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     
《南风窗》2007,(2):9-9
煤炭之惑中国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现在,中国消费着世界上1/3的煤炭,80%的电力和75%的家庭供暖要靠煤炭。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正在失去对煤炭工业的控制,自2001年到2005年之间出现的煤矿,一半左右都是由地方官员建立的、设施陈旧的小煤窑。这些小煤窑野蛮开采,破坏资源,并造成了千百万矿工的死亡。1999年,中国曾暂停批准建设小煤窑,但禁令一解除,马上出现了更多的小煤窑。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06,(1)
2005年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中国GDP总量折算成美元已经超过意大利了,排名世界第六位。2004年中国的GDP总量,多增2.3万亿元,增加16.8%。这次经济总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的增加,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3万亿元,占93%,原来我们低估了第三产业的规模。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六位,但2003年到2004年,意大利因为欧元的升值,成为第六位,中国成为第七位。这次普查的结果,中国GDP总量折算成美元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这似乎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媒体     
《南风窗》2013,(18):12-12
中国经济没撞上"南墙"英《经济学人》8月17日纽约时评员一直胆战心惊地观望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走向:经济增长从早期的两位数陡降到7.5%,但投资率却畸高不下,超过GDP的48%,而国民负债总额约占GDP的200%。中国经济增长从当初风驰电掣的10%降到今天的7.5%,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是结构性放缓的良性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将其定  相似文献   

4.
坚毅的非洲     
从"绝望的非洲"到"非洲崛起",从"游猎和人道主义救援场所"到"赚钱的地方",过去10年间,世界特别是西方不断转变着看待非洲的眼光。当欧美国家为金融危机焦头烂额,欧洲可能还需10年才能复苏,面积相当于3个中国、10个印度的非洲,正凭借出售石油、天然气及矿产等原料—更为重要的是持续增长的巨大内需,驱动着GDP7%的高增速,并且能在未来10几年保持这个速度。非洲联盟前主席让·平(Jean Ping)6月在北京发言称:"已有13个非洲国家的平均增速在6%~11%之间,加纳的经济增速达到14%。埃塞俄比亚没有石油、没有矿产,也能达到超过10%的经济增速。"  相似文献   

5.
媒体     
《南风窗》2008,(8):12-12
当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今年夏天齐聚北京时,除了激烈的体育比赛,他们还要进行另一项竞赛,那就是看哪个国家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多的国家?哪个国家是空气和水的头号污染者?哪个国家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者?到奥运会举行时,中国可能在以上的几个或大部分领域已经赶上甚至超过美国了。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的18%,估计到2020年会超过美国排名第一。国际性的能  相似文献   

6.
最近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800个左右,每年转移农村人口1000万人,10年中有超过1亿的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可以预见,在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城镇城市化水平将由目前的近34%左右提高到50%,也就是说,将至少有一半人住在城市里,古老的三七开的城乡格局将被彻底打破,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将步入城市化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媒体     
《南风窗》2005,(15)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与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国家相比较,它的经济正以最快的速度增长。同时,它的环境问题也是世界上比较严重的。中国电能的75%都是由烧煤的火力发电站提供的,只有20%左右的电能来自大规模的水力发电站,而核电站提供的电力仅占非常小的份额。到2020年,根据正规的预测,燃气站可能满足中国15%的电量需求,而核能可能扩大到约5%。同时,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同一时期对电能的需求将翻一番,从深圳到成都,电量的供应已经不稳定。去年,中国的3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的24个承认缺乏足够的能源。显然,大规模的燃煤发电是不可避免的了。中国能源规划者认识到,提高能源的利  相似文献   

8.
李威 《南风窗》2012,(18):71-73
与10年之前"鲶鱼来了"的喧闹相比,历经了金融危机之后的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又怀揣着怎样的新谋略?其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呈现什么样的新变化?对于监管层而言,又该怎样转变监管思路?2002年,花旗银行亚太区总经理查理·布朗在某次官方论坛上曾预言,10年后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市场份额不会超过10%。10年之后,来自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最新报告印证了这  相似文献   

9.
甄静慧 《南风窗》2010,(5):46-48
港产片《超级学校霸王》里有一句台词:"在我们50年后的世界,性生活是犯法的,因为那时艾滋病已经到了失控的程度,政府唯有下令禁欲,直到所有艾滋病人消失为止。"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性传播总比率已超过50%,首度成为第一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亚太甚至远到俄罗斯、中亚、中东和欧盟等地的经济力量都日益扩大,这越来越影响到中国的近邻和主要贸易伙伴对国家安全的考虑。随着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13%的年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料到,在下一个10年,中国将从购买力平价角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日本经济不能摆脱萧条,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了。 外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已经把中国大陆变成“世界工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统一的商业体系和迅  相似文献   

11.
策划人语今年中国的"两会",被境外媒体描述为"告别GDP崇拜,缔造幸福中国",中国自1997年始"一直坚守的图腾般的经济增长目标""保八"也第一次淡出了国人视野。"十二五"期间,GDP增速被定为7%。如何让普通民众感觉更幸福成为本次"两会"的一大亮点,在"两会"热点问题中,民生问题更是占了一半。"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希望到2015年城镇化率提高到51.5%。外媒把中国城市化进程形容为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实验"。将承载超过中国半数人口的城市,如何让幸福感与城市化同步,缔造对百姓来说具有竞争力的城市?  相似文献   

12.
石勇 《南风窗》2012,(1):10-10
到了下决心废除一系列阻碍真正的城市化、阻遏国民权利平等的制度的时候了。一个数据在描述中国的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北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中国历史上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这似乎足以告慰从100多年前就开始的"现代化"梦想。一日千里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的用户已超过7000万户,遍布160个国家和地区。据专家估计,5年后全球网络用户将突破2亿。中国用户现已超过10万户,并仍在以15~20%的月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肖洋 《当代世界》2012,(8):40-43
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及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发清洁、高效、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是中国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2012年3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建立完善的页岩气产业政策体系,正式拉开中国施行替代能源战略的序幕。本文从国际能源经济秩序转型的视野出发,探讨中国替代能源战略的全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媒体     
《南风窗》2013,(21):12-12
01小南海大坝争议英《经济学人》9月21日中国政府斥资52亿美元在重庆建造小南海大坝被指欠缺考量,专家称该地坡缓、水流慢,发电量仅达其下游三峡大坝的1/10,但却淹没了中国盛产稻米的富庶地区,并且威胁到长江流域的稀有鱼种,极不环保。但讽刺的是,该大坝建造的最终目的却是环保诉求—2012年国家总发电量为1145千兆,其中758千兆是煤炭发电,计划到2020年来自清洁或再生能源的电能消耗比例从目前的9%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出版的《当代中国杂志》刊登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C.W.肯尼思·肯题为《中国不平衡经济增长》的文章。文章以大量的研究发现和成果为基础,预测中国在21世纪早期将出现10个大都市经济圈,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进一步在宏观策略和实际政策方面就中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中国经济在过去25年中取得了年均增长超过9%的奇迹。在21世纪之初,当全球化推动世界走向成熟的知识经济之际,中国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成为国际事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关于中国政治经济的前景有多…  相似文献   

17.
’92中国空难备忘录 1992年是世界民航的多事之秋。 1992年是中国航空的灾难之年。据国内外报道,1992年世界各国、地区民航公司共发生飞机失事15起,毁损各种飞机十多架,伤亡人员1000余人,直接损失超过20亿美元。仅去年下半年,我国民用航空就发生5起空难,坠毁飞机5架,伤亡400余人,经济损失和事件影响非常严重。这在近20年世界民航史上是鲜有的。7月31日的南京市 7月31日下午3点06分,由南京飞往厦门的GP7552次航班2755号飞机.满载116名乘客和10名机组人员,开始在跑道上滑行。约1分钟后,客机突然失控,滑出跑道,冲过600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正以不同的心情注视着苏联改革的进展。这是可以理解的。比起除中国以外的其他任何社会主义国家来,苏联改革的成败的影响要大得多。不管苏联咄咄逼人的大国沙文主义恶习多么令人厌恶,苏联作为年龄最大、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最为雄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地位,使人不能不承认这一点。主要由于上述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出版,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国际社会。一、决定苏联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从客观形势上说,苏联社会的发展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改革的形势是不可逆转的。苏联目前最大的威胁是经济发展的停滞状态。以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为例,八五计划期间是7.7%,九五计划降为5.7%,十五计划(1976-1980)又降为3.7%。81年为3.2%,82年只有2.6%。经济增长速度的明显放慢从经济本身上看,原因在于苏联长期以粗放经营为主,科技的发展抓得不得力。当苏联人津津乐道其科技发明占世界的1/3,其科学家占世界  相似文献   

19.
赵义 《南风窗》2012,(19):10-10
8月31日,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2012广州论坛.新型城市化发展高峰论坛"。此次论坛是广州论坛的第三届,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国社科院、中共广州市委、中山大学共同主办。广州走新型城市化的雄心在中央级智囊机构和国内外有影响的著名学者那里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未来5年中国的发展战略之际,广州这个国家中心城市的选择抓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新型城市化。21世纪影响人类的两件大事之一是中国的城市化(斯蒂格利茨语),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未来中国城市化的走向,不仅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发展的持续性,也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媒体     
《南风窗》2009,(16)
1【美】《新闻周刊》7月27日中国为何没全球品牌?在你从未听说过的公司之中,华为或许是最好的一个,而这恰恰是中国的问题所在。华为1988年由解放军的一名前军官创立,启动资金不足4000美元。随后,它逐渐从一个小进口商壮大成为了一个巨人,去年它的收入增长了43%,超过180亿美元,即将超过诺基亚、西门子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