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美国老太太长舒一口气说:“我终于把房子贷款还完了。”而中国老太太也欣慰地说:“我终于在临死前攒够钱,住进了新房子。”这是多年前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刘艳艳 《党建文汇》2010,(12):48-48
一个夏日的午后,瓢泼大雨突然而至,一位老太太蹒跚地走进荚国费城百货公司避雨。售货员对她不理不睬。这时,一个年轻的男售货员走过来,热情地对老太太说:“夫人,请问,我可以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太太很慈祥地笑着说:“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过一会儿,雨小点了,我就走。”那个年轻男售货员利索地搬来了一把椅子,对老太太说:“夫人,您一定有些累了,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您坐着休息吧。”老太太心里暖暖的。过了好一会儿,雨过天晴,老太太向这个年轻的男售货员道谢辞别,并特意向他索要了张名片。  相似文献   

3.
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外出办事,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夫人对儿子说:“你别去,等妈回来给你杀猪。”她的儿子听了,很高兴,不哭了。她办完事回来,见曾子正准备杀猪,便问:“你为什么杀猪?”曾子说:“你不是说了吗,等你回来给孩子杀猪吗。”夫人说:“我是哄他的。”曾子说:“孩子以父母为师,你这次骗了他,他以后也会学着骗你的。”夫人听曾子说得有理,就同意把猪杀了。讲诚信,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一个人成就大事,安身立命之本。在我国历史上,因讲信用而成就大事者不计其数,因不守信用而身败…  相似文献   

4.
2000年11月12日下午3点40分,从天津西站的一列客车上,走下了一位身穿浅蓝色旧布衣、面容慈祥的老太太。站台上,一个三十多岁的“大高个”健步迎上去,一把拉住了老人粗糙而结实的大手,说:“妈,儿子接您来了……”  相似文献   

5.
赵鑫珊最新的头衔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因为他5年前的一本书《病态的世界——人类文明精神病理学诊断》,记者与他谈到杨佳的犯罪,赵鑫珊反复叨念的两个字就是“敬畏”。巧的是,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也很看重这两个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赵鑫珊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玩游戏,打打杀杀,在游戏中杀死一个人很容易,就会想到现实中是不是也是这样。相反,一个美国的网球运动员无意中打死了一只鸟,他跑上前去,跪下来,捧起鸟,吻了一下,说抱歉,全场观众起立。一个人就应该有这种精神。敬畏和恐惧不一样,敬畏是我渺小,它伟大,人对大自然要有敬畏是很重要的。我是在敬畏中不断走向成熟的。没有约束力就是只顾自己,人会自私。  相似文献   

6.
快乐大叔 《党课》2008,(7):100-101
生于非洲津巴布韦的英国老太太多莉斯·莱辛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那天,一个人打车到超市购物去了。回来的时候,老太太看到许多人把她家给围上了。当她弄清原委后,幽默地说:“我以为你们在这儿拍连续剧外景呢。”说完就一屁股坐在了自家门外的台阶上,一边擦汗一边接受记者采访。快乐大叔也为这位可爱的老太太松了一口气(尽管快乐大叔所希望的昆德拉没有获奖):  相似文献   

7.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相遇后一起拉家常。中国老太太说:“我攒够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故事包含的意思很明显:中国人观念落后,不懂得超前消费贷款买大房子享受。一位研究房产市场走向的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居民这些年超越经济实力大量买房和买大房,与此类宣传有很大关系。中国人被“美国老太太”忽悠了。  相似文献   

8.
周凯莉 《廉政瞭望》2010,(22):30-31
这个被儿子称为“愤老”的老人,常常觉得自己“特别孤独”。她曾试图跟村里的同龄人讨论一些社会现象,可是“他们啥都不懂”。老太太只能撇撇嘴,甩甩手,遗感地走开。  相似文献   

9.
也许是有一种预感,70多岁的朝鲜族老太太崔顺姬一天内去了两次医院,想要见见导诊员谷而雄,可两次都没见到。第二天一早,她又来到医院,这回终于见到了。她把谷丽雄拉到亮处,细细地端详,还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问:“昨天你病了?背我累的?”“不是,昨天我去市里开会了。”谷丽雄说着,就蹲下了:“来,我背你去打针。”两个月来,患癌症晚期的崔老太太每次来看病,都是谷丽雄背着她上二楼、三楼。“不,今天我不打针,就是来看看你。”谷丽雄像往常一样把老人送出医院大门,扶上了三轮车。老人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苹果,塞给谷丽雄。…  相似文献   

10.
关心     
一个小伙子第三次来到医院急救室:“医生.8号病房22床的老太太怎么样了?”“我们已经尽力了.估计老太太过不了今天……”医生说完又问小伙子,“你这么关心老太太.是她的什么亲属啊?”“亲属?我是殡仪馆的。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太太说他“是共产党的真孙子。”为了追寻这个“真”字,我来到乾县县委。从他身上我度量出这个“真”字的深刻内涵,我体味到一个共产党人的公仆情感。纪委书记说:“县常委们都叫他好班长。在工作中,我把他作为榜样。”在乾县我首先见到的不是县委书记李永民,而...  相似文献   

12.
隋文帝时,刑部侍郎辛有一次穿着大红色的裤子上朝,根据当时的习俗,认为这样做能使自己官运亨通。隋文帝认为这是一种“厌蛊”之术,命令尚书都官侍郎赵绰将辛杀掉。赵绰说:“按照法律规定,辛不应被处死,我不能执行陛下您的诏令。”隋文帝非常生气,对赵绰说:“你不杀了辛,我就杀了你!”随即下令把赵绰杀掉。赵绰说:“陛下杀了我,也不能杀辛。”赵绰被押出去准备执行斩刑时,隋文帝又派人问赵绰:“你还有什么话可说?”赵绰说:“我一心执法,决不吝惜个人的生命。”隋文帝闻知此言,生气地把袖子一甩,进后宫去了,过了好长时间,才让人把赵绰放了。第…  相似文献   

13.
5月10日这天,天津方正出租汽车公司党员“的姐”王淑贤过了一个幸福的节目。这天一大早,“儿子”杨晓冬就拎着大包小包赶到她家,还没进门就喊:“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来看您了。”她的另一个“儿子”陈好亮也发来短信说:“今天是母亲节,可我远在山东不能回去看望,只能遥祝妈妈节日快乐!”虽然这两个“儿子”都不是王淑贤亲生的,但却比亲儿子还亲。一提起这两个“儿子”,王淑贤就乐得合不拢嘴。  相似文献   

14.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3,(10):19-20
“把五年前那一刻收藏起来” “最美警花”蒋敏最近比较烦。 现在,这名“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正没日没夜地连轴转。除了上班,其余时间全贡献给了儿子。蒋敏的儿子郑景快11个月大了,正需要悉心照顾。“忙、累。”这是蒋敏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我就像陀螺一样.天天围着儿子转。郑景半夜常醒,她和丈夫就得陪他玩。有了儿子之后.蒋敏“深届简出”,竟引起昔日朋友“抗议”。从前,蒋敏闲时会和朋友逛街,聚会,有烦恼相互吐露。  相似文献   

15.
我的孩子出生后,父亲给孩子起名为“继朴”,专门注明“继朴”二字是纪念我的外公严朴同志(苏南农民运动领袖,参加过中共六大、七大。曾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副部长,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49年在北平病逝。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我很感动,觉得老人真是个高手,给孩子起名起得好,把老太太的念想摆平了。  相似文献   

16.
感悟清贫     
“研究历史,了解别人不幸的遭遇,能增强自己对生活的信心。”这是一部外国影片中主人公的一句台词。联系我走向社会的经历,深感这句话极富哲理,对我的人生的确是一个启迪。那是今年年初,省有关领导和集团公司领导来到矿上慰问特困户。在半山坡上的一座家属楼里,住着一户三口之家:80多岁的老太太、50来岁的儿媳和20多岁的孙子。老太太的丈夫、儿子相继在矿井下因工死亡,仅留下了儿媳和孙子。老太太和儿媳相依为命,共同抚养孙子,谁也没有改嫁。前不久,老太太因摔伤瘫痪在床,儿媳伺候备至。尽管清贫,居室简陋,日子很是艰难,但却温馨和谐。当儿…  相似文献   

17.
名人趣事     
陈永群 《廉政瞭望》2012,(14):69-69
巴金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4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千就是20多年。1993年.巴金89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这时,巴金才笑呵呵地解释道:“小棠他可是我的儿子呀!”直把陈铁迪惊异得半天没喘过气来。  相似文献   

18.
徐阶的奏折     
王春永 《廉政瞭望》2012,(24):55-55
明嘉靖时,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是个臭名昭著的大奸臣,后来失去宠信被投入狱中。御史邹应龙和林润等人历数其罪状,把严氏父子陷害杨继盛、沈炼二位忠臣的事情大肆常渲染。他们把奏折给首辅徐阶看,徐阶看过奏折后问众人:“你们是想救严世蕃呢,还是想杀他?”  相似文献   

19.
铭记     
王婷 《学习导报》2012,(10):29-29
有一位老太太,她儿子长年在北京工作。老太太病危,儿子急忙往回赶。其实老太太已经没有生命指征了,我们为了等她儿子,就让呼吸机一直开着,药液慢慢地滴着。儿子来了以后,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在抢救室哭得死去活来,恨自己没有回报过母亲,而母亲就这样走了。他扇自己的脸,号啕大哭。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自焚者家属的控诉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古城开封 7名“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自焚的消息传来,全市居民十分震惊。   位于开封市顺河区苹果园东区六号楼自焚身亡的刘春玲家,四室一厅的大套房显得格外凄凉。刘春玲 78岁的养母霍秀珍老太太说,“思影从小没有父爱,全靠我和她妈把她拉扯大,孩子懂事又听话,真没想到她母亲会把她引向绝路。”   老太太痛苦地回忆说:“ 1989年刘春玲和丈夫离异,自从前年她迷上‘法轮功’后,性情大变,天天向李洪志的画像朝拜,对女儿不管不问,开始与我吵架。”“李洪志和‘法轮功’真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