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培养新型农民,必须提高认识,找准问题,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加大培养力度,壮大新型农民队伍,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一、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一)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点在“乡村”、重点在“村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就要培养新农民。从社会…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要重视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进程和质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在物质基础、农民素质、环境改善、村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贫困地区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因地制宜地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民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整个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既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又要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援助形式支持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形式主要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扶贫、文化捐助、文化赞助等。充分发挥这些援助形式的作用,对于我们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补齐农村文化短板、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先荣 《唯实》2006,(9):121-1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民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恩施市白果乡致力于实施以"三千农民换脑筋"计划为主的农民培训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广大农民,农民是社会主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现状不客乐观,而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见加强农民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荣 《唯实》2006,(8):121-1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民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孟繁宏  刘志勇  马彦 《奋斗》2006,(9):46-47
建设好新农村,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总体规划,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最为迫切的任务.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离不开农民的受教育问题,笔者试就此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农民的话语权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为,能否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民心工程,让8亿农民从中切实得到实惠,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关键之一就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农民的话语权。因为,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幸福指数是否提高了,他们也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已经快两年了,政府、学者等局外人士已经深入参与到这场建设农村的运动当中,政策和文章源源不断的出现。然而,中国9亿农民——政策设计的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却出现了集体失语的尴尬现状,农民主体成了一句空话。本文认为让农民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并不是朝夕之间能够做到的,农民、政府和制度三个层面都有不利于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因素。目前,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才能真正的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素质缺位深刻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农民素质缺位的原因既有内在的更有外在的,只有深入实际考察分析,才能更好地提出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06,(7):34-36
绥化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农民中选择有特长、有文化、有思想、有威望的能人,广泛开展新农村中心户创建工作。目前已发展到10万户。实践证明,中心户建设是培养新型农民,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实现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好载体、好方法、好模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赵隐珠 《求实》2006,(Z3):247-248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新农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使他们的地位和素质提高起来。因为说到底农村是农民的家园,新农村主要是要农民自觉地创造、自觉地维护、自觉地发展。有什么样的农民,就有什么样的农村,没有新型农民,新农村只会徒具形式,新农村单靠外力是建设不起来的。就目前我国现存的状况而言,农民在整个社会阶层中,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原因,农民在财政公平、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如何保障农民的权利提高他们的素质,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应该成为建设新农村工作中的一个亟须研究和落实的问题,目前围绕农民需突出解决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已经快两年了,政府、学者等局外人士已经深入参与到这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活动当中,政策和文章源源不断的出现。然而,中国9亿农民——政策设计的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却出现了集体失语的尴尬现状,农民主体问题并没有落到实处。当然,让农民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并不是朝夕之间能够做到的,农民、政府和制度三个层面都有不利于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因素。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才能真正地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强调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农民知识贫困的问题将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农民的知识贫困是农村经济贫困的重要根源,只有解决了农民的知识贫困问题,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中,农民表现了惊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内因和决定性力量。同时,农民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主体,只有以农民为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实际意义,为此,就要不断增加农村经济社会的各种资源,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