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世纪行》2014,(1)
<正>一、雾霾当道,行人出门戴口罩"雾霾"从以前的书面词汇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每每遭遇雾霾天气,全社会都会紧张起来。政府紧急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机动车限行、污染企业停产,舆论也会痛心疾首,或反思雾霾根源、或呼吁节能减排。然而,当一场风吹散雾霾、一场雨洗涤空气,人们重新迎来蓝天白云之时,曾经的决心和誓言很快就会被抛之脑后,工厂烟囱重新冒起浓烟,城市里的车流依然望不到边,直到新的一轮雾霾天气不期而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  相似文献   

2.
<正>秋冬季节,雾霾天气频发,如何自我保护,有几个对策供大家参考:逃雾霾天,条件允许的话,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逃离雾霾地。躲重度污染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的症状会加剧,健康人群也会出现症状,人们应减少出门,尤其有心脑血管病、呼吸疾病的患者及儿童和老人。在家里时,应关好窗户。开窗透气应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将窗户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范围雾霾天气频现,但多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但今年,紧随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等四大雾霾重污染区之后,沈阳、长春等东北主要城市也接连出现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超过350微克/立方米,属严重污染。对此,日韩等国已有连续报道,称东北雾霾天气已波及到周边邻国局部地区。这说明此次大面积雾霾污染已造成不良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发生了多次中度、重度、极重度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也令PM2.5污染治理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那么雾霾都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PM2.5又是什么?对我们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我们该做些什么呢?雾霾的成份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人类纤细头发的直径大约是50-70微米)的颗粒  相似文献   

5.
《天津政协公报》2011,(11):56-56
<正>秋冬季节,早晨常常会出现大雾。大雾不仅影响交通安全,还会引发不少疾病。呼吸道疾病: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等悬浮物,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一般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心脑血管疾病:浓雾天气压比较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月份,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霾面积扩至143万平方公里,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其中,北京一个月内接连发生四次严重雾霾天气,仅有5天无霾。如此集中突发的雾霾天气将公众的视线一下子聚焦到大气污染问题上。虽然从表面看来,大气污染并不直接危及人的生命;但这种威胁是以一种慢慢渗入的方式,危害公众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3)
正2015年入冬以来,北京遭遇了又一次严重的雾霾天气,甚至启动了最高级的红色预警。更有报道称北京此次雾霾的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历史上著名的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3日之后的一周时间里,伦敦经历了严重的烟雾污染,由此原因直接导致4000人丧生,伦敦市区的能见度低至零度,伸手不见五指。且不论此次北京雾霾和伦敦烟雾事件是否具有可比性,雾霾在近几年受到媒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传统的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解决,灰霾、光化学烟雾等新的污染问题又接踵而至。近年来,我国城市雾霾污染天气日益严重,受雾霾影响的区域之广,污染程度之重,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由此,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国内、国际关注的焦点,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也面临着巨大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为了控制大气污染而引起的雾霾采取机动车限行和购车摇号的政策。这个政策对于控制大气污染和雾霾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雾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机动车。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了以大气颗粒物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气。进入2018年11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已发生了多次严重的大气污染和雾霾天气,持续时间均在3天以上。国务院在2013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  相似文献   

10.
雾霾的主要构成物质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对人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2012年冬天以来,中国多地连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大气污染形势颇为严峻。雾霾天给民众生活带来了烦扰,如何驱散灰霾,持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肖余恨 《群众》2015,(4):73
<正>两会之后,一则治霾"军令状"落空的新闻,在舆论圈里回旋。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公报披露,重点监测的全国161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未达标的城市超过90%。此前的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污染状况,全国31个省(区、市)与环保部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立下治霾"军令状"。同时,各省级政府也与其下辖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协公报》2013,(1):47-48
<正>前不久,我国东部各地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我市机动车尾气、灰霾等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大气污染,已逐步从单一的煤烟型污染,演变为复合型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气候环境。一、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1、燃煤污染依然较重。长期以来,我市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偏高,2011年占58%,煤炭消费总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已被雾霾持续笼罩多日。在这样的天气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并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二审"。据悉,近年来,我国环境形势严峻且压力继续加大:四分之一的国土遭遇雾霾笼罩,10%以上的全国耕种土地遭受重金属污染,9成地下水遭污染……有环保领域"基本法"之称的现行环境保护法自1979年试行,1989年  相似文献   

15.
媒体热点     
<正>雾霾首次纳入自然灾情养老地产成考核指标89岁老母雨夜被儿子赶出家门★雾霾首次纳入自然灾情道理通过辩论而清晰"雾霾"在2013年成为年度关键词,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情,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这则消息马上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热议。争论最激烈的莫过于雾霾到底算"天灾"还是"人祸"。不少媒体、网友甚至环保工作者对这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自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4,(2):53-54
雾霾首次纳入自然灾情道理通过辩论而清晰 “雾霾”在2013年成为年度关键词,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情,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这则消息马上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热议。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言犹在耳,进入新一年的北京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雾霾天气。厚厚的灰尘颗粒笼罩在中国中东部徘徊不散,仿佛“会呼吸的痛”,  相似文献   

18.
今年年初各地频发的雾霾天气已经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极度担忧,近期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的集中关注则进一步加剧了大家的这种担忧。许多公众在互联网上爆料称,一  相似文献   

19.
1月28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能见度降到500米以下,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其实不只是北京一地,中东部地区也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霾预警。  相似文献   

20.
刘彦华  启晨 《小康》2014,(3):22-26
2013年,中国经历了数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最严重的一次曾波及17个省份。“雾霾袭城”已不仅局限在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华北、华东地区,包括西南边陲广西、中部省份湖北等在内的多个省市区也纷纷“沦陷”。2014年春节期间,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除夕夜,邢台、济南、南京、西安等众多城市更是遭遇“爆表”。“雾霾”这个环境学专业词汇成为了2014年“两会”关注的重要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