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期,培育社区防灾减灾文化、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先进的科学方法,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守护社区居民,通过社区工作方法中的社区教育、社区参与、互动交流与培训演习等实施策略更好地保障守护社区居民,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真正做到"防灾减灾从我做起"。通过社区教育提升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通过社区广播、电视、互联网、便民宣传栏、宣传  相似文献   

2.
正名流社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再加上山地众多,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这里常有出现。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的平安,名流社区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夯实基础,广泛动员全社区协同联动,共同参与到社区减灾的行动中来。经过多年努力,社区不仅显著提高了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还使居民得到了归属感与平安幸福的获得感。"社区减灾工作做得好,安装防灾减灾宣传栏、设置紧急避灾场所、配备应急物资……感觉我们社区的安全真正有了保障。"福建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徐州市丰财街道下淀社区原本是一个环境杂乱、风险隐患多的涉农社区。为了给居民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居住环境,社区党委关注民生安全问题,不断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普及,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在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进程中,社区积极动员居民参入其中,做到全员参与、预防为主,绝不让灾害变成灾难,确保了社区居民生活的稳定,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同时也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正>为保障社区居民的平安幸福,湖北省松滋市斯家场镇宝竹桥社区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健全组织体系,夯实设施建设,排查灾害隐患,丰富宣教内容,为社区居民筑起了一道防灾减灾的坚实长城。近些年,社区获得了多项称号,并  相似文献   

5.
为普及减灾救灾知识,增强减灾救灾意识,提高社区居民避灾自救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民政局严格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紧紧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思路,立足社区现有的机构,整合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近年以来,湖南省津市市以争创全国"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通过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先后投资200多万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区社区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普遍提高,社区应急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加强,大大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参与尤为重要。而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实现灾害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风险评估工作是提升防灾减灾工作成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理合务镇林寨社区、临邑镇国寨社区分别被民政部、山东省民政厅命名为2014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山东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近年来,临邑县通过健全完善社区防灾减灾制度、加大投入配备防灾减灾设施、建立社区救灾抢险应急队伍等措施不断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同时,临邑县还通过定期向社区居民  相似文献   

9.
<正>嘉业社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最大的保障房片区——岱善润福城西南部,区域面积近16.5万平方米。在社区成立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社区"两委"及辖区居民通过不懈努力创造了一系列优异成绩,获得了多项殊荣。同时,社区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努力提升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为居民构建平安家园。  相似文献   

10.
正应急避难场所是灾害突发时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社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礼乐街道结合本地实际,强调全民参与、有效利用、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切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从而大大提升了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和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期,培育社区防灾减灾文化、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先进的科学方法,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守护社区居民,通过社区工作方法中的社区教育、社区参与、互动交流与培训演习等实施策略更好地保障守护社区居民,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真正做到“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的影响,陕西省宝鸡市面临严峻的灾害风险。为了筑牢织密百姓的民生之网,宝鸡市将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作为创新社区治理、构建和谐幸福宝鸡的民心工程,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出了"党建引领主题化、社区减灾标准化、隐患管理网格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创建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社区的灾害风险,增强了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走出了具有宝鸡特色的社区减灾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沿阵地。一间防灾减灾办公室、一个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库、一间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室、一间灾后医疗救助室,一支386人的防灾减灾志愿服务队……江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吉安市崇文社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力量,创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多元化参与,形成了一个"党员领航、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的全覆盖防灾减灾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陈罡  李武 《中国减灾》2010,(2):42-42
2009年4月份以来,湖北省竹山县民政局采取五项举措,深入推进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从强化防灾减灾措施、加强舆论宣传、建立应急机制、进行实战演练着手,进一步提升社区应急管理和居民自我防范的水平,加快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步伐,提高了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促进北京市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工作,2011年10月19日上午,北京市民政局在朝阳区双井街道九龙(苹果)社区举办"减灾从社区做起——应急疏散演练"活动。200多名社区居民在社区应急广播系统、社区应急疏散避险地图的指示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容应对"突发事件",有  相似文献   

16.
<正>"这个减灾室蛮有意思,还能学东西,我们经常来!"新光社区的几位老阿姨,一边看着大屏幕里播放的灾害记录片,一边对记者不住称赞。与此同时,偌大的减灾室里,前来体验的社区居民兴致勃勃,络绎不绝。江苏省无锡市旺庄街道新光社区是一个农村社区,成立于2001年11月,在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社区的和谐发展。为保障社区居民安全、全面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社区狠抓防灾减灾的预防性、知识性、科教性、体验性和实用性,开展了一系列行之  相似文献   

17.
正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是做好基层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大力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不仅有效提高了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更全面提升了全市城乡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为了对已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的单位实现长效管理,巩固创建成果,镇江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成立了社会力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国减灾》2015,(7):61
<正>江苏镇江:举办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培训班3月6日,江苏省镇江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镇江市民政局举办了一期"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培训班,旨在做好"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增强城乡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浙江》2012,(15):64-67
在温州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后,平阳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适时提出建设幸福社区,把幸福社区建设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规划,健全组织体系,加大推进力度,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社会生活共同体和群众的精神家园,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0.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居民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社区的综合防灾减灾经验来源于基层的实践,它就像一面镜子,把老百姓身边最热门的减灾问题,最关心的减灾方式,最希望学到的减灾知识,以最快的速度让政府看到,促使政府和其他各界共同参与进来,从而使社区的减灾工作更上层楼,使老百姓的减灾意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