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敏江 《求实》2008,(4):76-79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运用相关理论加以多维度考量.协商民主作为晚近兴起的理论,为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进路.从协商民主的视角分析有助于理解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共治理中的对话与协商,倡导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中的良性互动,由此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公共治理理论在当代中国适用的核心基点是多元主体之间的紧张与互动。中国协商治理的逻辑展开需要关注的焦点在于主导主体为中国共产党,关键对象是市场秩序的构建。此过程需凸显协商治理的利益平衡功能,执政党在协商治理中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此作用的发挥需要制度化的协商治理。借鉴与超越西方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协商治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专政,对公共治理理论适用性的研究切入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务勇 《新视野》2006,(5):56-58
协商民主理论是当代西方政治学家提出的新的民主范式。协商民主的提出有其历史背景,是对传统自由民主模式的超越。当代中国民主具有一定的协商色彩,和协商民主理论有一定的契合性。在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背景下,发展协商民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要加强对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积极引入协商民主的因素,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探索》2016,(2)
协商民主理论是学术界近10年来热议的焦点议题之一,围绕协商民主的概念及理论等问题,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但缺乏对协商民主如何获得法律的制度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协商民主理论的法制面向就是试图从普遍制度规范建构的角度,探讨协商民主的法制化,推动有关协商民主的立法。协商民主理论研究要面向法制,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的要求,也是协商民主理论自身发展以及落实权利保障与实践的要求。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要走法治道路就需要有一套规范的组织与程序,以落实权利保障并实现程序的正当。协商民主的法制化对推进依法治国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洪树 《探索》2015,(1):45-51
社会协商是近代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过程中整合社会力量与构建共享性社会秩序的产物,具有内生性特征。内生自发的社会协商,在当代中国演化成为促进中国底层社会自治和政治-社会沟通合作的多元民主活动、对话平台与整合机制,是中国对社会民主的一种独特探索,是以协商为主要民主偏好的中国特色协商政治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建构渠道,有丰富的理论资源支撑。多维理论审视下的社会协商,形成了现阶段以党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商为主、社会力量主导下的社会协商为辅的中国特色社会协商发展逻辑。它的未来生长和民主功能发挥,将在培育"强政府"与"强社会"的同时,促进二者在沟通协调中互动合作与和谐并存,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的"强政府-强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6.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履职的重要内容和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诉求。协商民主实践的广泛性和时代性要求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各方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夯实政协协商民主理论基础,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协商民主气氛,增强协商主体的协商意识;加快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构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程序,立足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与时俱进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确保人民政协实践协商民主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7.
张艳娥  闫团结 《求实》2008,(4):72-75
政治现代性是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它有三个基本构成向度:以理性和主体性为内容的价值向度,以现代民主政治为载体的制度向度和以构建合法性意识体系为表现的观念向度.协商民主理论的复兴是对现代性政治片面强调政治主体性和个体理性缺陷的超越,是对现代民主政治在民主内涵、形式、程序、质量上的进一步深思,也是对构建现代性政治合法性意识体系相关规范在反思基础上的重构,是有效化解现代性政治困境的最佳理路.协商民主理论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系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唐兴军 《求实》2017,(9):32-42
绿色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挑战、进入新常态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件,也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行动指南。绿色发展与协商民主都强调平等协商和参与式治理,二者具有诸多共同的价值目标。关注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协商民主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经济发展中充分考量公众的利益诉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注重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协商民主机制的完善;创新民主协商机制与方式,以协商民主化解环境群体事件风险,构筑绿色和谐的公民社会基础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充分强调"参与"在民主发展中的价值,从民主的本质规定性出发,以大众自发的、直接的参与为核心,强调民主应当通过自我管理过程中大众积极的直接参与才能实现,对西方当代民主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带来了民主模式的创新.相时于自由主义民主理论(主要有精英民主理论、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理性选择民主理论)对公民参与的疑惧乃至反对,参与式民主与中国民主发展具有较强的契合性.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兴起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的有益启示是:我们应全面深入地透视西方主流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哲学,批判地借鉴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成果,不断深入探索公民积极有序参与的价值和实现路径,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民主治理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视野下的我国政治参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当代西方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政治协商,对民主协商的理念和实践探索不断取得新进展。基于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背景的两种制度,在"协商民主"方面,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趋同。中国的民主协商为人类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珍贵的经验,也展现出协商民主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光明前景,这也是中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一大贡献。协商民主作为当代民主理论的新思维,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民主政治的认识,而且为我们构建公民政治参与新机制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严旭 《理论研究》2020,(2):36-43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具备政治权威、民主治理、健全法治、强化政府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要素。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无论是在执政党政治权威塑造、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体制机制、全面依法治国、强化政府公务人员责任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因此,新时代条件下,必须着力从健全领导制度体系、提升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水平、妥善处理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优化政府责任治理结构、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等方面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坚持立法和决策的正当合法性来源于自由平等的公民的讨论、协商和审议,这也是实现真实民主和公民自治的基本途径。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核心目标是为运转良好的民主秩序创造前提,给社会的协商群体提供广泛参与的空间。我国宪法确立的是一种双轨制协商民主模式,包括正式的国家层面的政治协商制度与非正式的公共领域的灵活协商机制。借鉴协商民主理论,推进国家层面的协商制度的重点是加强政协制度建设;完善公共领域的协商机制的前提是畅行宪法教育,以型塑具有关心公共事务美德的协商公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但是其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政社关系不明确、基层协商制度形态功能定位缺失、基层协商参与主体民主素养较低、网络协商发育不足等制约因素。为此,推进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应多措并举:协调政社关系,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区分不同基层协商民主形式的功能,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基层协商参与主体的教育培训,培育良好的协商民主文化氛围;搭建网络协商平台,创新协商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14.
政治生态理论强调全局视角,关注组成系统的诸多因素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整体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强调场域性、包容性和动态性之间的协调统一。在这一视角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被看作依托当代中国生态场域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这一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居于不同的生态位,推动政治协商在不同维度上的纵横延展,其中,党际协商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居于系统的核心生态位。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和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构成了系统的外部空间生态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完善,拓展了对民主概念的认知,发展了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和基层民主,有利于现代公民文化的形成。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互动,有助于形成多向互动、均衡有效的生态链,进而推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5.
拷问官员问责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问责制来源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它是西方"责任政府"理念的特征表现,也是政府责任制度的重要实现途径.根据主权在民理论,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人,他们将权力授予政府的同时也对之课以相应的责任.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迅速、有效地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一切以民意为基础,对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促进公民参与、缓解社会矛盾,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而在协商民主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互联网络是不可忽视的方面。通过改变政府和民众的政治沟通状况,互联网络使二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商议,变得较为便捷和有效。为此,这种基于网络场域的政民互动就成了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它涵盖了协商民主的精神和要旨,并在培育和塑造协商民主观念、引导协商民主行为、完善和形成相关协商民主制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高度重视政民网络互动的价值,充分发挥其在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作用,以网络空间建设提升政民互动效果,是网络时代促进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协商民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发展,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热门话语。本文就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协商民主的理论兴起、内涵界定、核心特征、价值意义、践行困境等方面作一理论综述。  相似文献   

18.
高卫民 《学习论坛》2008,24(2):54-57
西方协商民主起源于古代公共协商民主,然后发展到现代精英主义协商民主,再到当代公共协商民主,其理论基础也从古典共和主义发展到自由主义和批判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协商民主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实践形式不断完备,理论内涵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化解协商民主理论困境的社会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理论面临巨大的践行困境,主要表现为主体理性不足、价值共同体缺位、各协商主体不平等和协商场域的缺失。走出协商民主的理论困境应从制度建构和非制度培育以及二者的互动做起,培育现代公民社会型社会资本是化解协商民主困境的有效社会机制。中国现代社会资本的培育应从发展和创建公民社团、扬弃血缘型社会资本、构建协商公共领域和培育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作起。  相似文献   

20.
熊茜 《理论研究》2019,(6):33-39
依法治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实践发展中面临诸多困境,亟待法治的介入。探究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必须根据理论和现实情况,在共有的平等、公正、理性的价值原则指导下,通过把协商主体身份转化为法律身份;以法定程序方法构建协商程序;用法律理性规范协商程序和解决协商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将协商这一政治行为转化到由宪法及法律建立的理性的、制度化的、解决冲突的框架中来,使其转变为真正的法律行为,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协商民主的权利,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