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灵敏 《南风窗》2010,(26):6-6
<正>2004年,北京大学教授丁元竹主持的一份调查报告,预测2010年前中国有可能发生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危机,最有可能发生的领域为社会领域。现在,2010年即将过去,让人惴惴不安的重大危机并没有发生,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继续保持高增长,并超越日  相似文献   

2.
媒体     
《南风窗》2010,(2):8-8
<正>1【美】《国家》2010年1月11日不确定的未来应中美交流基金会(由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华创办)的邀请,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国庆之后的一个月第一次到了中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杨洁勉告诉我们:"中国现在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过去30年中国在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期待能在下一个30年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田磊 《南风窗》2010,(7):16-18
<正>改革路线图的模糊不清,让这一轮的教育改革最终能够走向何方,充满了不确定性。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终于向全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从2008年8月份到现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艰难酝酿,这份奠定未来10年中国教育方向的纲领性文件一出台就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岛",对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中国政府被迫做出强烈反应,中日间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安全危机。此后,两国关系全面恶化,一度甚至走到了军事冲突的边缘。自那时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2014年11月7日,中日两国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并于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会议期间实现了首脑会晤,中日关系朝着稳定与改善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声音     
《南风窗》2014,(6):15-15
<正>1"我不怪那些网友。他们骂醒了我,让我意识到,现在群众和公务员这个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多严重。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公众形象了。"—何香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何香久因一份"建议给基层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在网上招来骂声一片,他这样回应道。  相似文献   

6.
致读者     
《南风窗》1996,(12)
朋友,在过去的1996年,我们相逢在《南风窗》。这一份缘,将在你我心中永存。今年第三期连环奖的获奖名单已经抽出。在纸上,我们公布的是您的名字;在心里,南风窗人永远感谢您的这一份厚爱。1997,我们将继续向您奉献最好的,最精美的,最真诚的……  相似文献   

7.
正那是2020年的1月24日,武汉"封城"的第二天。多年来,我们都是除夕上午去妹妹家,所以,早晨给住在同一小区的妹妹打电话:"上午过去看庆娘(妹妹的婆婆)。"妹妹赶紧说:"大姐,你别来!你外甥在机场上班,每天接触的人员复杂,他休班回来哪也不去,万一有事儿,只涉及到我们家里仨。我们也有长辈亲戚没去呢,电话沟通了,大家都能理解的。"2月1日凌晨,接到二表弟电话,他哥哥突发心肌梗去世了。  相似文献   

8.
<正>"打通为职工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我们在2014年的纸面上见到最多的标题。而"让职工随时就近找到工会组织"也是工会人经常说的一句话,说白了,就是你离职工越近越好,越近你的服务才越有实效。如何让职工随时就近找到工会组织呢?工会服务站"下楼、出院、临街、独立"的策略无疑给了我们一个积极的回复。早在2007年6月1日,北京市首家工会服务站在西城区金融街街道揭牌,工会的触角开始延伸到职工  相似文献   

9.
声音     
《南风窗》2014,(5):13-13
<正>1我不怪那些网友。他们骂醒了我,让我意识到,现在群众和公务员这个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多严重。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公众形象了。——何香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何香久因一份"建议给基层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在网上招来骂声一片,他这样回应道。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2月2—3日,苏美两国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布什在马耳他附近海面上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晤。双方对此都作出了积极的评价。布什宣称会谈标志着"即将开创一个美苏关系的新时代"。戈尔巴乔夫则认为"我们已经使我们的接触成为一种良好的接触。气氛是友好的、坦率的和开诚布公的"。会晤涉及到了东欧局势、军备控制、双边经济关系等许多重要领域,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并作了某种默契。这次会晤及其结果表明一年来两国关系的互相试探、适应业已过去,开始着眼于推动未来关系的发展。一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6月5日,在位于中关村的理想国际大厦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的一间会议室里,海淀园工会工委年度系列职工心理减压健康讲座的第二讲正在进行,新浪公司工联会副主席傅毅通过微信实时发布了现场的情况,现场还向学员发放了"心理减压健康讲座调查问卷"。从现场反馈和收集到的21份调查问卷来看,这次的活动在新浪公司受到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您对本次讲座的整体评价"项下,没有人选择"不满意"、"不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0,(26):43-43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12月7日发布了"2009-2010英特尔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布的首个以社会创新为主旨的企业责任报告,总结了英特尔在过去一年中的企业责任业绩,介绍了英特尔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理念、目标和机制,并详细阐释了英特尔中国在环境、工作场所、社区、教育以及供应链等方面而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陶短房 《南风窗》2014,(17):66-68
<正>利比亚温和原教旨派、世俗自由派、极端原教旨派三足鼎立,让"一人一票"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政府。两年过去,各路豪强依旧拥兵自重,割据称雄,政府、议会和政府军则徒具形式。8月4日,一艘英国战舰悄然停靠在利比亚首都的码头,不停地将英国侨民接上军舰,准备疏散到利比亚以外更安全的地方。这艘英国战舰的出现,标志着迄今在利比亚撤侨问题上态度最保守的西方国家—英国,也开始改弦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国七十年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首都工会七十年的历史亦是一部波涛汹涌的进取史。如今,北京市总工会成立70周年了,我们回望过去,从历史发展中梳理经验,展望未来。一、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的北京市工会工作(1949-1967年)20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领导下,中国工会逐渐确定了其中心任务,那就是"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15.
储昭根 《南风窗》2011,(4):80-82
在经济低迷、面临各种挑战的内外交困情况下,里根曾经让美国找回自己力量所在的传奇经历,让美国人对未来葆有不灭的希望,这也是他们集体怀念里根的重要缘由。中国农历正月初四,是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诞辰100周年。当天,里根曾任职州长和总统的加州和华盛顿都安排有盛大的纪念活动。在此之前,去年6月加州州议会的两党议员一致同意通过一项法律,将里根诞辰日2月6日设为里根日。美国舆论也开始重温"撒切尔一里根"所处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6.
当中国日益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存在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变成了"最坏的投资者"?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中国人必须思考并加以改善的时候了。近日,国际人权观察(HumanRights Watch)发布的一份劳工报告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报告指中国有色矿业集团(CNMC,简称"中色")下属的4个矿业公司在赞比亚虐待当地劳工,与其他5家外国投资者相比,中色被形容为"坏雇主",拥有"产业中最差的劳工安全保护、薪资与工会组织权"。过去的10多年里,随着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投资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也开始被西方学者、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密集关注,而在各类研究报告和媒体报道中,与中色的遭遇类似,中国人多被定义为"坏雇主",中国投资者的形象越来越不堪,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7.
一、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 "社会主义"这个概念自1827年出现以来,就成为研究热点.①各色各样的理论家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界定,其说法可谓是五花八门.1924年,英国社会科学家格里菲斯写了一本书<什么是社会主义?>,书中汇集了近百年中(1827-1924年)出现的260种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从1924年以来,历史又过去了8...  相似文献   

18.
<正>回顾刚刚过去的2014年,说起自己对工会工作的感受,职工小李感触最深的是,总工会为单身职工组织的联谊会非常贴近职工的需求,他说:"联谊活动不是干巴巴的相亲,工会为了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总是精心组织很多有意思的互动节目,让大家放下拘束和紧张,进入彼此面对面的交流之中,我们很喜欢。"记者了解到,现在企业中多数员工是"80、90"年轻人,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1)
正我们都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这个"人",包括了"我",但更多地指"他人"。在《让直觉和世界的真相相通》(见本刊2015年第26期)这篇文章中,我在破解著名的"电车难题"时说,"岂能尽如我意,但求无愧于心。"在到底是让失控的电车按既定轨道撞死5人,还是由我们选择拐向岔道,拿无辜的1人生命去救5人,我们都是极其痛苦的,是无法尽如我意的,但再痛苦也得选。这个时候的判断标准就是"无愧于心"。这两句话,都在说:我们对做一件事最终应该听从的,不是头脑的想法,不是他人的意志和压力,而是我们内心的声音,是内心深处的直觉。这是一  相似文献   

20.
石勇  赵义 《南风窗》2013,(4):41+40
我们已经站在春节里,看着亲人,看着家,看着周围的一切,然后,带着希望和梦想,向2013年的不远处眺望。春节是一种"文化时间"。只有在"辞旧迎新"的这个时候,2013年在文化-心理上才被我们跨入,2012年才终成记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节日,在期待之中来临,停顿,最终结束,直到又迎来一个周期,一个轮回。每个人的命运,社会的变迁,国家的转型,就在春节的轮回中变幻,一年又一年。春节,是我们从身体到精神的"回家",它比平常的回家,多了一份精神关怀,一份心理抚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