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昌华 《黄埔》2010,(5):31-31
一张老照片,一个甲子过后又回到了我的身边,那种激动与感慨,让我老泪纵横。  相似文献   

2.
雪域情缘     
听说农工党煤炭部支部主任王金石参加了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庆祝活动,笔者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采访了刚从世界屋脊归来的王金石。一张老照片在王金石给我看的照片中,一张黑白照片吸引了我的视线:左面是邓小平,右面是怀抱鲜花的十世班禅,中间走着一位英俊少年。“那就是我。”老照片引起王金石对往事的回忆。1959年5月,初一学生王金石接到老师通知:明天要参加一个活动,穿得整洁一些。王金石幼年丧父,母亲拉扯着他们姐弟四个,生活清贫。母亲管教甚严,要求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好报效祖国。王金石小学多次评为三好生,…  相似文献   

3.
正多雨的台北,87岁的曾东升老人已经适应,他只是担心老照片会被潮湿的空气腐蚀。为此,老人不仅为老照片过了塑,每隔一段时间还要拿出来检查。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承载着曾东升难忘的青春记忆,更是记录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台湾少年团"抗日史。  相似文献   

4.
竺丰 《今日浙江》2008,(23):103-103
这张老照片,是1978年拍摄的奉化食品厂生产车间。这家企业已经在上世纪90年代末转制解体。奉化市政协秘书长老董费尽周折,找到了这张照片5位女工中的3位。并把她们约到工厂原址。那儿现在是一个商住小区,原工厂的大门边建了一个小花园。在那个小花园里,我拍下了她们述说往事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从相册里取出一张黑白老照片,我戴上花镜,仔细瞅瞅,不禁一喜,啊,原来是46年前,解放军空军某机组人员与筑路民工劳动间隙的合影。头排右一裹着毛巾、席地而坐的女士,便是笔者。  相似文献   

6.
普济寺探幽     
熊燕 《今日民族》2012,(8):46-48
一张老照片某日,在整理云南省博物馆民族库文物资料时,意外发现一张已然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以一座藏式佛堂为背景,正中的活佛头戴法帽,身着龙袍,表情庄严肃穆端坐正中。后方左右站着两个手提净水壶的小喇嘛,前方左右两侧是一男一女。  相似文献   

7.
农工党早期创始人之一彭泽民之子彭湛东给编辑部送来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这张照片是农工党早期创始人邓演达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德国卡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回忆     
每当凝视这张珍藏55年的老照片时,我就沉浸在解放初期在中南海工作和生活的幸福回忆中。我是1949年3月从河北平山县李家庄到北京的。北平解放后,中央统战部首先进驻中南海,那时毛主席和党中央在香山。我们一些年轻的女同志就住在  相似文献   

9.
2019年的一天,在法国国际电视五台(TV5 Monde)一个纪念中法建交55周年的节目中,播出了一则寻人启事.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张60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上一个法国小女孩和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坐在一起.她叫西尔维娅娜·罗森伯格(Sylviane Rozenberg).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张老照片,照片中央端坐一位洁白胡须的犹太老人,6个孙男孙女围坐在他身边。照片充满平和温馨的美,每次看它都令我感动。老人的名字叫亚荷德格申维奇。他有10个孩子,其中一个早年去世,4个留在俄罗斯,他带着5个于1924年来到天津,十几年间繁衍成一个大家庭。他的儿子里奥和玛丽亚结婚,生有3个孩子:诺曼、维拉还、菲舍尔。里奥和父亲还有未出门子的妹妹沙拉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1.
这是我从今天——2000年6月16日《南方周末》第一版上剪下来的一张张志新同志的照片——一头黑色瀑布般秀美的头发,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一个丰润而紧抿的嘴唇,一张充满青春气息的脸庞……无论是谁,都可以从这张“老照片“上读出“美丽“二字——不,不仅仅是美丽,还有五十年代少女所特有的纯真朴实。但是,如果联想到这位美丽的女性后来的命运,眼前的“美“就显出了悲剧一般的沉重与崇高。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国家报纸除了在某些特殊的时候刊载领袖人物的大幅肖像照,好像从来还没有为哪个非领袖的公民登载过这样的照片。而现在,《南方周末》把这份殊荣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1)
<正>1999年,我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接待台盟中央组织的老盟员参访团时见到了林云老人。相谈之中,知老人原名王正南,台南人,是1940年参加台湾义勇队少年团的抗日老战士,又是1951年参加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老盟员。此后,我从各种史料中读到了林云老人即台胞王正南的更多事迹,心里肃然起敬。兹介绍两张老照片以纪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文化产业该怎样拥抱这个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省青联常委、博雅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曹永彬用一个演示开始了他的回答. "这是一张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时的老照片,名字叫'凌空除险',这张照片背后有什么故事呢?打开手机小程序,扫描照片,...  相似文献   

14.
他学新闻出身,成绩斐然,却在业余时间开辟另一个天地,为了爱好投身收藏;他半路出家,偶然走进收藏领域,却潜心研究,成为此领域内屈指可数的专家之一;他痴迷收藏,眼光独到,却从来不碰炙手可热的古玩金石,只醉心于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他不是作家,却著作等身,从影像的世界出发,挖出了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张老照片,承载着人们的回忆,是历史变迁的记录,也是社会发展历程的见证。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祝福祖国华诞,展现民政人的奋斗历程、精神风貌和民政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巨大变化,增强民政广大干部职工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民政部政务新媒体联合《中国民政》杂志社开展"民政老照片"征集  相似文献   

16.
正老照片是历史真实的影像记录,蕴含着时代细节,具有丰富的人文信息。考证老照片,读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可以为史料补遗。金秋九月,笔者应黄埔后代杨平生之邀,从北京来到陕西省周至县哑柏镇杨家老宅,杨平生指着一只民国铁皮包边木箱说:"这是我父亲杨俊民在中央军校七分校当军需官时使用的箱子,是他返乡时带回来的,从不示人,连家里人也不知道这里面装有什么宝贝。文革开始,我父亲担心因历史问题被抄家而失去  相似文献   

17.
"我总是觉得老照片的了不起,这种感觉不容易解释。但也许我用不着说明,你也会了解我的意思。我指的是一种心中油然而生的惊奇感。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仍留在老照片上古怪的衣服和已经消失了的背景,心里明白,你所看到的,曾经是真实存在过的。光影的确从这些已经消失的面孔和物体上,反射而进入镜头。那些人和事曾经真的存在,面对着一架照相机。当时你原本可以走进那地方,同那些人说话,也能真正进入那些过了时的老建筑里,  相似文献   

18.
钟河林 《两岸关系》2012,(11):31-33
一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在不断前行中停下脚步,回望过往的人和事,以便于我们在前瞻与回眸的辩证统一中,走好当下的路。老照片,作为过往历史的最真实影像,可能是这种回望的最好载体。因此,从2011年9月开始,历时一年,我和我的同事们,以及曾经在海外成功举办过百年中国老照片展的北京东方天歌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策展人毕春萍女士,一起策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23)
正当人们在一箱一箱的底片中发现"Vivian Maier"的名字时,这位才华横溢的孤独老妇刚刚离世。这个一生以保姆为职的摄影师,身后留下17万张底片。虽然各界对她的作品评价各异,但所有人都不否认她的照片"极具感染力"2007年前,美国地产经纪人约翰·马洛夫不会想到,自己会在某天忽然迈入艺术收藏圈。当年,马洛夫打算编纂一本关于芝加哥的地方志,出版方要求他为这本书提供200余张取材于本街区生活的老照片。马洛夫花费差不多一年时间搜集这些旧照,他想到去一些本地拍卖行试试运气,于是花了近400美元拍下了一箱老照片和旧底片。据说是一间民用仓库因收不到租金,将库中旧家具及杂物拿出抵卖。  相似文献   

20.
蚕桑之死     
1999年,在一个世纪即将终结之时,社会上普遍地有一种世纪回顾与追索的情绪。我在自己任职的报纸副刊上编辑了一个《百年安庆》专栏,这个专栏以不同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结合字,介绍安庆百年来的变迁。就在这个时期,我见到一幅拍摄于上个世纪的老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