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维德 《求贤》2011,(12):52-52
近日下发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大纲中要求,全国公务员将在“十二五”期间轮训“官德”。如何培训提升“官德”、公务员如何才能达到德才兼备的境界,是各方对公务员“官德”培训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张进运 《奋斗》2001,(12):5-6
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领导干部来说,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官德”修养。一个领导者的“官德”如何,对社会及干部、群众的影响是巨大的。古人常说,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的生存,道德薄弱就治理不好国家,而“官德”尤甚。“官德”的核心是政治修养,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     
《官德》 日前,散文家梁衡所著的《官德》一书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该书为庆“两会”胜利闭幕,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而著,为全国首部宫德培训普及读本、“十二五”期间全国党政干部“官德轮训”必选图书。  相似文献   

4.
张飞燕 《世纪桥》2009,(24):9-11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的“官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且在党内和社会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影响力和辐射力。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裁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素质,特别是“官德”素质如何,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一般来说,青年干部应具备的“官德”素质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大公无私,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勤政为民;品行端正,形象良好;依法行政,文明施政;开拓创新,勇于拼搏。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的“官德”出现问题集中体现在某些掌握着公共权力的官员在权力运用方面的不道德。领导干部“官德”失范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缺乏伦理规范和法律秩序而导致的行政主体伦理失范。为避免行政伦理失范所带来的领导干部“官德”失范,必须加强“官德”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和对领导干部的信念教育,重新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官德”是从政者的政治操守和职业道德,是从政者社会道德与公民道德在行使权力中的集中表现。百姓看“官德”,就看领导干部能否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能否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下面,笔者想从群众眼中的乡镇领导干部的“官德”,粗浅分析应如何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赵爽 《新长征》2006,(9):64-64
俗话说:“人有人品,官有官德。”如果说,“仁、义、礼、智、信”是一个人人品的评价坐标,那么,“八荣八耻”就是为官者官德的最低底线。  相似文献   

8.
叶再春 《前线》2012,(7):116-117
对领导干部而言,道德更集中的表现是“为官之德”,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官德”。6月18日,北京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科院联合组织专家编著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面世。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大学、解放军后勤学院、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出席该书出版发行座谈会,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官德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对“德”解释为“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备、德行”等。官德,指的是官员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政治操守。培养良好的官德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德政”即“为政以德”,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而“官德”或称“官品”又是“德政”的重要内容。纵览儒家经典,这样一个观点非常鲜明:为政做官需要各种各样的条件,具备“官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人事之大经,政事之根本”。无德行政则“不能怀远”;为官重德...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之初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思想是对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继承和创新,它既植根于中国传统道德沃土之中,又完全不同于古代的“德治”;它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其本质是“以德治人”,其途径是通过加强干部道德即“官德”建设,影响、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水平;其关键在于加强“官德”建设。一、新形势下强调加强“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各级干部来贯彻执行,只有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与党同心同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1,(16):49-57
“官德如风,民德如草,官风正则民风纯。”中国古代讲求“以吏为师”,中共执政更是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提到同一高度。然而,在全社会道德体系正受到市场经济严重冲击的背景下,近来屡见不鲜的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疏漏、换届选举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群体性事件中的“雷人雷语”,无不让新时期的“官德”蒙尘。  相似文献   

13.
要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抓好官德是重心。官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它关乎党风、民风和国计民生。目前,总的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官德主流是好的,但仍然存在自律性差、表率作用差、道德品质差、政策水平差等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官德教育,强化爱岗敬业意识,强化自律意识。坚持“德”、“位”统一的用人原则、建立行之有效的“官德”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官德”是社会道德的核心 ,是有效行政的基础 ,是遏制权力腐败的内在屏障。加强“官德”建设 ,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实施“以德治国”的关键。加强“官德”建设 ,当务之急 ,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官德”体系 ,激活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机制 ,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 ,实现领导干部“有德可依 ,有德必依 ,失德必纠” ,并以此推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为官贵在“实”俞锋世人常叹做人难。难在何处?我理解大概唯在“实”上。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也就不失为一个高尚的人。做人难,做官尤难。老老实实做官,实实在在为政,脚踏实地做事,是对做官的起码要求。要说官要有“官德”,这“实”无疑是“官德”之核心。如何做一个...  相似文献   

16.
百言堂     
《正气》1999,(6)
为官当先有做人要有道德,当官更要有“官德”,否则,千人唾骂,千夫所指,弃为独夫。要做有“官德”的官,秘诀有三:一要清。首先头脑要清醒。无论何时何地都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让别人花言巧语迷惑,导致偏离“航向”。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树立正确...  相似文献   

17.
“德者,得也”。没有“厚德”,不能“载物”,无论做事还是做官,都可能会栽跟头甚至酿成祸患。加强官德建设,陶冶高尚情操,对每名党员干部来讲,既是一个紧迫课题,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对党忠心诚心是党员干部最可宝贵的“政治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是加强官德建设的核心。马克思说过:“不可收买的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  相似文献   

18.
传统官德是传统持盈论中一份有价值的政治道德理想。贯乎传统官德的主旋律是内圣外王、是持盈保泰。“天道—义务—德性之中”的持盈架构维系住传统官德中的持盈意识,官德,已经在存在论意义上,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在。但是这一官德持盈观究竟何以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政治防线,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官德,往往是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权力观的集中体现。什么是官德?官德主要是指为官者在其权力运用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格品质、思想境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总和。从古到今,官德是一些成功政治家着力追求的崇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处世观,曾激励中华民族志士仁人二千多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相似文献   

20.
刘森 《党建》2010,(6):48-48
“政者,正也。”古往今来,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即“官德”始终受到社会关注,被视作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树立良好的官德,才能逐步养成应有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增强自觉遵守制度的内心动力;才能自觉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自觉养成按制度办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