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中共十六及十七大都明确指出两者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也指出人民当家做主过程的路径依赖,即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并以党内民主来影响和带动人民民主.可以说,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步.党内民主虽不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但对人民民主的发展却起着根本的决定作用.因此,笔者在阐述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关系时,进一步提出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理由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但是由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复杂性与曲折性,使得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忽视了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没有得到落实。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新路径。在坚持党的领导根本原则前提下,通过制度机制,监督机制,参与机制,学习机制的相互作用促进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共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后.发扬和扩大"党内民主"的命题.其理论话语体系由过去属于党建领域的问题已跃升为推进整个国家民主建设的战略抉择在中国.党内民主所具有的能够推进人民民主发展的优势.都充分说明了"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实现党推进政治现代化的一个战略性一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何种路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发扬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的作用.充分挖掘现有体制内有效政治制度资源.以期促进中国式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在党内民主上下工夫,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出发,为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所作出的战略性选择。其实现路径为: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把学习和研究党内民主制度问题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以党内民主的示范为中介和桥梁;以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各种形式的互动为机制。这一民主建设的途径必将有效地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成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党内民主,不仅是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成都的实践证明,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选择,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从发展党内民主走向人民民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扩大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是一种战略的选择.人民民主不是党内民主的简单外溢,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需要一套运行和实现的机制:包括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价值示范效应、党内民主的实践对人民民主的经验性示范作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制度互动关系,以及党内民主升华为人民民主并创造出中国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中国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走一条创新之路.我们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探讨党内民主是否可以扩展为党的民主,后者更具有理论逻辑、宽广的外延和更可行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9.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结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需要解决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问题,把党的民主与人民民主有机结合起来,则可能是三者统一的有效路径;建立健全民主授权机制无疑是这两者的一个结合点。 相似文献
10.
一、从民主政治发展的高度认识通过扩大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选择1、30年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1.
实现党代会的监督职能是提高党内监督质量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党代会的监督职能,才能使权力监督普遍法则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使党内民主法治监督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分散的监督力量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对提高党内监督质量起关键性作用.由于当前党代会最高监督机关的理论定位与法规定位错位,党内法规对党代会监督职能规定不全,其规定的职能尚难以落实,党代会监督的基础不坚实,实施监督的组织资源不足等原因,导致党代会履行监督职责不力.要实现党代会的监督职能,应健全党内法规以明确党代会最高监督机关定位,构建动力机制以促进党代表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实行党代会常任制以夯实党代会监督的组织基础,并创新党代会监督的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2.
集体经济取代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集体经济的推广与使用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超前使用同样会破坏生产力。尽管集体经济通过五个方面可以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但在建设集体经济中,一是政府要作为,二是政府在作为中应当通过利益导向逐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党内和谐是指党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形成的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一种关系状态,是党组织的存在状态与工作的运行状态。党内和谐的内涵从宏观角度看,包括政治上的和谐、思想上的和谐、组织上的和谐、作风上的和谐、制度上的和谐、能力上的和谐;从主体的角度看,包括党员与党员之间的和谐、干部与干部之间的和谐、党员与干部之间的和谐;从组织的角度看,包括党组织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衡量党内和谐的标志有:认同感、归属感、协调性、亲和力与执行力等。实现党内和谐,要以伟大事业来统领,以创新理论来武装,以科学制度来规范,以优良作风来保证。 相似文献
14.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首要问题。从我党的实际和党内民主发展的要求出发,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必须进一步提高党员自身的民主权利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中的作用,推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实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党要实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关键在于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按照转变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目前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如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切实保障,党的代表大会和党委全委会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贯彻不彻底等。针对上述问题,应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发展党内民主;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发展党内民主;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朱少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6)
民族区域自治属于民主政治范畴.世界上不同政体的国家有不同的民族治理模式,中国采用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解决民族问题,是由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国情决定的,也是符合各民族人民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的.本文从民族区域自治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广西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经验与启示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Neil Robinson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2003,1(2):149-166
This review looks at the failure of Russia to consolidate democracy over the past decade. Most explanations of this failure concentrate on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particularly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idency. The design of Russian democracy has undermined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lessened the chance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the future by weakening two preconditions for democratic maturity in Russia,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on legal and political space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ederal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market economy. The review concludes by asking whether, and in what dimensions, Russia's partial democratic system can be stable. 相似文献
18.
党领导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对策研究——基于实证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中,农村党组织面临着许多复杂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其根本出路是要加强党领导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此,一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二要完善党组织选举与群众选举相结合的方式,三要完善实践中民主要素的构成。 相似文献
19.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为此,要把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嵌入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制度框架之中,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机统一起来,把“为人民执政”和“靠人民执政”有机统一起来。其前提是澄清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知行合一的前提下不失时机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20.
落实党员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员是党的主体。党员主体权利能否得到保障 ,决定着党内民主的实现程度。因此 ,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在于保障和落实党员的权利 ,这必须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各项权利的落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