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党的“十三大”制定了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兰图和加快改革步伐的行动纲领,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如何顺应历史潮流?这是摆在毕业生分配工作面前急待考虑的课题。 87届毕业生分配所出现的问题,在社会上和校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从这届分配中我们应该受到什么启示?面对改革的新形势对毕业生分配工作提出了什么要求?这是很值得思考的。现就这些问题,结合我校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实际,我想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2.
咨询台     
《先锋队》2013,(22):28-29
应届毕业生的党组织关系如何转接?太原读者张政文问:我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今年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单位。请问应届毕业生的党组织关系应该如何转接?本刊编辑部答: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的基本原则是:(1)已经分配了工作落实了单位的,应将组织关系通过相应的党的组织部门转到所去单位的党组织;  相似文献   

3.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以后,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体制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对高等学校分配制度改革讨论较多的是如何改变国家在制定毕业生分配计划中,包得过多,计划统得过死,以及条块分割等问题。但对高等学校如何科学地确定分配名单讨论较少。对毕业生进行有形化、定量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也相应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实行优生优分制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很受师生的欢迎,效果也不错。但是,从毕业生的总体来看,优生优分的学生仅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左右,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分配仍然是实行“一刀切”,几乎还是哪里来哪里去(定向生除外)。毕业分配并没有完全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思想表现和实践能力直接挂钩。从毕业生反映最强烈和思想矛盾最多的问题来看,也是分配中的“一刀切”问题。所以,这种分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毕业生思想的不稳定,挫伤了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大学毕业生的分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毕业生分配洽谈会上,武汉钢铁学院40名学生签定了去中、小企业的意向性合同。为什么毕业生一反“常规”,把眼光转向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呢?主要是学生希望到能尽快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去。江苏张家港钢厂是个县办集体企业,全厂70%职工是自带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开创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新局面,探索适应新时期特点的毕业生思想教育的新路子,把毕业生分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去年,我们就如何深入毕业生实习点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1)主动要求到边疆和我省山区县工作的毕业生比往年多、超过计划的22%,完成了边远山区的派遣任务。(2)学生自愿分配的比率由1985年的89%提高到95%。(3)专业思想问题较多、分配方案较差的农业技术师范系也做到了百分之百服从分配。全系65名毕业  相似文献   

7.
我系是水工建筑和施工专业,无论是从事设计研究还是现场施工,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都是较艰苦的,学生大都分配到远离城市、远离家乡的国家水电重点建设工程第一线,与穷山恶水打交道。然而,我系八二——八六届共240名毕业生却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为什么能愉快服从分配呢?我们在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进行事业心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学生在校期间,最关心的问题是:“本  相似文献   

8.
智明增 《共产党人》2006,(1):44-45,51
在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由国家统包分配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转变过程中,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发展以来,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方面: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虽然我国高等学校毕业  相似文献   

9.
赵恩忠 《奋斗》2004,(3):32-3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在高校毕业生取消指令性分配之后出现的,一定程度上是大学生就业走向市场的产物。从大的环境看,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必然。随着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做到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加强生产第一线和边远山区,把数量有限的毕业生分配到社会急需而又最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去工作,我们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中,坚持把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始终。通过和毕业生的实际接触,我们感到,绝大部分毕业生都有振兴中华,献身四化的远大理想,有投身改革,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  相似文献   

11.
我校是交通部部属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其中轮机、驾驶两系属水上专业,即学生分配去向一般为船舶高级船员。由于礼会的影响及船员生活的艰苦使水上专业毕业生的思想状况较其它专业有其复杂性。下面谈谈毕业生思想上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一、进入预分配后,学生思想开始有些波动,开始考虑自己的去向,有自已的一些想法。从近几年情况看,毕业生中有相当部分同学还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84届78名毕业生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毕业生分配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做到周密仔细,才能较好地把毕业生送上工作岗位。由于以往我们很多学校在预留研究生名额上(既作分配计划时预计本届毕业生中约有多少人考取研究生),一般是根据往年的情况,估计本年的人数,这种方法有其可取的一面,但精确度一般比较低,特别是把可分配数作少后,就会出现到分配时有的学生分  相似文献   

13.
1987年高校毕业分配时出现的“大学生分配难”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给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据统计,全国1987年有8‰的大学毕业生被用人单位退回。在人才远不能满足我国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今天,何以会出现如此突出的“退人”现象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人才市场也正在逐步形成.在这一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怎样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省属工科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怎样转变其职能才能使学院在社会主义人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目前省属工科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丞待研究的课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参考意见和看法。平(?)生分配制度必须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1.现行分配制度的演变过程。建国初期,百废待举,人才奇缺.当时低水平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与日益扩大的社会需求量之间反差显著。根据这一实际,国家对大学生采取了“统分统配”的政策.在“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统筹安排”的分配原则指导下,分配计划由上至下逐步分解,具体用人单位只能等、靠、要,这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统一分配制度有以下特点,一是学校只有把握国家计划的招生数,没有对毕业生分配的决定权;二是用人单位只能按计划接收毕业生,没有挑选权;三是学生一进入大学就端上了铁饭碗,六十分万岁,就业不发愁,毕业后就  相似文献   

15.
我国边远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急待开发,急需各种专门的人才。近几年来,由于众多的原因,边远、偏僻地区难以分去毕业生,就是强行派去了,在那里也不安心,有不少还是留不住,所以,派遣工作难度很大。如何动员毕业生到边远、偏僻地区,条件比较艰苦的单位特别是国家重点单位去工作,是当前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近两年来,我院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对毕业生分配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先后邀请了一部分地处边远、偏僻地区,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文件摘录     
毕业生思想教育的意义毕业生思想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搞好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进一步提高毕业生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一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政治上、思想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工作,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实践证明,做好了毕业生分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关系到毕业生分配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对广大青年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乃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社会风气的转变,都会有重大影响,近  相似文献   

18.
如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密切学校同社会的联系,增加学生与用人单位互相选择的机会,是毕业生分配改革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可以作这样一些设想:进一步缩小国家直接控制计划,扩大指导计划和学校建议调节部分;深化供需见面办法,加强信息交流,除了目前已经采用的行之有效的形式外,还应当创办毕业生分配专业报刊,及时发布供求信息,为协商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12):63-63
1968年6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67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的通知》提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全面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分配办法的改革,给我们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是搞好整个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省的调配部门来说,近几年来,我们主要是抓毕业生思想情况调查、理论研究、经验交流和宣传报道等工作,我们在省委科教部和省教委的领导下,主动同团省委和各高等学校配合,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