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年前,我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秘书办公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办公室工作,对筹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所见闻,至今记忆犹新。新中国国名的提出与确定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写文章、演讲,大多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来称谓将来建立的新国家。1949年6月21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涉及新中国名称时,有人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民主人士张奚若先生提出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  相似文献   

2.
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到底采用什么国名,是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和召开的过程中讨论最为热烈、商榷最为充分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的提出,源自新政协筹备会起草各项文件的过程中。此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对新中国名称曾经有过表述,但未形成统一固定的用法。1948年,党内文件中几次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也是如此。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期间,毛泽东讲话和会议通过的筹备会组织条例,都使用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名。  相似文献   

3.
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后,叶剑英为中共中央派出的首任北平市长。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长江天险,迅速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城市。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6月15日在北平隆重开幕。周恩来在次日主持的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制定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是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文件之一。它是经新政协筹备会充分讨论修改后,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1949年6月16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提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案。同日,新政  相似文献   

5.
王仲方 《同舟共进》2009,(10):54-56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前,我作为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秘书处副处长,经历了共和国诞生的全过程。一个甲子过去了,回忆往事,我的心情特别激动。  相似文献   

6.
岁月如流,45年的风风雨雨仿佛刚在我眼前掠过。翻开我一直珍藏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刊》,从心底不由得涌起万千的感慨。幸福的思绪把我拉回到了那新中国开天辟地的峥嵘岁月。那是1949年6月15日,全国人民殷殷盼望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隆重开幕。我作为上海人民团体的代表出席了这次筹备会。在此以前,我一直在上海搞教师民主运动,由于国民党把我列入黑名单,才离开上海辗转来到当时已经解放了的石家庄。  相似文献   

7.
<正>国徽未能与共和国同步诞生开国大典之前,国徽图案的征稿工作与国旗图案和国歌词谱的征稿同时进行。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明确提出了对国徽设计的要求:"中国特征;政权特征;形式须庄严富丽。"1949年8月5日,政协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决定聘请徐悲鸿、梁思成、艾青三位专家为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顾问。  相似文献   

8.
周子健同志是我局第一届局领导成员之一。他虽年逾八旬,但精神矍铄,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思路清晰,十分健谈。周子健同志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它是由新政协筹备会庶务处、招待处、前中南海办事处演变而来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工作起了很重要的保障作用。1949年1月31日午夜,北京和平条约签字,次日凌晨2点,为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便立即派中央统战部齐燕铭、申伯纯、金城和周子健等人连夜从当时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  相似文献   

9.
小资料     
新中国国名的提出与确定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写文章、演讲,大多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来称谓将要建立的新国家。1949年6月对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涉及到新中国的名称问题时,有人主张用“中国人民民主国”,张奚若先生提出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期间,董必武就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国家名称作了如下说明:“因为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两字在今天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是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人,它有确定…  相似文献   

10.
<正>一、政治协商概念的由来与内涵政治协商这个概念来源于1946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通常被称为"旧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联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国民党经过斗争争取来的。虽然蒋介石撕毁了政协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但政治协商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新政协",借用了政治协商的概念,但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相似文献   

11.
肖之芳 《春秋》2010,(2):7-9
1948--1949年。在中共中央安排下,各民主党派、新闻界、出版界、文艺界的知名人士数百人,分20多批先后取道香港,从东北、华北上岸,最后到达北平,参加即将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其中.1949年2月底在香港起程的一批人数甚多.男女老幼共有27人。他们分别是:叶圣陶及其夫人胡墨林.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08,(3):38-38
周恩来对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问题有许多重要论述,其中比较集中的几处论述有: 1949年6月16日,他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凡是重大的议案不只是在会场提出。事先就应提出来或在各单位讨论。新民主的特点就在此。因此不是只重形式,只重多数与少数。凡是重大的议案提出来总是事先有协商的,协商这两个字非常好,就包括这个新民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新中国的国名,由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通过。不少人认为此名称是张奚若先生在1949年6月召开的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但是,任弼时同志明确认定将来的新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08,(3):38-38,40
周恩来对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问题有许多重要论述,其中比较集中的几处论述有: 1949年6月16日,他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凡是重大的议案不只是在会场提出。事先就应提出来或在各单位讨论。新民主的特点就在此。因此不是只重形式,只重多数与少数。凡是重大的议案提出来总是事先有协商的,协商这两个字非常好,就包括这个新民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民主党派     
《中国统一战线》2013,(5):73-73
民主党派是对我国的一些在1948年5月1日以前即已成立,并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具有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合作历史的党派的通称。中共中央于1948年发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后,这些党派很快地响应了"五一"号召,并参加了新政协的筹备工作。经新政协筹备会的严格审定,参加新政协的民主党派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中国人民救国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新中国成立初期,  相似文献   

16.
李荣 《前进论坛》2012,(8):41-42
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于1949年11月14日在北京方砖厂辛寺胡同14号(即今方砖厂辛安里66号)召开。1948年,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号召,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相似文献   

17.
严石 《乡音》2012,(7):22-22
政协作为多党合作组织的性质,在其成立之初就是明确的。人民政协一成立就是以各个党派和人民团体为基础组成。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首先是"党派性"的。1949年8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曾经指出:"要合作就应当有各党派统一合作的组织","这个组织在今天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就指...  相似文献   

18.
政务工作与机关事务工作分开是建国后机关后勤体制的创新  解放战争时期 ,各解放区逐渐连成一片后 ,根据新区、老区的不同情况 ,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东北人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在办公厅 (秘书厅 )之下 ,都设有总务处或行政处。在新解放的城市 ,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为政权机关 ,以北京市管会为例 ,在军管会内部设秘书长 ,秘书长之下设行政处。建国前夕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设庶务 (总务 )、招待 (交际 )、警卫、人事、预算等处 (室 )。这些机构 ,在建国后 ,演变为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和政…  相似文献   

19.
《传承》1996,(5)
张治中与新中国的国号国旗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夕,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邀请一些党外人士座谈,听取大家对新中国国家名号问题的意见,各位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会场气氛热烈。最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共中央的意见拟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大...  相似文献   

20.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成立,毛泽东任筹备会主任,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其中,设计制定新中国的国旗就是一项主要工作。为此,筹备会向全国人民广泛征求意见。一个月里,筹备会共收到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寄来的2992幅国旗设计图案。经过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