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文萃     
《新长征》1997,(8)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李连仲在1097年6月2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不仅取决于资金、管理体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历史等,更倚重于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智力和科技的竞争,资源禀赋等因素将退居第二位。囚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围绕着如何加速科技进步正进行重大的战略和政策调整,争俐夺取21世纪的经济制高点。邓小平同志在南力谈话中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经济关键是振兴科技。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实现科学技…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当前,我们面临着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和迎接新技术革命的两大挑战,要做好这两件工作,从根本上说,必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这又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把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去,促进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使我们反和平演变更有力量。所以,思想工作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宣传和教育,并把它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3.
提高经济效益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十条方针的核心问题。把经济工作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是实现我国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的关键。要提高经济效益,在调整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对于改革经济体制、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以及改善企业管理等方面,必须采取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我对自然科学是外行。这次来到上海,碰到各位正在讨论制定十年科学规划,借这个机会我谈谈下面几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我国过去的科学基础很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今世界是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界,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因此,面临二十一世纪,强化高校人才资源的开发,为四化建设培养高精尖人才,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自主创新,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技术基…  相似文献   

7.
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文明时代,科技的进步和电子工业的发展以及信息业的突飞猛进,使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正在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潮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五大再次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全党同志必须边实践、边学习,把坚持学习作为紧迫而长期的重要任务。不仅要抓紧学习政治,而且要抓紧学习经济,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本文仅就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经济将不断登上新台阶,逐步由过去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要改变我国生产中高投入、低产  相似文献   

9.
正衡水市桃城区委区政府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共识,把高质量的标准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定做好建体系、搭平台、抓项目、优环境、补短板"五篇大文章",着力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先锋队,努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区、美丽桃城新局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益、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解答好的时代课题、经受住的时代考验。我们紧紧盯住现代化经  相似文献   

10.
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建》2005,(2):27-28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紧跟时代潮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判断党在当今时代的历史方位,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和国家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明确了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创新的方向性要求。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打开新局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党的建设迈…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国民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竞争。我们要在新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这既是推进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根本大计。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把发展科学技术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在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到来,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向21世纪的发展中,要求图书情报信息部门发挥优势,利用特长,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信息服务。现阶段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构建中,更需要多层次、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因此,客观上要求文献信息服务必须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现代化和社会化是文献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70年代以来,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带头学科,光导技术的现代革命浪潮席卷了全世界,它促使社会以惊人的步伐全面迈入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文献信息服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走现代化和社会化的道路。所谓文献信息服务现代化,就是利用  相似文献   

14.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国际格局日益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经济和科学技术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枝进步对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加大改革和开放的力度,增强国力,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论及经济建设时,总是把它与科技、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多次强调科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那么,在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中,经济、科技、教育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他是如何论及和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呢?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和民族素质竞争的时代,其实质是人才、教育的竞争。信息化的程度已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在加快,为了促进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许多学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争使我国的教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实事求是,循序前进,相互促进,迎头赶上。前两点是指要有科学的态度。毛主席在一九四二年整风时就提出了实事求是,这同样适用于自然科学。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仅要实事求是,循序前进,还要有雄心壮志,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和新动态。这些新趋势和新动态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党必须对国际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善于分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趋利避害,牢牢掌握国际经济合作与斗争的主动权,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才资本已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发挥着乘数效应.因而,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这场人才博弈中,我国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面临着人才流失、特别是高尖端人才流失的严峻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对于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人才资源强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才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诸因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开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把人才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作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制定战略和对策。一、确立以人才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我国长期以来在开发人才资源方面明显不足。我国与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