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文亚青 《求索》2008,(4):39-41
文章通过对A公司员工信用认识、信用行为、信用建设、信用管理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论证了构建含道德信用、经济信用与法制信用三位于一体的全面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广大企业规避信用风险、实现持续稳定地增长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
营销信用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营销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视角剖析营销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三大问题;分析提出营销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包括建立营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全程管理模式、建立和健全营销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和营销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定量确定风险系数和在定量综合评价营销信用风险和风险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制定风险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企业信用销售的风险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娜 《前沿》2005,(9):112-115
现代企业管理中,信用销售成为企业增加产量,提高利润的有效途径。而企业对信用销售的管理已经不能仅依赖于财务部门就能解决问题。本文从信用销售风险的产生原因到风险的控制管理,通过前期评估、中期控制和后期总结三个阶段详细论述信用销售产生的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颖  王希俊 《求索》2013,(2):42-44
信用风险一直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风险之一.伴随着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双重演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环境日益复杂。需要寻求积极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调整风险头寸。信用违约互换通过对信用风险进行剥离、重构、定价和转移。从而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违约互换的避险原理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中面临的障碍.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皖  黄琪 《求索》2011,(2):31-33
建设项目要及时甄别、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信用问题,提高处理各类信用问题的效率。在建立高效的全面信用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过程中,除了要及时应对处理好信用关系,信守承诺,在企业中搞好道德建设、塑造诚信组织、制定出完善的信用政策规范外,实施建设项目双向全程信用风险管理在企业整体组织设计中的地位与安排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完善民营经济融资支持政策制度体系,需健全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引导投资者正确看待信用风险释放;进一步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不断推动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的信用缺失问题比较严重,表现之一就是工程项目业主大量拖欠承包商的工程款。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建筑承包商应该针对业主的信用状况,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判断业主的信用等级,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降低信用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金融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其自身存在天然的脆弱性,金融信用风险是金融信用脆弱性的集中体现.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为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向纵深扩散提供了外部条件,国内的信用安全常常被国际市场冲击,造成金融信用危机.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与开放发展过程中,金融信用体系的脆弱主要体现在银行体系的脆弱上,亟需进一步健全企业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金融信用制度环境的建设,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eID对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三大意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信用中心主任章政:关于对当前中国的信用状况的基本认识,我有以下三个基本判断:其一,社会对信息作用的认识,还处于较浅的层面;其二,社会的信用风险随着网络的普及在逐渐加大;其三,未来几年将是中国信用风险集中爆发时期。此外,从社会信用建设的角度来说,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但这个工作有很多问题。第一个是采购中心的问题,第二是标准化和数字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梅  刘传哲 《求索》2013,(9):20-22
违约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信用类债券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价差被视为衡量信用风险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在控制市场风险的条件下,研究流动性因素与信用价差之间的动态关系不仅能够识别信用债券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能够解释信用价差变化的内在机理,为公司债信用风险控制提供借鉴。本文以公司违约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能够较好刻画信用价差变化的El交易数据实证检验流动性变化与信用价差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性因素是导致信用价差变化的主导因素.利率因素与信用价差变化正向相关。而公司资产变化对信用价差变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随着助学贷款发放数额大幅增长,大学生助学贷款信用风险也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助学贷款的信用问题反映了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存在的缺陷.有效解决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需要从调整还贷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建立信用惩罚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王欣昱  孟庆福 《求索》2013,(8):9-11
1979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不断增强.但与之相对应的消费信贷却并不能直观反映我国经济体的信用风险程度。因此.研究信用变化比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分析信用变化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对于控制信用风险,稳定社会经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1997—2010年的消费信贷和GDP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我国的消费信贷与GDP存负相关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及因果关系,信用变化比先行于宏观经济的运行。本研究论证了应用信用变化比数值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信用缺失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信用风险也日益加大,信用立法于是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目前我国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立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只有继续加强法制建设,我国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立法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农信社农户信用评估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信用评估系统对于指导农村信用社加强信用风险控制,顺利开展信贷业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构建农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信用评估方法和信用等级体系。农户信用指标体系为两级指标体系;农户信用评估方法采用加权计分的策略;农户信用等级分为AAA、AA、A、B、C五个等级。其次,构建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农户信用评估系统。该系统由案例检索子系统和知识发现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5.
<正>津政办发[2015]3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和《天津市市场监管随机抽查联合检查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2015年5月12日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强化信用约束,提高执法效能,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  相似文献   

16.
易传和  薛珊 《求索》2010,(8):20-22
随着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发展,房地产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度量模型对房地产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本文介绍了信用度量模型的新发展I2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认为运用该模型能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合理的度量。结果表明,I^2模型确能较好的识别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最后本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2010年的预期违约率进行了度量预测。  相似文献   

17.
信用缺失大大增加了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信用的本质是一种产权关系,信用缺失根源在于产权缺失。进一步理顺企业、银行与政府的产权关系,加大对于私人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起清晰合理、长期稳定的产权制度体系是解决信用缺失问题的根本措施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陈玉光 《桂海论丛》2002,18(4):38-40
信用危机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陷阱,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期道德上的缺位、信用观念的弱化和信用体系的残缺、企业的短期行为以及我们对各种严重失信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所造成的.欲使中国经济走出信用危机的陷阱,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二要加强对企业或法人经济行为的道德监察和监督;三要尽快建立起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制度约束失信行为;四要健全立法,严肃执法,强化对各种经济败德行为的经济和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19.
概率神经网络在农户信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提高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农户小额贷款因其高昂的交易成本和薄弱的信用基础,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人信用评估上的困难和局限,使得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难以准确甄别合格客户。在当前农村征信制度逐步深入的背景下,采用概率神经网络(PNN)的方法,通过对湖北调查的数据信息所反映的农户信用状况进行拟合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不仅为今后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和统一化管理农户信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且可与传统专家评估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农村信用社对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衍生产品,在风险缓释和风险对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产品的发展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经过近40年的发展,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风险缓释工具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实践基础。从理论基础来看,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分离理论、帕累托改进理论、信号显示理论和博弈论等。从实践基础来看,信用风险逐渐增加、信用利差逐步扩大、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担保模式局限以及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要求都是推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