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一句温暖人心的话,是对"执政为民"理念的新诠释,彰显了党和政府的人文情怀和历史责任,标志着惠及13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将跃上新台阶,预示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了更高的目标追求."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2.
李抒望 《党政论坛》2010,(11):30-31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一句温暖人心的话,是对“执政为民”理念的新诠释,彰显了党和政府的人文情怀和历史责任,标志着惠及13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将跃上新台阶,预示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了更高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先后几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更加幸福"?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更有尊严"?笔者  相似文献   

4.
尊严是做人的标记、生存的保证、发展的需要、稳定的基础。人民有了尊严,社会体现公平,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何为尊严?据网络资料: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言之,尊严就是权利被尊重。康德说得简洁:“人本身就是尊严”,意人即尊严。  相似文献   

5.
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  相似文献   

6.
正"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推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体现。职业尊严与体面,则是一个人一生中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重要追求。不过,现实语境下,我们的农民却一直是"小农经济、物质贫乏、文明落后"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李秋生 《民主》2010,(8):52-52
<正>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总理的这一声"尊严"多少让人有些惊讶,有些凝思,有些沉重。学雷锋是因为雷锋太少,说尊严说明尊严不够。众所周知,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还在谈尊严问题,可见前进道路不平坦。  相似文献   

8.
“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推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体现。职业尊严与体面,则是一个人一生中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重要追求。不过,现实语境下,我们的农民却一直是“小农经济、物质贫乏、文明落后”的代名词。考大学、当工人、外出打工等历史上产生的“跳农门”现象,则是“农民”职业并不为人所吸引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前的形势,从哲学层面上分析GDP的涵义,了解GOP的弊端,对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客观、公正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3,(10):28-28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在生活中"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性的前沿命题,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让社会主义研究面向生活,让社会主义价值体现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让社会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结合,让社会主义的制度找到在人民生活中的实践形式,让社会主义的旗帜在现实生活和人民心中高高飘扬,对推进社会主义的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现实意义。这里,我们把"社会主义在生活中"这一理论和现实的命题,作为杂志创新推出的一个新栏目,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登一系列反映生活中社会主义的实证研究和现实考察文章,这表明我们努力提倡社会主义研究面向实践、面向基层、面向生活的愿望,也衷心希望能推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社会主义价值在现实中实现,让社会主义制度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她将是一种发现、一种呼唤、一种建构和一种抉择。是为按。  相似文献   

12.
曹新 《理论视野》2008,(4):38-40
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关注民生,情系百姓,着眼于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必须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梦实现的过程是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的过程。而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与人民幸福这种高度契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梦不仅仅包含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包含着"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而这一梦想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现阶段,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民生为本,实现国家富强之梦,并不断地使国家富强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08,(19):31-33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是一个著名作家写的一篇著名散文的标题。作家生活在值得大歌大颂的年代。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家里吃闲饭”,动员人们包括那些家庭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曾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那时候的人们,把能为初生不久的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当作一种人生的极大享受。那当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集中反映了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最鲜明的表达。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方法论,体现在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中。  相似文献   

17.
韩保江 《瞭望》2011,(50):2-2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里的“粮草”讲的是行军打仗的“基础条件”。实际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经济发展得快,人民生活得好,也必须有好的基础条件作“先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电力、通讯、水利、供气供暖、排水排污,以及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  相似文献   

18.
临终关怀     
程青 《瞭望》1997,(32)
临终关怀●程青“死亡”对生命永远是一个黑色的词汇。但伴随死亡到来的更可怕、更痛苦的往往还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致死的疾病与伤痛。如何让一个个生命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世界?1967年7月西赛莉·桑德斯博士在英国创建了第一家临终关怀院。随后,临终关怀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04,(6):48-48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以中国13亿人口为本,经济增长应该是可以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的增长。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样做既公平又效率,应该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我们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于猛 《党政论坛》2010,(22):27-27
什么样的城市让人生活得更美好?韩国首都首尔市想到了一个办法——“设计首尔”。“设计首尔”着眼于把钢筋森林般的“硬”城市变得“柔软”一些,营造一个亲近市民、放松身心的美丽空间,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更加方便、舒适,同时也享受到艺术气息的熏陶。目前,记者应首尔市政府之邀体验了“柔软”的首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