大陆年轻人。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的学生不知道台湾“外交部长”是谁;新闻系学生天真地以为实施“朝贡”制度能让台湾“独立”;一位青年说,他是台湾人,“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大陆的事”。  相似文献   

8.
快乐大叔 《党课》2009,(6):96-98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这首耳熟能详的西北民歌,是我国著名民歌大师王洛宾先生在青海草原上创作的。据说,在王洛宾创作这首民歌之前,他在青海广袤的金银滩草原上曾邂逅一位美丽的好姑娘,他们之间曾经共同谱写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快乐大叔这里要讲的同样是一个发生在青海的故事,主人公同样是一位好姑娘,只不过,  相似文献   

9.
林衍 《党建文汇》2014,(4):13-13
台湾企业高管黄冠华不久前撰文说.现在台湾年轻人缺乏老一辈那种对于成功和创业的渴望。这种安逸的心态会危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黄冠华说,我认为一个关键原因是,台湾的年轻人肚子已经不饿了。媒体调查台湾多数年轻人的最大梦想是开间咖啡店。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找工作的重点是“生活平衡”、“家庭优先”、“合理工时”、“健康为上”等概念。这当然也对。但当安逸想法成为年轻一代的主流思想后。整个社会的成长动能就会明显地停滞下来。  相似文献   

10.
现珍藏于韶山的《诗经》(清·乾隆刻本),是毛泽东所有遗物中时间最早的;尤为珍贵的是,其封皮上还留有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亲笔题签。这对于研究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和其书法艺术的最初轨迹提供了实物资料。《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汉尊为“诗经”,列五经之首。共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民歌和朝庙乐章311篇,内小雅有签诗6篇,有目无诗,实际存数为3O5篇。全书分为风、小雅、大雅、颂四体。汉代传诗者有齐鲁韩(今文)毛(古文)四家。齐诗,鲁诗先后亡于魏和西晋,韩诗仅存外传。毛诗晚出,独传至今,今称诗经…  相似文献   

11.
周村的年轻人就业存在四种类型,即白领型就业、老板型就业、清闲型就业和蓝领型就业。该村年轻人就业的“下流化”是指年轻人群体在就业上存在一种明显的不充分状态,主要包括劳动时间和劳动能力使用的不充分,这种不充分状态是年轻人群体的自主选择。造成这种“下流化”的关键因素在于社会压力的匮乏,它必须放置到当地的地租经济形态及其形塑的“半工半租”的家计模式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2.
乔玉光 《实践》2007,(8):46-47
长调民歌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是站在人类文化大背景下,用更为长远和宏大的视野,对长调民歌独特价值给予权威性认定,彰显了长调民歌以及以长调民歌作为典型表达形式的蒙古族文化,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1958年“大跃进”的过程中,兴起了一个新民歌运动。它在文化领域“大跃进”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新民歌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与毛泽东的直接提倡和大力推动分不开的。陕甘宁边区的《王贵与李香香》等带有浓郁陕北民歌色彩的作品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对民歌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毛泽东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给予民歌以特殊的关注。民歌之所以在现代文学史上受到格外的重视,这与上个世纪关于新诗发展的道路问题紧密相关。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曾就中国新诗的发展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09,(19):14-15
2009年9月16日晚,首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闭幕式暨第七届中国西部十二省区民歌(花儿)歌会颁奖晚会在宁夏人民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希明,自治区领导杨春光、苏德良、马瑞文、张小素、马秀芬、李堂堂、安纯人等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得第七届中国西部十二省区民歌(花儿)歌会金奖的歌手和获得歌会论文金、银奖的作者颁奖,陈昌智为博览会闭幕式启幕。西部12省区民歌(花儿)歌会代表团及区内外近1500名观众共同观看闭幕式晚会。  相似文献   

15.
知识广角     
《新长征》2000,(11)
何谓“三教九流”? “三教”无疑是指儒教、佛教和道教。对“九流”,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说“九流”分三等。上九流是:一佛祖,二仙,三圣贤,四官,五公卿,六相,七僧,八道,九庄田。中九流是:一评书,二医,三卜筮(算命),四棋(棋师),五丹青(画匠),六仕(兵卒),七横(说客),八义(快客),九打渔。下九流是:一高台(唱戏),二吹(吹鼓手),三马戏,四剃(剃头),五池子(开澡堂).六搓背,七修(修脚),八配(配种的),九娼妓。 还有一说法,也将“九流”分三等。上九流:一宰相,二尚书,三督抚,四藩臬,五提督…  相似文献   

16.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世界著名的大牧场。那里,有一个嘎查(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名字叫廷·巴特尔。1974年,廷·巴特尔高中毕业了。这一年,父亲廷懋也结束了文革初期的“囚禁”生涯,即将出任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趴在父亲用过的军用地图上,他选择了地处浑善达克沙地的阿巴嘎旗萨如拉图亚嘎查。“去吧!年轻人多吃点苦有好处。”父亲的话更加坚定了廷·巴特尔的决心。告别生活了19年的呼和浩特,他和当地40多名知青,怀着年轻的激情和梦想来到了洪格尔高勒苏木(乡)。生活的贫困、交通的不便,远远超出了他的想…  相似文献   

17.
哲里木盟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蒙古族民歌、“安代舞”、蒙古族说唱艺术“乌里格尔”享誉国内外,素有“歌海”、“舞乡”、“曲艺摇篮”的美称,在这块民族艺术的沃土上,曾诞生过著名的叙事民歌《嘎达梅林》,也曾是革命音乐家麦新战斗过并献身的地方。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指引下,经过全盟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这里的文化艺术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成熟,逐步繁荣发展的辉煌历程,文化艺术事业出现了历史性的繁荣和发展。早在1946年春天哲盟第一次解放时,通辽、开鲁等地…  相似文献   

18.
赵云长 《世纪桥》2009,(21):25-27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刘禹锡的诗歌注重艺术创新,重视民歌并善于向民歌学习,取境优美,精炼含蓄,辞采华美,流畅自然,立意深邃,题旨隐微,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践行了其“境生于象外”及“片言可以明百意”的论诗主张。  相似文献   

19.
如今,“拼爹”绝对是一个社会热词。特别是时下正值所谓“最难就业季”,不少年轻人发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感慨。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3.5%的受访者觉得身边有很多想加入“拼爹游戏”的年轻人,80.4%的被访者觉得当代年轻人靠“拼爹”成功的多。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政策系主任陈友华教授表示,“拼爹”盛行会导致各阶层年轻人的心态失衡--上层的因为不劳而获容易专横跋扈,中下层的因为上升无门而消极怠惰。  相似文献   

20.
赵云长 《世纪桥》2009,(23):25-27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刘禹锡的诗歌注重艺术创新,重视民歌并善于向民歌学习。取境优美,精炼含蓄,辞采华美,流畅自然,立意深邃,题旨隐微,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践行了其“境生于象外”及“片言可以明百意”的论诗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