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唐山大地震的“关门救灾”到汶川大地震的开放式救灾,汶川地震,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诚意和速度。  相似文献   

2.
重要发文     
《中国民政》2008,(7):26-26
民政部颁布《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办法》;民政部颁布《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生活类物资分配办法》;民政部出台汶川大地震四川“三孤”人员救助安置意见;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汶川地震房屋倒损农户住房重建指导意见;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汶川地震灾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3.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又一个让中国人记忆中无法忘记的日子。地动山摇、大地撕裂,时空在那一刻凝固。汶川、北川、都江堰……一片片曾经美丽的地方,顷刻问满目疮痍,数万骨肉至亲命悬一线、生离死别,一场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就这样突然降临,所有的悲怆和苦难集结起来,从那一刻起,我们的泪眼就只有一个方向——汶川。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对于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和高度透明,坊间和舆论赞声如潮,并普遍视其为战胜灾难的重要原因。相较于以往遭遇灾难时的“掩掩遮遮”。汶川地震时的信息公开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为这一深刻变迁转折奠定制度基础的,正是震灾两周前、即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相似文献   

5.
题记:地震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挥之不去的梦魇,它像一个幽灵时时威胁着人们美好幸福的生活。这次5.12汶川大地震像一个恶魔摧毁了汶川等地人民的生命和家园,  相似文献   

6.
正在兰花含羞吐艳、雏菊迎风摇曳、柳絮如梦如烟的时节,令人魂牵梦绕的五月不期而至。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和沉甸甸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八周年纪念日。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的汶川,随着数万生命的消逝,树立起了记忆的坐标。这是聚集了天地间所有颜色、囊括了人世间所有情感的坐标。在中国大地上,无论雪域高原、边陲海疆,还是繁华都市、偏僻  相似文献   

7.
<正>汶川地震发生时,这片土地满目疮痍,九年后的今天,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的马路、整齐的村居,还有那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就坐落在这青山绿水之中,它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历史资料警醒着人们铭记那场深重的灾难。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设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自建成之后,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出台。是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在中国的法制土壤上第一次落地生根。 刚刚诞生便通过“汶川大地震”考核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让社会公众对政府的透明度有了更高的期待。然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的现状表明,条例的公布只是一个起点,如果没有公民社会——包括个人.NGO和媒体的积极参与,政府公开信息制度难免停留在纸面上。  相似文献   

9.
陈倩 《世纪行》2009,(5):46-48
为纪念5·12四川汶川大地震1周年.一幅反映汶川抗震赈灾史实的中国画——《磐石》(见封四)于近日问世。它的主创作者是湖北省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湖北省著名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刘三多先生。  相似文献   

10.
阿计 《人民政坛》2008,(7):28-29
地震可以震塌房屋,但只要信息公开。就不会震塌人心—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对于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和高度透明,坊间和舆论赞声如潮,并普遍视其为战胜灾难的重要原因。 相较于以往遭遇灾难时的“掩掩遮遮”,汶川地震时的信息公开令人有冰火两重天之感。而为这一深刻变迁转折奠定制度基础的,正是震灾两周前、即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的一次颤抖让所有中国人陷入了痛苦和悲伤。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给全力迎接奥运的中国切开了一个淋漓的伤口。灾难只有几秒,但抗灾精神却是星星之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8,(5)
5月12日,历史的坐标;汶川,自然的坐标。从它们成为坐标的那一刻起,诸多记忆注定将留在人们心底。1970、1980、1990、2000,4个年代生人,心中似乎从未有过这样的记忆坐标,而5.12,而汶川,这个历史与自然叠加的灾难坐标,将在他们心里深深镌刻。这是聚集了天地间所有颜色的坐标;这是囊括了人世间所有情感的坐标;这是显现了人性所有本能的坐标;这是牵动了国家所有神经的坐标;这是检验了国家所有能力的坐标;这是考验了国家公民所有素质的坐标;这是释放了国家公民所有爱国情绪的坐标。黑色的,死亡的,绝望的,哀伤的,恐惧的,危机的,等待的,企盼的;妈妈的,婴儿的,孩子的,学生的,老师的,亲人的;悲壮的,伟大的,彻骨的,坚强的,美丽的;主席的,总理的,政府的;镇定的,有力的,及时的;军队的,武警的,消防的,医生的,护士的;绿色的,橙色的,白色的,蓝色的;艰难的,困难的,流血的,英勇的,危险的,危急的;希望的,信心的;天上的,水中的,地面的;飞机的,火车的,汽车的,船只的,徒步的;红色的,感动的,同情的,爱心的,涌动的,援助的;爆发的,全民的,团结的,组织的,自发的,巨大的,汪洋的;电视的,报纸的,杂志的,广播的,网络的……所有的颜色,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本能,所有的神经,所有的能力,所有的素质,所有的情绪,指向——坐标中的——生命。生命,原来如此柔弱;生命,原来如此坚强;生命,原来如此平淡;生命,原来如此悲壮;生命,原来如此渺小;生命,原来如此庞大。数万生命轰然倒地,记忆的坐标随之树立,在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它足以颠覆我们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活观、爱情观、世界观——正如《南方周末》所言: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新周刊》所言:国家的成人礼。它足以全新升级我们的思想和意识系统,以全新的版本面对可知和不可知的未来。重建已经起步。这个记忆的坐标,将时刻提醒我们:为了生命,为了爱,为了和谐,为了前行,要回望,深情地回望。  相似文献   

13.
每一次灾难都是对所有公民的考验。汶川大地震后,我们于长歌当哭之中,也更深刻地见证着一个公民社会的成长。在这次灾难面前,曾经被认为缺乏公民意识的中国百姓,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互助  相似文献   

14.
5月12日下午,办公大楼突然抖晃起来,有人喊道:“地震了!”我随大家迅速疏散到办公楼下的公共绿地,立即给妻子发了个短信,告诉她人民广场地震了。妻子马上回信:“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大地震”。当时我有些疑惑,短短几分钟,她这么快就知道是汶川地震了?可能是小道消息!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回首2008,在这注定不平凡的一年里,电子政务无论是在战胜"南方特大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等天灾人祸方面,还是在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总结之处良多。与此同时,2008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年;2008年是贯彻落实《中  相似文献   

16.
《统一论坛》2009,(5):42-47
非洲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将所有中国人团结在。起。一年后,一场罕见的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给宝岛台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逐渐攀升的伤亡数字,被泥石流淹埋的村庄,  相似文献   

17.
郑重  张星  聂冰 《电子政务》2012,(5):76-82
阐述了构建政府形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和作用;在综述国内对政府形象评价指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形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主要内容;以中国汶川地震期间的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为案例论述了中国政府处理网络舆情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尝试提出了网络舆情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形象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俱乐部     
【回首2008年——新年寄语】2008年即将步入尾声,这一年对于我们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曾为雪灾牵挂过,为西藏事件愤怒过,为汶川悲恸过,为北京奥运振奋过……大家都来把今年最深的感受写下来,让我们回首即将走过的2008年,为了明天寄语更美好的祝福。  相似文献   

19.
《协商论坛》2012,(3):61-61
为进一步增强汶川旅游综合实力,提升汶川旅游产业品牌地位,近日,汶川县启动了“汶川映秀5·12震中纪念地”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钟枚  张旭 《中国保安》2008,(6):24-27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消息经网络、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后,牵动着所有同胞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海南金鹰安保集团的员工们以各种方式积极为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和支援,充分体现出金鹰男儿乐于助人、为国分忧的无私情怀,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对灾区人民血浓于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