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巧云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文指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是:预算经费庞大,效益低下;年度预算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预算经费支出定额标准低而单一;预算管理总体上不够规范;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因此,要改革管理体制,降低事业成本; 加强各项收入的管理,确保收入预算的稳定性;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经费支出定额标准;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管理行为;建立事业支出的绩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牛美丽 《求知》2014,(11):58-60
<正>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是落实公民知情权、加强政府预算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国际组织确立了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标准,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预算促进会(IBP),长期致力于加强各国政府预算信息的公开和透明。1.美国。美国预算公开的情况可追溯到美国进步时代的预算改革。进步时代前夕,美国各级政府都尚未建立起规范的政府预算制度。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预算过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预算法》修改中的预算编制权与审批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阳光 《团结》2010,(2):23-26
预算是公共行政之关键。预算法治是财政法治之理想。我国《预算法》的修改,经历了九届和十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仍然难产.主要原因在于法律涉及的各方主体的利益博弈难以获得均衡。其中。既有行政机关及其财政部门这些拥有巨大预算支配权的主体.也有立法机关这样一心想强化预算审查和监督权力实现为民理财理念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预算编制的研究,得出政府的预算报告是个"柠檬品",需要信息优势者传递"信号"、信息劣势者设计方案、切实提高代理人报酬率;通过公共选择理论对预算执行的研究,得出官僚机构追求预算剩余的最大化,需要加强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以最小的预算剩余满足官员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构建以人大为核心的财政监督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人大财政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立法滞后,制约了人大财政监督效能的有效发挥;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透明度,弱化了人大对政府预算监督的基础;预算审批机构不健全,使人大对预算决算的审查流于形式;人大缺乏对预算执行的动态监督,导致违法违纪现象滋生蔓延。构建以人大为核心的财政监督机制,需要从构建以人大为核心的国家财政监督体系和完善人大财政监督的配套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6.
创新政府预算管理 建设节约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为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节约型政府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识,而建设节约型政府客观上要求改革现有政府预算管理。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政府预算管理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政府预算透明度与预算会计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政府预算透明度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的要求,而预算会计则是政府预算的技术基础,预算会计改革是增强预算透明度的必然要求。参照OECD预算透明度最佳做法,改革我国预算会计,是增强我国预算透明度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印度政府最近公布了新财政年度(1990年4月1日至1991年3月31日)预算,其中国防预算为1575亿卢比(约95.4亿美元),占政府总预算9453.5亿卢比的16.7%,较上年度国防预算1300亿卢比增加了21.2%。 印度总理维·普·辛格去年底刚上台后就表示,尽管政府面临预算紧缩的情况,但他将继续保持印度的巨额防务开支,努力发展本国的军事工业,加强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事实表明,印度历届政府都在坚定不移地实施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财政下的部门预算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出改革是财政改革的关键,而部门预算改革是财政支出改革的关键。2000年开始的部门预算改革仍需从部门预算的内容、部门预算的编报方法、项目预算管理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提高政府预算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预算管理在高职院校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是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途径。组织体系、目标体系、方法体系、考评体系等是构建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预算管理应设置独立的管理部门,应以支撑学校的发展战略为目标,应采用长短期兼顾的预算方法,应加强预算管理绩效的考评。  相似文献   

11.
预算修正议案是在代议机关行使预算修正权的过程中产生的。在中国地方实践中,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将本土原创的民主恳谈引入人大程序,启动了参与式预算,并成功地通过预算修正议案的设置行使了预算修正权,调整了政府的预算安排,优化了预算的支出结构,也使人大的预算审查监督权真正发挥了作用。其实际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乡镇人大的制度改革,重构了基层政权的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5)
2013年初召开的一次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为了达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全覆盖,必须继续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深度改革。而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是分属于各级财政的预算单位,因此财政的这一项重要改革几乎包括了全部的属于财政各级预算单位的事业单位。研究发现,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繁多,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观念方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方面、事业单位在财务核算方面、事业单位年终决算报表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转变财务管理的理念,把握改革思路;强化预算管理的方法;建立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学习,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各下属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预算虽有相应的考核制度相配套,执行力也得到了一定保障,但上级对下级的具体预算考核工作如何有效开展,这又成为预算管理实践中面临的一大难题。集团考核者往往倾向于向下属企业分配较高的预算目标,而下属企业的愿望则恰恰相反。在笔者近些年的预算考核与检查中发现,部分下属企业在预算考核方面存在一种博奕心态,也就是对预算目标列出种种理由,强调预算完成的困难,为自己争取更有利的预算,或者降低目标,或者低估收入利润、高估成本费用,通过制造预算松驰而轻松获益,更有甚者在预算的具体编制中可能存在有意加大成本费用的行为。由于上级与下属企业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上级掌握的具体信息总是没有下级多,因此,在"由下而上"编制过程中,自然产生预算松驰现象。本文仅从报酬原理出发,挖掘预算松驰产生的原因,思考如何引导下属企业制定既有可行性又需尽较大努力才能实现的预算目标,防止制造松驰预算。  相似文献   

14.
通过预算民主制约公共权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财政来源的变化是我国进行预算民主改革的现实背景,建构人大主导型预算模式和扩大公民直接参与预算的力度是实现预算民主的两种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论绩效预算中透明度改进的社会交往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绩效预算和增加透明度是改善现代政府预算质量的两个相互依存的变量。绩效预算和透明度问题都包含有技术维度与社会交往维度两重属性,作为任何一项预算制度的创设应综合平衡这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绩效预算制度试点过程中由于过多地考虑绩效指标的技术性而相对忽略制度实施过程所需要的社会交往维度,从而导致绩效预算制度所能展现的透明度受到影响。因此,为了减少绩效预算技术性带来公众认知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倡导政府实效、减缓绩效信息超载,健全民主制度规则、消解绩效评价的逆向激励功能,扩大社会交往、消除绩效预算的内弊,以及增加参与式预算、实现预算制度的配套性等方案,不断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和平建设的年代,政府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管好"钱袋子",福利国家是所有国家的必然选择,然而,预算的缺位或财政的腐败,引发我们思考到底如何更有效的配置公共财政资源。这也正是我国预算政治所面临的历史使命,使"税收国家"走向"预算国家",从"前预算时代"走向"预算时代",使预算政治走向规范化和正常化,人大预算监督、公民预算监督和一个有能力且负责任的透明政府是保证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政府预算是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编制和执行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组织和规范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工具。政府预算不仅影响着政府机关行政职能的发挥,还与社会上每一个普通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政府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政府预算决策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当前国内外实践来看,在政府预算中积极吸收公众参与是确保政府预算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度设计,政府预算中的公众参与在我国还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仍需吸纳国外预算参与的经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政府预算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运用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索了制约我国物业税税制改革的财政公共管理体制中的约束机制,得出结论如下:不规范的财政分权改革的直接后果造成了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和"逆向软预算约束",而分税制改革给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带来的"驱赶效应"以及地方政府事实上具有获取体制外资源的强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又强化了地方政府的"逆向软预算约束"机制.在上述财政管理体制环境中进行物业税改革自然步履维艰,因为地方政府"逆向软预算约束"机制是制约物业税税制改革的直接原因;不彻底的财政分权体制缺陷是制约物业税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社会约束不力以及相关制度设计缺陷是制约物业税税制改革的外在原因;税制设计严重老化是制约物业税税制发展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公共预算是对公共收入和支出进行决策的过程,它不但决定着经济资源在公私部门之间以及竞争性公共需求之间的分配,而且逼关系到政府责任的落实、行政绩效的提升以及政府治理目标的实现。国际预算项目(IBP)设计的《公开预算问卷》就是为了促进公民社会参与政府预算过程,获知预算信息,参与预算监督,构建责任政府。本文从介绍国际预算项目2004年的研究成果入乎,分别从“政府预算文件”、“监督与评估报告”、“鼓励立法和公泉参与”三个方面论证推进财政透明、实行“阳光预算”对于提高经济绩效和建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现行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已取得成绩和尚存在不足的剖析,提出公开预算.促进公民社会参与预算过程的“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下,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由于缺乏科学有力、具体可行的制度安排,人大的预算监督在实践中往往被大大弱化。通过参与式观察及无结构访谈的形式搜集广东省A区开展绩效预算改革的实证资料后发现,尽管以财政部门为主导的绩效预算改革模式缓解了人大与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有助于加强人大的预算监督,但由于人大在改革中未能发挥主导作用而损害了绩效预算改革的最终效果。因此,发挥人大的内在优势,并以构建强化人大预算监督的制度安排为主要目标,应当是当前地方政府推行绩效预算改革的不二选择,而强化预算体制的公共性则应当是绩效预算改革的基本主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