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失声明     
于青  孙天仁 《求贤》2008,(6):48-48
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带,每年平均有感地震1000次,仅东京的有感地震年均约40次。对于地震发生,尽管日本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报,但监测地震是多方投入、不惜成本的。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是隶属文部科学省的国立科研机构。该研究所共设立的监测网包括三级2000多个点,实现了地震监测网络化。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所有善良的人们为之震惊。地震造成的灾难是毁灭性的。不仅人员伤亡惨重,而且有些乡镇都被夷为平地。此时,人们或许会问:现在科技如此发达,为什么没能预报?是不是有人工作失职?  相似文献   

3.
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四川雅安的7级地震,让人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变化无常。地震发生之后,不少人都在反思,经历了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为什么没有准确预报此次地震呢?这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问题。2009年5月修改的《防震减灾法》针对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现象,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无论是在地震的预测预报,还是在地震发生之后的防灾减灾过程中,现行的法律制度都有许多值得  相似文献   

4.
顷刻间.数万间房舍化为废墟——汶川“5·12”地震造成的破坏.全世界为之扼腕叹息! 我们在诅咒地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而就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还很难准确地预测地震……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05,(4):i003-i003
宁夏地震局是由中国地震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管理全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利用地震科学技术为自治区经济发展、杜会稳定服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顷刻间.数万间房舍化为废墟——汶川“5·12”地震造成的破坏.全世界为之扼腕叹息! 我们在诅咒地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而就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还很难准确地预测地震……  相似文献   

7.
孙瑞灼 《奋斗》2008,(7):60-60
日本堪称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然而.每逢震后国民总能镇静救灾,成功将震后伤亡、损失降到最低。日本是如何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地震是可知、可测、可预报的,探索地震奥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实行科研方法论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吴婷 《党建文汇》2010,(5):44-44
从全球看,今年在地震问题上似乎是不太寻常的一年,从年初到现在,7级以上的大地震可谓频发、地震的数量有没有在增长?地震灾难和地震恐慌如何面对?我们请地震、科技哲学和心理学相关专家来共同为地球把脉。  相似文献   

10.
文哲 《党建文汇》2008,(6):13-13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如何将地震带给受灾地区的损失降到最低成为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中国有地震保险吗?保险公司在地震中能发挥多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玫 《党建文汇》2008,(2):41-41
“四人帮”垮台后的第三天,1976年10月8日,华国锋批示:“登奎、孙健同志,唐山地震未能预报出来的原因,是应该查明的。”  相似文献   

12.
张友文 《学习月刊》2010,(17):53-54
电影《唐山大地震》为何票房飙升?通过反复回忆那些镜头,再将那些感人的画面系统地耙梳一番.得出的结论是导演将宏大叙事与家庭生活琐事拿捏得恰到好处。在这巧妙地揉合过程中.既彰显了时代主旋律,又讴歌了人间真情。《唐山大地震》片名看似一部灾难片.实质内容并不是暴露地震时的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13.
6月13日早晨,北京上空雾气蒙蒙,仿佛正在酝酿一场倾盆大雨。记者赶到北京市气象局时,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正在召开紧急调度会,为准确预报突发天气情况做着最后的准备。一会儿,气象台党支部书记、台长丁德平来到记者面前:“北京进入汛期后.我们台里经常要开这种讨论会来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08,(7)
问:人类能够预报地震吗答:不能。无论是美国地质调查局还是加州理工学院或者任何其他科学家都没有预报过一次大地震。在可预见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王尚彦 《当代贵州》2010,(18):160-160
近年来。贵州省地震局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努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国际概览     
《党的建设》2013,(5):9-9
A 4月9日,伊朗南部沿海布什尔省发生6.1级地震;16日.伊朗东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又发生7.8级强烈地震,这是40年来伊朗发生的震级最高的地震;18日,伊朗南部再次发生5.2级地震,多间建筑物受损,数人受伤。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中央电视台反应迅速,及时作出准确、全面、客观的报道,从报道效果来看,中国媒体面对突发事件的政治传播日渐成熟,发挥了较好的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央视对汶川地震报道的特点,并阐述了突发事件中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的互动。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政治传播会更加紧跟时代步伐。  相似文献   

18.
全国及全世界人民的爱心送达四川地震灾区,又是通过怎样一个流程送到受灾群众手里的?怎样做到物尽其用,怎样保证救灾物资切实地用在受灾群众身上?  相似文献   

19.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人类进入工业化以来,发生在高山河谷及沿山地带破坏十分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这次地震,震源机制罕见,震级里氏8.0级,最大烈度11度,灾区面积44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灾区面积达到28万平方公里,重灾区1215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区达1.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2961万人。地震造成四川全省死亡6.88万人、失踪1.79万人、受伤37.5万人。  相似文献   

20.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级地震!甘肃陇南离汶川也就两百多公里,那里的桥梁、隧道是不是安全?道路还通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