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8年11月至12月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闽台族谱暨家传文物特展",共展出闽台族谱100多部,其中从福建带去的有50多部册。族谱记载了各姓家族迁台的人数和相关史料。展览期间,连战仔细观看了从漳州带去的《连氏族谱》后说:"我的祖先是从漳州迁台的,那个地方叫马崎,到我为止,已经第九代。"  相似文献   

2.
《闽台族谱暨家传文物特展》不久前在台北举行。这是海峡两岸首次举办的族谱和家传文物联展。从各地赶到台北的台湾历史博物馆参观的各界人士,纷纷翻阅、咨询、按续自己的宗谱,听随展专家的讲座。据不完全统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观众达6万多人次,在岛内掀起了一股“寻根”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相同的文化基因,给闽台文化交流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依托先天优势,2014年以来,闽台在延伸文化产业链,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对接。 《台海文献汇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出版 2014年9月29日,在《台海文献汇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新书发布会上,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支平说他要“吐吐苦水”。  相似文献   

4.
章韦 《政协天地》2008,(9):16-17
展出的是族谱流动的是血缘积淀的是文化2008年8月8日,参加2008台南大学生海西乡土文化研习营的38名来自台南大学、致远管理学院等台湾高校的营员们,得知漳台族谱对接成果展展馆里收集了600多部族谱,集体前来一饱眼福。在"历史上漳州百姓迁台人员一览表"前,来自台湾致远管理学院的王冠尹看到自己的姓氏"墙上有名"时,激动地叫同伴帮她  相似文献   

5.
陈政,陈元光父子自唐初奉命入闽后,为开辟漳州树立了殊勋。一千多年来,其子孙筚路蓝缕继续开发漳、泉,后裔繁衍播迁各地,溯自明末以后,有的陆续移居澎湖、台湾,与闽粤移民一道,为开发宝岛台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系根据目前见到的闽台陈氏族谱资料,探讨台湾陈姓三大主要源流之一的颍川陈氏开漳圣王派移垦台湾的有关问题。作者先后查阅了《颍川陈氏开漳族谱》(厦门图书馆藏本)、《颖川陈氏开漳族谱》(云霄山美藏本)、《颍川陈氏族谱集成》(有文编,光绪29年)、《和邑东槐陈氏宗谱》、《平和芦溪陈氏家谱》、《漳浦梅林陈氏族谱》,《平和大溪陈氏世系》、《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所录《武荣诗山霞宅陈氏族谱》等谱牒资料,并到平和县等地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基层视线     
《政协天地》2012,(7):41-43
海峡两岸(漳州)宗亲文化交流中心在漳州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以宗亲文化为主题的对台文化交流中心,设有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民俗风情馆、史料文物馆和漳台族谱对接网"三馆一网站",收藏有漳台族谱1200多部,其中台湾地区的族谱近500部。揭牌期间,还举办了漳台宗亲文化、文史资料图书展,共展图书499种1580余册,汇聚了漳州涉及漳台宗亲文化研究的著作和2005年以来漳州市、县(市、区)政协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等。(漳州市政协办)  相似文献   

7.
汪毅夫先生的新著《闽台区域社会研究》(鹭江出版社2004年版),是近年来闽台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中的一部力作。在这之前,作者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了《台湾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三部学术文集。从这几部文集的书名,便可以看出作者研究的逐步深化:先是从“台湾社会”到“闽台社会”、“闽台历史社会”,开始把闽台社会历史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现在则从“闽台社会”、“闽台历史社会”进入“闽台区域社会”,明确把闽台作为一个文化区域来研究。在这里,“闽台区域”的明确标…  相似文献   

8.
王亮 《两岸关系》2014,(11):45-46
<正>秋意深深,古韵浓浓。北京迎来了两场重要的闽南涉台活动——《台海文献会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新书首发式暨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座谈会和"闽南古韵·两岸传情"——海峡两岸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9月29日,由全国台联、闽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台海文献会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新书首发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党组书记梁国扬以及中组部、国台办、商务部等有关部门领导及嘉宾共1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龙岩市政协着眼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客家文化交流,取得可喜成果。 县政协委员严雅英在担任上杭县图书馆长期间,广泛收集客家族谱,并进行了研究。她发现许多客家人的祖籍地在闽西,希望把这些族谱拿到台湾巡回展览,增强台湾客家同胞对祖国的认同感。龙岩市政协认为这是拓展闽台交流合作的好事,决定助她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0.
王亮 《两岸关系》2011,(10):45-47
“光州固始”是闽台族谱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地名。有关资料显示,台湾有80%的姓氏源自河南固始。从固始到福建、广东再到台湾的大迁徙和大移民,孕育了海峡两岸同胞今天的血源基础,印证了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也昭示了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正>"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河南省固始县是闽台大多数姓氏的发源地。近年来,本刊与河南有关方面多次合作,组织两岸有关专家学者、姓氏团体开展了多场有关固始根亲文化的寻根、研讨活动,反响强烈。为了充分展示固始与闽台关系渊源,本刊将组团赴台举办"从固始到台湾图片展"暨两岸根亲文  相似文献   

12.
文史 《政协天地》2008,(9):19-19
漳州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从现已查知的有开台始祖原始记载的漳州民间400多部族谱看,明清期间,漳州各县向台湾移民至少有98姓,2006年漳州姓氏普查中又发现6姓。  相似文献   

13.
吴洪  黄鑫 《台声》2023,(11):91-92
<正>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5月30日,千余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宗亲贤达、姓氏文化研究者欢聚鹭岛,共赴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之约。论坛延续“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以“中华文化共同根脉”为议题,从“血缘亲情”“文脉传承”“两岸融合”等方面交流探讨,共绘两岸同胞最大“同心圆”,共创美好未来。族谱对接见证血脉亲情“吃果子,拜树头。”编写族谱,就是为了饮水思源、不忘祖恩。在历届海峡百姓论坛上,两岸族谱对接活动都备受关注,它见证了两岸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22)
<正>日前,第二届闽台城隍文化节暨第七届国际城隍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州拉开序幕。活动以"弘扬城隍文化,促进两岸交流"为主题,共有400多人参会。本届学术研讨会,共汇集了来自台湾和省内外专家学者的32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城隍信仰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流传、闽台关系、时代意义等。本届闽台城隍文化节由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福州市台办、鼓楼区政府联合主办,今年5月被国台办列为对台交流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非常鼓舞人心。福建省的对岸是台湾,闽台农业合作是农业的一大亮点,搞好闽台农业合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促进祖国统一也有很大意义,中央非常重视。我们要抓住“十一五”期间大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契机,把闽台农业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1997年“一办两部”正式批准成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开始(当时只有福州和漳州两市),台商来闽兴办农业企业1700多家,我们从台湾引入优良种苗2000种,先进农  相似文献   

16.
洪鸿 《台声》2014,(11):60-62
<正>9月29日上午,由全国台联、闽南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市台联协办的《台海文献汇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新书全国首发式暨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该书历时一年多时间编纂而成,汇集了两岸专家学者智慧,填补了闽南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第四届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20)
正9月18日上午,《闽台抗战史》成果发布会在福州福建省委党校礼堂举办。《闽台抗战史》是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全国台联的共同推动下,历时一年多,由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作序,由福建省台联、福建省委党校聚集海峡两岸相关学者合作编撰,是一部系统完整反映闽台两地14年抗日战争历史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8.
雪虎 《乡音》2012,(5):40-40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写过一部名为《两百年的孩子》的小说,讲的是三个孩子从现在分别到"过去"和"未来"的冒险。第一次冒险是回到过去,利用"现在"带去的装备,帮助一个因反抗强权而入狱的少年"铭助"越狱。小说中就此写道:"过去是已经发生的事,所以无法改变。话虽如此,  相似文献   

19.
大型历史文献集《台湾文献汇刊》,经过厦门大学人文汇刊》,经过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专家学者和九州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近10年的努力,近期正式出版。全集共分7辑100册,第一辑收录郑氏家族与清初南明相关的文献;第二辑收录康熙统一台湾的有关文献;第三辑收录闽台民间关系族谱;第四辑收录台湾相关诗文;第五辑收录台湾舆地资料;第六辑收录台湾事件史料;第七辑收录林尔嘉家族及民间文书资料。  相似文献   

20.
姚春玲 《政协天地》2008,(12):43-43
海峡两岸首次以地缘关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闽台地缘关系研讨会11月3日在福州举行,两岸专家学者100多人围绕"台闽地缘关系对两岸发展的促进作用"、"台湾政要祖籍地和宗族渊源关系"、"两岸姓氏宗亲血缘地缘关系"、"闽南族群迁台历史"等闽台地缘关系方面问题深入研讨,并展望两岸如何在全球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