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析教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公民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被忽识的教案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今天已引发了法律界和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教案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与计划。教案属知识产品,应享有著作权。教案属职务作品,著作权应归教师个人所有。  相似文献   

2.
老师的教案是否为作品,主要是看教案是否具有独创性。教案是作品,是属于一般的职务作品。教案的著作权应属于教师本人。教案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13日原告杨某到该县迎宾婚纱影楼拍摄了7寸A类三张艺术照一套,并与被告关某约定底片归被告所有(本约定著作权归属)。1月17日原告杨某到被告处取照片时同时索要底片。关某不给,原告杨某遂起诉到法院。在庭审过程中,原、被告都认为自己对底片享有著作权,所以底片应归自己所有。法院在研究本案时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底片与照片属于同一物,所以照片底片应归原告杨某所有;有人认为底片就如同作品原件,按合同约定,原告杨某仅有权取得该作品的复制品即照片。本案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照片底片的著作权归谁享…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委托作品的规定主要在合同约定内容及归属问题上争议较大,一是委托作品双方约定的权利内容是整个著作权还是其中的财产权;二是委托作品无约定时,著作权归谁更为合理。就前者而言,委托作品合同交付的是智力成果,委托人继受取得权利,根据作品精神权利与作者不可分之著作权原理及我国只能转让著作财产权之法律规定,委托人约定的乃财产权,该结论也与各国的法律规定相吻合。就后者而言,委托作品无约定时归受托人的规定混同了委托作品与普通作品;导致法律采用双重标准;造成利益分配不公平等不利影响。所以,双方无约定时著作财产权应归委托人。  相似文献   

5.
邵仲广诉美的集团公司著作权纠纷一案,不仅涉及到我国《著作权法》施行之前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还涉及到美的集团公司取得该作品使用权的范围和依据、邵仲广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支持的问题。作者就本案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美的集团公司使用该作品的范围和依据、邵仲广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支持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戏剧作品是指剧本还是一台戏的现场演出,历来存有争议.前者实际上不承认导演等人的创造性劳动,后者则客观反映了创作者的贡献,故戏剧作品应当是一台戏的现场演出.戏剧作品是合作作品,但著作权归属一般不能适用合作作品的权利归属原则而应适用特殊职务作品的规定,作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归剧院剧团享有.戏剧作品的属性决定了在权利内容和权利行使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私人书信具有我国著作权法中所规定的"作品"的四个要件,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上的作品。私人书信的著作权归书信人所有,所有权归信件所有人所有。当人格权与物权发生冲突时,应当首先保护人格权。文学作品的私人书信未发表时,著作权人去世的,要对继承人的顺序进行明确;信件所有人要对信件进行拍卖等商业活动时,应当征得书信作品权利人的同意。拍卖私人书信,应注意维护隐私权;应当建立拍卖审查制度,规范拍卖公司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学报著作权的权利内容及其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著作权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高校学报著作权的权利内容具有双重结构,即汇编作品著作权和版式设计权的有机结合。学报著作权的权利内容不同,其权利归属也不同。由于高校学报的特殊管理体制,学报整体性汇编作品著作权归于其主办高校;作为事实汇编人,学报编辑部编辑责任人员依法分享学报汇编作品的署名权;而学报的版式设计归于具有出版者资格的学报编辑部。高校学报的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相关的立法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2001年《著作权法》在第11条与第16条中分别对法人作品与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出了相关规定。但此种规定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不足,其中包括对两类作品划分的困难,著作权归属的争议以及对著作权人保护的不周。为此,可从两大法系对相关问题的规范入手,探寻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电影著作权原始归属制度承载着激励电影创作的重要价值诉求。大陆地区《著作权法》明确承认导演、编剧等人为电影作品的作者,但并未赋予这些作者完整的著作权,而是将电影著作权明确赋予制片人。尽管台湾地区"著作权法"未直接规定电影作者的具体范围,也未规定电影著作权原始归属于制片人,但毫无疑问的是,电影作者在台湾地区"著作权法"中享有完整的著作权。严格而言,两岸电影著作权原始归属制度各具优点及缺失。我们可从电影著作权的主体、电影著作权的财产权等方面寻找两岸电影著作权原始归属制度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1.
网络交际、网络教育、网络宣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使电子邮件、电子教案、电子信函、网络广告、网络新闻、个人网页等等网络应用写作形式凸现其重要性。怎样更好地解决应用文电子化、网络化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多媒体文体及新文体新方法对教育形式的影响和发展迫在眉睫,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已有不同的研究。各级各类教学中越来越广泛使用的电子教案有着自己的审美规范,如移情作用、审美情感内模仿、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等。  相似文献   

12.
信上蕴含了“作品”“隐私”“财产”“文化遗产”等多种法律价值,因此,其在世界各国著作权法中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我国著作权法没有对书信予以特殊规定,其多属于文字作品及未发表作品范畴,不仅书信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难以适用,且其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期限、公众知识获取、隐私权等制度间的冲突亦不易协调。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我们应借鉴国外立法例把书信作为“特殊作品”予以规定,并专门构造其发表权制度,以协调其间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立法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但是在仔细探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著作权的概念和属性后,不难发现:民间文学艺术是产生于、存在于、发展于公有领域的智力成果,权利主体无法确定,不适合著作权法的设权保护模式。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著作权的概念入手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应由著作权法提供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是"保存"之意,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办法拯救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规定的魔术作品是指魔术的全部动作编排,包括可以被观众感知的部分以及观众无法感知的部分。这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魔术,二者缺一不可。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要件之一是可复制性,可复制性要求作品能够被重复再现,从一份复制到多份。秘密性是魔术的生命力所在,这一点决定了魔术无法满足可复制性的要求。因此,魔术不能被纳入作品行列,可以利用商业秘密制度来保护魔术中未公开的动作编排。同时,有必要扩大表演者的范围,将表演者扩至表演非作品但具有公开娱乐性质的活动的人。基于此,可以借助表演者权来保护魔术演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喀斯特"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材为基础,以构建为前提,以讲授为引导,以自学为依托,以效益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其理论依据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主义、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它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选取少而精的内容作为讲授、引导的教学切入点,由此发散开去,激发学生强烈的听课兴趣和业务钻研的愿望,通过制度设计与安排,引导、鼓励、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搜集、阅读课外专业书籍、资料,努力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体系,形成独特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为创造性思维的达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是网络作品的突出特点。网络作品的版权具有传输权、权利标示权、反解密权等新内容 ,但也应受到相应限制。网络作品的交易通过网络完成 ,应当通过立法、管理、技术措施强化对网络作品版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作者的著作权、传播者的邻接权、使用者(社会公众)的使用权,三项权利的平衡是立法者的期望。著作权法在保护网络作品著作权人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对其权利进行合理的限制,以平衡网络作品的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发展的必然。应平衡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与反限制。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存在着尴尬,以网络作品权利限制为视角对网络作品权利限制在今后的著作权立法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版权看图书馆角色定位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因特网的出现 ,不但使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也使图书馆从纯粹的版权作品使用人变成了拥有自主版权的版权人和邻接权人 ,并从版权和经济学角度初步探讨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分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著作权权能设置是著作权立法的核心内容。虽然各国所设置的著作权权能所舍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不完全相同,逻辑结构也存在差异,但随着知识产权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国著作权立法不同的理论基础对著作权权能设置的影响逐渐弱化,著作权国际公约对各国著作权权能设置的制约力度加大,各国著作权权能设置已呈扩张态势。我国在修改《著作权法》时,应当借鉴域外立法经验,增设著作收回权的权能、启用作者身份权的立法名称、规范著作他项权的立法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