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3,(12):13
评价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而且要看在多大程度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充分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因此,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  相似文献   

2.
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出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中不断提高民生建设水平,让群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3.
佘凤华 《新长征》2010,(12):58-59
通榆县文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在实践中进行文艺创造,让人民群众共享文艺发展成果,推动文艺事业在发展中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青海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要求,更要在符合省情、符合青海各族人民的意愿中,寻求到让各族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同时更要让青海体育事业成为肯海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因子”,让各族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民生总关情,点滴暖人心。过去一年,贵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增进民生福祉,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付宁生 《共产党人》2007,(18):34-35
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发展民生,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始终是我们党的为政理念和执政主轴。解决好民生问题,要围绕民生、民和、民安来进行。要以幸福宁夏建设为目标,把民生、民和、民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政府追求的目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它克服了过去的发展观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坚持以人为本,贵在坚持,重在落实。  相似文献   

8.
问:怎样理解我们开创的后发赶超之路,是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指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开展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活动为抓手,以此树立起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品牌",动员全市上下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更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09,(6):45-4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同志2008年9月1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3,(34):65-65
中国新一轮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启动了。改革之难,首先难在凝聚共识。过去的改革从重在提高效率起步;新一轮改革既要提高效率也要促进公平,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成为当前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民生工作特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今年3月17日,省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专题部署了15项举措,继年初确立办好10件民生实事之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再次升级民生工作,更加突出为民惠民富民,让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振兴成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会明确提出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新一轮改革将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新亮点?全会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事生.共产党领导改革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必须建立健全人民利益实现机制,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事.  相似文献   

17.
打造民心工程群众得到实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雯铭  马文友 《党建》2010,(1):25-25
云南省麻栗坡县各级党组织在正在开展的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力争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群众最期盼的好事实事,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8.
高层声音     
《当代贵州》2012,(4):6
温家宝: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政府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时指出,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是一项法定的重要职责,是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坦诚地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报告工作,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政府,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要按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部署政府工作,使决策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张丽欣 《奋斗》2013,(10):25-26
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人,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美观整洁,更应是一个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一座城市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确立的一个奋斗目标.也是党委政府为人民群众谋求福祉、提升幸福指数的价值追求。只有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建设才能有根有魂;只有让创建成果普惠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归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 ,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也在不断地扩展变化 ,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利益观不能变 ,这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努力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保证他们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